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茶树对温度的要求1、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要求茶树春季茶芽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0℃;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的最高温度为≥35℃。2、茶树生存温度  相似文献   

2.
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空气湿度大 ,南繁季节内 (1 1月~ 4月 )温度两头高 ,中间低 ,成凹型分布 ,最高温度 31℃ ,最低温度 1 4~ 1 6℃ ,平均气温超过2 3℃ ,≥ 1 0℃的积温平均为40 0 5.2℃ ,平均日均差为 6.6~9.1℃ ,而北疆地区属大漠生态环境 ,气候干旱少雨 ,年平均温度 6℃ ,棉花生长季节 (4~ 1 0月 )温度两头低 ,中间高 ,成凸型分布 ,最高温度可达 40℃ ,最低温度有时可降低到 0℃ ,春季 (4月 )气温回升慢 ,且不稳定 ,波动大 ,常有倒春寒 ,秋季 1 0月降温快 ,7月处在温度最高峰 ,平均温度 2 3~ 2 6℃ ,4~ 1 0月平均气温1 7.8…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30℃、 2 5℃、 2 0~ 30℃、 1 8℃四种温度对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长度、幼根长度、幼苗和幼根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0℃、2 5℃恒温和 2 0~ 30℃变温均为棉花种子发芽试验的适宜温度 ,1 8℃低温条件下种子活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玉米主产区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扈艳萍  曹敏建  刘敏 《玉米科学》2008,16(3):140-146
根据辽宁玉米主产区沈阳、铁岭、鞍山3市1980~2004年的农业气候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结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初步分析了温度、降水两大气候因子与气象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降水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0℃活动积温和极端温度;降水关键期在4~5月和7~8月,≥0℃活动积温关键期在7~8月;降水、活动积温过大和过小对玉米产量均不利;极端温度影响以最高温度影响较大,极端最低温度影响较小;极端最高温度发生几率逐年增加,极端最低温度出现的几率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5.
东北雨养农区气候变暖趋势与春玉米产量变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象资料和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采用一阶差分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玉米产量波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从而分离玉米产量变化中的气候效应,评价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区域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玉米主要生长季节(5~9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每10年分别上升0.6℃和0.8℃,生长季气候变化因素(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雨量)可以解释近30%玉米产量的变化;玉米产量变化与生长季节平均最高温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最高温度每上升1℃导致玉米产量降低14%;最低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与产量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北疆地区终霜冻对棉苗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疆地区终霜冻的发生时间是非正态分布 ,从 4月初到 5月中旬都出现过 ,长年平均在 4月 2 2~ 2 5日。终霜冻的强度也无明显的规律 ,有时轻有时重。对棉苗影响较大的终霜冻是 4月下旬出现的低温强度较大的霜冻 ,特别是 - 4~ - 7℃的强冷冻害 ,对早播、早发、全苗、壮苗影响较大 ,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如1 982、1 985、1 995、1 999年等年份 ,均在 4月 2 4~ 2 6日发生低温强度很大的霜冻 ,地面最低温度可降至 -4~ - 7℃ ,对已出苗或已顶膜的棉苗均造成严重缺苗、断垄 ,死苗率高达70 %~ 90 %,这些年份都有大面积的重播和补种情况。这样不…  相似文献   

7.
在几内亚国立波尔多农业实验站观察了水稻抽穗后30天当地温度对水稻结实和粒重的影响。表明在西非高原日最低温度10°C可作为影响水稻空粒率的极限温度,日最低温度和日温差的大小对水稻结实期间的灌浆与粒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筛选出的3株高效氯嘧磺隆降解细菌(A2、A5和A6)为实验对象,研究碳源、氮源、pH、温度及氯嘧磺隆初始浓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培养条件。A2、A5和A6生长的最适碳源为乳糖,氮源为蛋白胨。A2生长最适乳糖浓度为20 g·L-1,最适蛋白胨浓度为10 g·L-1,适宜pH值范围5.4~7.0,最适pH值6.0,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25~36℃,最适温度28℃;A5和A6生长最适乳糖浓度为15 g·L-1,最适蛋白胨浓度为10 g·L-1,适宜pH值范围5.4~8.0,最适pH值5.4,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25~36℃,最适温度28℃。3株菌于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60 h,其最大菌密度(OD600)可分别达到1.802、1.804和1.887,分别是野生菌株的15.5、8.4和42.9倍。  相似文献   

