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荠菜食疗价值认识的深入,荠菜已成为城市居民喜爱的保健蔬菜.翻秋栽培的荠菜,不仅可补野生荠菜市场供应"淡季",而且此期整个蔬菜市场都处于淡季,因而价好畅销.  相似文献   

2.
<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期间,餐桌上都是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可是我们却感觉食不甘味,味同嚼蜡。"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妈妈看出我们胃口不佳,建议去田野地头挖"地菜"。地菜是当地人对荠菜的俗称,自古就有"春食荠菜赛仙丹"的美誉,妈妈的建议得到全家一致响应。刚到野外的时候,眼前的土地不是杂草丛生,就是一片绿油  相似文献   

3.
大棚栽荠菜     
<正>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前后,便成为荠菜消费高峰期。其实,不仅仅是三月三,荠菜任何时期食用都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荠菜幼嫩的茎叶可供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胡萝卜素含量超过菠菜,且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味道鲜美,纤维素含量高。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全草入药,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花荚期的荠菜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随着人们对荠菜食疗价值认识越  相似文献   

4.
荠菜又名护生菜、菱角菜或称地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以嫩叶作为食用器官的野生蔬菜,气味清香、甘甜,营养丰富,尤其富含抗坏血酸素,有"蔬菜中甘草"的美誉.我们鲁西南地区利用温室栽培的反季节荠菜经速冻加工后已远销上海、深圳和港澳地区,近几年,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仍供不应求,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为此,我们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探索、研究并成功取得一套温室荠菜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打了春,赤脚奔,挑荠菜,拔茅针……"又是醉人的三月,忆起这首童谣,荠菜那鲜灵灵、水嫩嫩的身姿再一次在心灵深处随风摇曳。在乡村,荠菜是报春的时鲜野菜。记得立春甫过,伴随着和煦的柔风,几场如丝的春雨过后,乡间的田畦阡陌便透出星星点点的嫩绿。没几天,那点点嫩绿转眼变成了深绿。温暖的阳光懒洋洋洒在身上,也唤醒了深埋在土地里的荠菜。早春二月开始,荠菜就从仍有些冰冻的泥土里钻出来,路边、田  相似文献   

6.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荠菜强大的功效和保健作用的发现,荠菜人工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种植有机荠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日趋明显。本文介绍了荠菜的特征特性及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荠菜露地有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以嫩叶食用的一年生植物。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的认识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荠菜属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适宜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荠菜生长的影响,用100~600mg/L矮壮素及清水做对照,喷施荠菜叶片.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矮壮素有利于抑制荠菜抽薹、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当矮壮素处理浓度为233.3mg/kg时,荠菜产量最高;矮壮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荠菜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荠菜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荠菜多因素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荠菜的较适播种期在11 月~12 月中旬,适宜播种量为4 ~15kg/hm 2 ;用设施栽培荠菜可显著提高荠菜的产量;用50 mg/kg 的 G A3 处理荠菜种子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对在江西气候条件下种植荠菜的一系列技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一般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据考证,荠菜作为蔬菜食用已有3000多年了。近来,不少地区将荠菜作为蔬菜来进行人工栽培,如上海在20世纪初就开始荠菜栽培,后来,南京、杭州等地也对荠菜进行人工栽培。但荠菜在冬季露地生长缓慢,产量低,采收费工,而利用大棚栽培,则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较省工。故人工栽培荠菜近年来一般均采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荠菜中活性物质叶绿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pH值、温度、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对荠菜中具有生理活性的叶绿素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荠菜叶绿素光稳定性较差;弱酸、弱碱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温度对荠菜叶绿素的影响较小;强氧化剂的存在不利于荠菜叶绿素的稳定;铜离子有助于荠菜叶绿素稳定性的提高,而铁离子加速荠菜叶绿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12.
荠菜又名荠角菜、荠儿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荠菜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通过人工科学栽培,可实现荠菜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荠菜需求量逐年增加,单靠采挖野生荠菜已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近几年来,我们对荠菜人工种植进行了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荠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栽培上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冬性弱,春播易抽薹,只能秋播;花叶荠菜较耐热、耐旱、冬性强、抽薹迟,故春播宜选花叶荠菜.  相似文献   

15.
绿色保健野菜——荠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荠菜,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温带地区。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已开始栽培荠菜。目前普及至全国各地,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在人民日益重视营养与保健的今天,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本人从事种植、推广荠菜多年,现将荠菜的特  相似文献   

16.
荠菜,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温带地区。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本人从事种植、推广荠菜多年,现将荠菜的特性以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荠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26-126,133
荠菜是现代餐桌上风味鲜美的稀特蔬菜,发展前景广阔。总结了荠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荠菜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到了,芥菜、马苋菜等野菜又开始生长。可别小瞧了这些随处可见的野菜,它们具有很多神奇的养生祛病功效。马齿苋:治糖尿病。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此外,它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生成,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荠菜:补肾健脾。荠菜是一种"地道药材"。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性凉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荠菜对锶(Sr)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温室内盆栽土培的方式,研究不同土壤有效Sr浓度下荠菜的生长特性、Sr吸收和分布特性、Sr富集特性。结果表明:过高的土壤有效Sr浓度会抑制荠菜的生长,但并不抑制荠菜对土壤中Sr的富集,最适宜荠菜生长的土壤有效Sr浓度在80 mg/kg左右;在筛选超富集植物最常用的2个评价指标上,荠菜Sr转运系数都大于1,Sr富集系数都大于0. 86,达到了Sr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因此荠菜可能是Sr的超富集植物;单株荠菜的生物量较小,因而Sr富集总量较小,进一步的研究应尝试通过农艺学强化等手段提高单株荠菜生物量,或者通过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土壤上荠菜的Sr富集总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野生荠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且价格较高,人工栽培荠菜日益受宠. 一、特性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不耐高温和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