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17,(12)
<正>鸡白痢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3周龄内的雏鸡,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常见疾病之一。1.流行特点该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2~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病鸡、带菌鸡、带菌种蛋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  相似文献   

2.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经卯垂直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临床症状2.1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3.
张玲 《农村科技》2011,(11):58-5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品种鸡均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各年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病雏鸡往往表现精神萎靡、白痢和急性败血症。该病分布广泛、常见易发,是严重危害雏鸡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其死亡率高达30%-40%,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白痢(pullorumdisease,PD)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pullorum)引起的禽类感染病。在雏鸡常为急性、全身性败血症过程,造成死亡多在1~3周龄,成鸡感染常呈现慢性或隐性经过。该病是当前养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危害很大,病死、淘汰率很高,病鸡群不易净化。现将1起AA肉鸡发生鸡白痢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发病情况某个体养殖户从某孵化场引进16O只AA肉鸡,10日龄开始发病,其间共死亡37只,死亡率为23.13%。临床症状病雏鸡怕冷呆立,身体卷缩如球状,常成堆挤在一起;呼吸困难,两翼下垂,精神萎顿,闭眼昏睡;拉白色呈浆…  相似文献   

5.
正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蛋垂直传播疾病,亦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传染。患病的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雏鸡表现衰弱,拉白痢,发病急,死亡快,通常在出壳后2个星期内死亡最多。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偶然也出现高死亡率,成鸡主要呈隐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防治鸡白痢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的鸡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笔者用自拟中药方剂和西药土霉素、氟派酸粉、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联合用药防治雏鸡白痢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鸡白痢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多呈急性、败血性经过而死亡。成鸡感染鸡白痢多呈隐性或慢性经过。1病原及流行病学鸡白痢沙门氏菌是卵圆形的小杆菌,无鞭毛、芽膜和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自然条件下对干燥、腐败、日光等  相似文献   

8.
<正>流行特点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多发生于2周龄左右,3周龄以后发病率逐渐下降。该病原菌可由种蛋传染给下一代,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饲养条件差,饲养密度大,育雏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饲  相似文献   

9.
无菌环境中鸡白痢病传播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无菌笼具复合体,使雏鸡处于微生物群受控和严格隔离状态,把鸡白痢病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截然分开,以便研究其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9%的阳性鸡群后裔,可以从其体内分离到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而阴性鸡群为5%。两周龄内保护雏鸡免遭外界环境中沙门氏菌的感染,在本病的生态防制上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邢锦梅 《农技服务》2014,(2):106+109-106,109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一、流行特点1、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2、鸡伤寒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01,(11):34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发病,但以雏鸡特别是 2~ 3周龄雏鸡发病最明显,死亡率也最高.该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种蛋传播.病鸡和带菌鸡排出的粪便常造成饲料、饮水和用具的污染,而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低下,以及雏鸡过度拥挤、温度变化大等原因是导致群发的诱因 .……  相似文献   

12.
于柳 《新农业》2022,(16):67-68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慢性、败血性疾病,临床常见的沙门氏菌病如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等。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传染病,对雏鸡危害较大,雏鸡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成年鸡大部分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鸡白痢始终困扰着养鸡业,它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而且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危害严重。1病症1.1临床症状鸡白痢一般最常发生于出壳后1~3周龄内,特别是10日龄左右的雏鸡。病鸡出壳后5~6d开始发病,2周龄时达高峰。缩颈怕冷,身体蜷曲,精神沉郁或昏睡,两翅下垂,羽毛松乱,呆立瞌睡,不吃饲料,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一种白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并粘附于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排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以鸡和火鸡为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它多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引起急性败血性疾病,临床以白色糊状下痢为特征,死亡率很高;成鸡则多为局限性慢性经过或呈带菌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 鸡白痢是鸡的主要疫病之一。雏鸡感染后5~10日龄开始发病,二周龄时达到高峰,其死亡率高达100%.我省每年出雏在2亿只以上,但成活率只有50%左右,究其原因多半由于雏鸡白痢而死.对本病国内外多用化学药物防治,以控制死亡,此法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费用较高,而且易产生抗药性,还不能解决鸡只的终生带菌和垂直传播问额。为此我们于1985年以中草药作为防治鸡白痢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6.
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3周龄内死亡最多。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3周龄内死亡最多。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一、流行病学本病在雏鸡中流行最为广泛,多发生于孵出不久的雏鸡。成年种鸡的感染常局限于卵巢和输卵管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自痢为特征;成鸡则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雏鸡白痢病是由禽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最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之一,也称鸡白痢。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也是导致雏鸡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鸡白痢病的诊断和防制显得非常重要。结合养鸡生产实践,阐述鸡白痢病的发病症状及诊断方法,提出鸡白痢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养鸡生产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