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低温胁迫实验,对河南栾川和湖北襄阳天竺桂叶片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河南栾川天竺桂叶片耐受低温为-20℃,湖北襄阳天竺桂叶片耐受低温为-16℃。  相似文献   

2.
李平利  陈莉 《绿色科技》2019,(11):115-116
指出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也随之加剧消耗,水曲柳是陕西省秦岭地区的乡土树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为了保护野生树种,应进一步加快秦岭生态保护,探讨了对秦岭野生树种进行人工栽培和繁育的技术,这对保护水曲柳原生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杰明 《林业科技》2022,47(1):14-16,34
以1年生天竺桂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栽培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生物炭,研究水稻生物炭对天竺桂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生物炭后天竺桂幼苗的地径、苗高和单株生物量显著提高,3.0%水稻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幅最大,分别为13.25%、20.78和35.76%;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生物炭后天竺桂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和一级侧根数显著提高,水稻生物炭添加比例为3.0%时的增幅也最大,分别为44.24%、139.24%、141.77%、30.42%和38.72%;水稻生物炭添加比例为3.0%时,天竺桂幼苗的质量指数最高,达到0.257。综上所述,在土壤中添加3.0%的水稻生物炭,最有利于天竺桂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从浙江引种天竺桂种源在上海进行栽培,观测各种源生长和耐寒性情况,并与本地主栽香樟进行对比,发现引种的天竺桂各种源在生长量上与香樟比较接近,其中浙东种源表现最好。浙中和浙北种源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可耐短时-5℃的低温。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种源的天竺桂可较好适应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该种源在上海地区具有较高的引种前景。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2021,46(4)
对天竺桂和樟树大苗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比较移栽后在不同修剪方式下天竺桂和樟树的成活率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采取修剪处理的天竺桂和樟树均可以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且显著高于全冠处理;修剪处理的天竺桂和樟树2周新芽萌发量和1年生枝条数较全冠处理均有所增加;修枝留冠的天竺桂和樟树胸径、树高和冠幅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大,各修剪处理的樟树胸径、树高和冠幅均大于天竺桂;不同修剪方式可以营造不同天竺桂和樟树冠形。在天竺桂和樟树大苗移栽后短期内截冠处理最有利于新芽的萌发,移栽后1年内修枝留冠处理则最有利于整株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短梗五加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氧化等功效。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其野生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供应需求,人工繁育栽培成为必然趋势。该文对短梗五加的繁育及栽培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短梗五加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红椿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回顾湖北红椿的研究与发展概况,总结了湖北野生红椿种质资源分布现状、野生资源育种评价、引种栽培、种群生态学研究等方面成果,建议加强资源保护、育种和栽培研究,为推动湖北省野生珍贵树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云南珍稀植物铁皮石斛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皮石斛为传统中药,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自然产量十分有限,加之其药用价值昂贵,遭到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繁育和野生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铁皮石斛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组培苗大田移植成活率达95%以上.大田栽种2 a后,可收鲜石斛4 500~7500 kg/hm2.文中重点阐述了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生根苗炼苗驯化、田间管理及收获加工等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技术.铁皮石斛种苗人工繁育与农田集约化栽培技术的成功,有效地挽救了这一濒危珍稀物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铁皮石斛的可持续利用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突出区域药用植物特色、开展科研科普及利用研究为目的,以收集本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拟用三年的时间在该保护区东河保护管理站建立面积为2hm2的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圃区划分为:官山民间药用植物园、保健药膳植物园、药用植物繁育研究园、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在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是广西特有种,是园林绿化的极佳树种,20世纪初,许多学者逐步对广西火桐进行了研究,由于广西火桐野生林木资源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野生资源亟需保护。本文对广西火桐的生物生物学特征、群落学特征、繁育及造林技术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保护和繁育广西火桐濒危珍贵树种及开发其潜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人工促进更新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刺五加的人工促进更新措施、苗木繁育技术、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为恢复刺五加野生资源和人工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推进其经济林良种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对濒危珍稀物种的有效保护和扩繁,形成资源优势。是实施天保工程,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凤城山花椒野生资源不足的现状,在加强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开展山花椒人工繁育措施,增加林区经济创收渠道,文章重点阐述了山花椒的育苗及造林技术,可为从事山花椒研究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也可作为林农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野生北乌头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林下栽培的选地、立地条件、土壤、播种、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提出规范措施,为辽东山区野生北乌头人工繁育及林下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白首乌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特别是在治疗肾病方面有特效,民间用量越来越多,药源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资源渐少,又无人工实生栽培技术,为了能够及时保护发展野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白首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该文论述了白首乌人工实生繁育栽培技术,如种苗繁育方法、田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青睐,野生刺嫩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是无污染抗癌食品,是山野菜中的珍品,被誉为"山菜之王",但因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已供不应求,因此人工繁育栽培前景广阔,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首选栽培树种之一。从播种育苗和无性繁殖两方面介绍了刺嫩芽繁殖技术,为林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综述大叶小檗形态特征、方式、有效成分及功效、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对大叶小檗播种繁育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利于大叶小檗的野生资源利用及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木兰国有林场管理局野生花卉资源丰富,部分野生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抗逆性强、栽培管理简单。该文介绍了主要野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力求通过分析野生花卉资源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野生花卉的应用原则、保护和开发策略,为今后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英姿  王平 《经济林研究》2008,26(1):108-112
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依据量化评价标准,从药用价值、分类意义、分布与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等8个方面对芸香科花椒属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受威胁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的总评分达9分,属于渐危种类。并就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蚬壳花椒野生资源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贞  丛磊  刘燕 《林业科学》2006,42(7):113-119
介绍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其野生资源、栽培繁殖等.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杂交、繁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兜兰属植物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远志为国家三类保护中药材,是安神类最好的一味药,由于用药量越来越多,使得野生资源大幅减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保护发展野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远志的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本文对远志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了远志丰产栽培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