9.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 2 8S的育性表达受光长及温度影响 ,其温度敏感期在出穗前 1 5d左右 ,即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致减数分裂期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2℃ ,可育临界高温大于 2 9℃。日均温度在 2 2~ 3 0℃之间 ,其育性主要受光长控制 ,可育临界光长为 1 3 5h ,光长转换期为 1 3 5~ 1 4 0h。GB0 2 8S在光长 1 2 0~ 1 4 0h条件下 ,结实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光长大于 1 4 5h ,温度高于2 2℃的条件下 ,花粉败育率和自交不实率均达到 99 9%以上 ,在辽宁的稳定不育期为 2 5~ 3 5d。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阿克苏地区各县棉花气候产量与不同类型日温度因子的相关分析,主要得到以下两点结论(1)采用日温度比采用旬温度为单位与棉花气候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更合理、更易于找出有生物学意义的最佳温度因子.(2)在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及日最低温度三种日温度类型中,以日最高温度对棉花气候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温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C49S的育性及其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 C4 9S在重庆北碚、湖北宜昌、四川绵阳三个试验点进行了育性鉴定 ,分析了其育性与孕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 (Tmin1 )、平均温度 (T1 )、平均日照长度 (D1 )及抽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 (Tmin2 )、平均温度 (T2 )、平均日照长度 (D2 )的关系 ,并按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建立了结实率 P(% )与上述多因子的最佳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及其同质性分析表明 ,C4 9S在三个试验点的育性均受孕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Tmin1 和抽穗期前 5 d的平均温度 T2 控制 ,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出 Tm in1 <8.0℃是结实率 P<4的必要条件 ,Tmin1 >12 .0℃是结实率 P>5 0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和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大豆胞囊线虫(SCN)休眠卵孵化的影响.分别测定了5个温度梯度下(18℃、21℃、24℃、27℃和30℃),7个光照条件下(0/24 h,4/20 h,8/16 h,12/12 h,16/8h,20/4 h和24/0 h)和7个土壤含水量(1%、5%、10%、15%、20%、25%和30%)条件下SCN休眠卵的孵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18~30℃之间,休眠卵的孵化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30℃下孵化数量最大,达1316.33条.全光照处理的孵化量最大,达745.00条,4L/20D、12L/12D和20L/4D次之,而全黑暗处理的孵化量最少,仅为102.00条.土壤含水量在1%~30%之间,含水量为15%时孵化数量最大,达265.33,含水量在1%~15%时,孵化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水量大于15%时,孵化量随含水量增加反而降低.研究证实在SCN休眠期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增加光照时间来诱导卵孵化,以提高J2孵化数量,采用休眠胞囊接种应注意调节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位于东经82°1 5′~ 82°2 8′30 " ,北纬 44°46′2 0 "~ 44°5 4′1 0 " ,属西北内陆棉区。全年无霜期平均 1 74.9天 ,年≥1 0℃有效积温为 35 68.6℃左右 ,年降水量 1 30 .4mm,4— 1 0月日照时数平均为 2 0 2 5 .5小时。为寻求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 ,2 0 0 1、2 0 0 3年该团引进标杂 A1杂交棉进行试验示范。2 0 0 4年推广种植了 333hm2 ,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应。1种植表现标杂 A1杂交棉株型高大健壮 ,鸡爪叶 ,结铃性强 ,铃重 5 .5~ 6.0 g,衣分 44%~ 47% ;生育期 1 2 6~ 1 2 8天 ,属早熟…  相似文献   

14.
(1)温度条件 发芽:发芽所需最低温度是12~13℃。花生原产热带,在温带是新的作物,对日本的环境条件不完全适应。希望育成具有低温发芽性的品种。 生长:花生生长的最适温度,有25~27℃的试验结果,也有为33℃以上的意见。而在日本实际栽培的温度往往是偏低。 最近得知,在15℃下,叶绿素出现得晚,生长几乎停止。另有报导,正常生长需要20℃以上的温度,另一方面,累计生长期间的日平均气温,大粒种需要3,300℃以上,小粒种需要2,850~3,000℃。如把这一值用生育日数去除,大粒种为22℃,小粒种为21℃左右。 由此得知花生的生长,最低温度需要15℃,正常生长需要20℃以上,另外,在日本的气候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  相似文献   

15.
<正> 呼伦贝尔盟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气候冷凉,雨量充沛,为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我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高海拔,高纬度,有利于马铃薯开花结实,是减少病虫害发生,防止种性退化的天然屏障,具有进行杂交育种、良种繁育良好的生态条件. 其一,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年平均温度-5~5℃,最高、最低温度为37.5℃和-39.2℃,≥10℃活动积温为1900~2400℃,≥5℃积温为1700~2618℃.日照时数2500~3100小时.6、7、8月≥10℃为  相似文献   

16.
大豆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本宁 《大豆科学》1989,8(1):65-70
大豆灰斑病从1981年以来逐年加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文研究了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结果病菌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1℃—26℃;病菌孢子在水滴中萌发快,温度24℃时两小时萌发率可达37.9%;菌丝生长适温21℃—26℃。当最低温度12℃以上,日平均温17℃以上或日平均温度35℃以下病菌方能产生孢子。病菌孢子在温度20℃—22℃时生命力为7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稻不育系天丰A进行隔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天丰A幼穗分化Ⅴ~Ⅵ期连续3d遇上日最高气温≥34.2℃、日平均气温≥28℃的天气,自交结实率为4.552%;幼穗分化Ⅳ~Ⅴ期连续4 d发生日最高温度≥34.6℃,其中连续2 d日平均气温>28℃的高温天气,自交结实率为4.190%。认为天丰A组合在建宁制种不宜进行秋制,而选择播差期较短的组合春制成功性较大,但仍具有较大风险。综合考虑认为天丰A组合不适宜在建宁县制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低温处理对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的油棕幼苗为材料,根据温度的日变化规律,设置4个不同的最低温度处理,分别为CK(自然温度处理),16℃(T1处理)、12℃(T2处理)、8℃(T3处理),处理20 d后对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的伤害情况、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片受伤害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油棕叶片总厚度和组织疏松度(SR)2个叶片结构指标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变化明显,可作为油棕抗寒种质鉴定的结构指标,为培育适合在中国栽培的抗寒油棕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江苏省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婷  付伟  陈长青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6):1183-1191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利用相关和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该省有代表性的淮阴、扬州和昆山观测点1990-2009年冬小麦生长季的温度、降水量、产量及1992-2009年生育进程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个观测点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上升明显,上升速度分别为每年0.056、0.084和0.059℃,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冬小麦生育期后十年比前十年分别缩短5、4和11 d,且表现为营养生长阶段缩短。去趋势后产量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表明,扬州和昆山小麦产量受最低温度影响最大,最低温度上升1℃,分别减产4.9%和5.9%。而淮阴小麦产量受最高温度影响最大,且表现出升温有利于增产。随平均温度上升,扬州、昆山分别减产3.2%和4.1%,淮阴增产1.7%。降水对三站点历年产量变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下椰子叶片解剖结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的海南本地高种椰子和香水椰子2个椰子品种的幼苗为材料,根据温度的日变化规律,设置4个不同的最低温度处理,分别为CK(自然温度处理)、16℃(T1处理)、12℃(T2处理)、8℃(T3处理),处理20 d后,对其植株的寒害症状及组织解剖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片受伤害情况越来越严重,叶片结构越来越不规则,尤其在T3处理下香水椰子的叶片结构严重变形。叶片总厚度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变化明显,可作为椰子抗寒种质鉴定时的结构指标,海南本地高种抗寒性比香水椰子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