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牛粪堆肥期间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及其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牛粪堆肥过程中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1.62×106~3.80×107copies·g-1,在第14d氨氧化细菌数量达到最高值;DGGE图谱显示,堆肥各个时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Shannon指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第7 d达到最大值2.671 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氨氧化细菌均隶属于β-变形菌纲不可培养的亚硝化螺菌属Uncultured Nitrosospira sp.和不可培养的亚硝化单胞菌属Uncultured Nitrosomonas sp.,其中与Uncultured Nitrosospira sp.相似性高的氨氧化细菌为优势菌,占60%左右;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温度和铵态氮等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在牛粪堆肥期间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证实了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堆肥理化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residue decomposition and succession i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during decomposition in Northeast China 下载免费PDF全文
Microbes are decomposers of crop residues, and climatic factors and residue composition are known to influence microbial growth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which in turn regulate residue decomposition. However, the succession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during residue decomposi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o clarify the property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uccess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factors regulating this succession, bags containing maize residue were buried in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in October, and then at different intervals over the next 2 years,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residue mas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fter residue burial in the soil, the cumulative residue mass loss rates were 18, 69, and 77% after 5, 12, and 24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release of residue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carbon followed a similar pattern as mass loss, but 79% of residue potassium was released after only 1 month. The abundance, richness, and community diversity of bacteria in the residue increased rapidly and peaked after 9 or 20 months. Residue decomposi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was influenc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later stage. Phyla Actinobacteria, Bacteroidetes, and Firmicutes dominate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residue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abundances of phyla Chloroflexi, Acidobacteria, and Saccharibacteria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later stage of decomposition. In conclusion, maize residue decomposition in soil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nd residue composi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hifted from dominance of copiotrophic populations in the early stage to an increase in oligotrophic populations in the later stage. 相似文献
3.
由于有外界推动力量的介入,民主管理型合作社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合作社的特征。目前,存在4个基本矛盾:社员需求与合作社供给之间的矛盾、发起者理念导向的公益性与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组织建设超前与业务开展缓慢之间的矛盾、合作社民主管理的要求与管理人员能力和动力之间的矛盾。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推动作用、克服“路径依赖”的牵绊,培养农民的长期合作能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政府给予扶持和资助等5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4.
稻田土壤有机碳是甲烷排放的关键底物之一,不同研究者由于采取的有机碳研究方法不同而得出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有机碳关系的结论不一。为明确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土壤有机碳组分,设计了稻田施用不同外源有机碳(稻草还田、鸡粪和猪粪)的田间试验,对稻田甲烷排放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关联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猪粪处理的甲烷排放与化肥处理无显著差异,而鸡粪和稻草2个处理的甲烷排放分别比化肥增加1.67倍(P<0.05),2.69倍(P<0.05);甲烷排放量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示相同顺序:稻草>鸡粪>猪粪>化肥;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1(被33 mmol/L KMnO4氧化的有机碳)与甲烷排放直接相关,其他有机碳组分仅通过组分1间接作用于水稻生育后期甲烷排放,且排放量较低。由此推断,易氧化有机碳组分1是甲烷排放的主要底物,通过有效措施降低肥源中易氧化态有机碳组分1是减排甲烷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5.
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逐月采样研究了大窑湾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42属75种,其中硅藻31属59种,甲藻8属13种,金藻1属1种,蓝藻1属1种,黄藻门1属1种;大窑湾海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几乎都为温带近岸性物种,个别为暖海性物种或大洋性物种;硅藻在种数和密度上均占优势,主要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odicacus、波氏直链藻Melosira borreri、具毒冈比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尖刺拟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浮游植物密度在2007年的3月和7月出现春、秋两个高峰期,多样性指数为0.36~3.17,平均值为1.65,表明该海区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4)
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逐月采样研究了大窑湾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42属75种,其中硅藻31属59种,甲藻8属13种,金藻1属1种,蓝藻1属1种,黄藻门1属1种;大窑湾海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几乎都为温带近岸性物种,个别为暖海性物种或大洋性物种;硅藻在种数和密度上均占优势,主要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odicacus、波氏直链藻Melosira borreri、具毒冈比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尖刺拟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浮游植物密度在2007年的3月和7月出现春、秋两个高峰期,多样性指数为0.363.17,平均值为1.65,表明该海区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0~365日龄绍鸭胰腺脾叶内胰岛素免疫反应细胞(B细胞),用显微测微尺测量B细胞胰岛的面积,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B细胞胰岛面积具明显年龄变化,0~42日龄为迅速增长期,42~154日龄缓慢增长,365日龄略下降。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浓度,0~42日龄有波动,以后基本稳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在孵出时低于5μIU/mL,0~7日龄迅速增加,并基本达成年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方1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春小麦主要发育期和气象观测等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方春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和发育期变化特点及发育期变化区域差异性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春小麦生长季普遍增温,大部分观测站春小麦生育期间和灌浆期的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有效积温显著增加,生育期显著缩短。然而,稳定通过0 ℃初日没有显著提前,表明增温主要发生在生长季后期。春小麦主要发育期和生育期与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气温和有效积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后期增温并没有完全显著提前成熟期,春小麦生育期缩短是播种期推迟和成熟期提前共同作用的结果。春小麦生育期间的平均气温与生育期的相关性比有效积温与生育期的相关性更高,能更好地定量刻画北方春小麦生长发育客观规律。春小麦品种改良变换、播种期调整以及其它适应性措施的实施以及措施实施程度在区域上的差异性是春小麦生育期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北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区域性差异是各自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冬季和春季规模化蛋鸡舍饮水系统中细菌微生物污染情况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测定了8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舍内不同笼层水线水和V型槽水中细菌基因组16S rDNA总拷贝数,并与环境参数、产蛋率和蛋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1)各笼层间... 相似文献
11.
12.
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F2(498份)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杂种F2世代的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体的穗颈长、每穗实粒数、秕粒数和结实率的遗传力最高,且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选择潜力较大。②该群体各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本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时,除应考虑各形态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大小外,还应考虑籼粳的遗传差异和特点。③形态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粳稻性状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籼稻,对F2粳稻进行早期世代间接选择的效果强于籼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滑鼠蛇(Ptyas mucosus)生后发育不同阶段身体大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在室温为(30±1)℃、相对湿度为70%~75%条件下,监测了3、10、20、30、40和50日龄滑鼠蛇身体大小及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和血清杀菌能力的变化。体重、体全长、重长比和尺度化的质量指数3至20日龄增长缓慢,之后陡增,50日龄最高(P<0.05);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居前两位,但两者的百分比、N/L的比值和血清杀菌能力均无组间差异(P>0.05);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10日龄组与3日龄组接近,但高于其他日龄组(P<0.05);50日龄内,滑鼠蛇的身体大小开口前增长缓慢,开口后增加迅速,蜕皮后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显著提升,建议可根据体重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来预判蛇场内幼蛇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欧盟区域难民法下,难民拥有11 项基本权利,其中“不推回原则”是难民其他各项权
利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有效落实难民“不推回原则”,对于维护难民权益、缓解难民危机、促
进欧盟政治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欧盟成员国对难民“不推回原则”的落实
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国际社会处理其他国际性问题,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
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手术前后CD4+CD29+T细胞变化及其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具有手术指征的EMS致不孕患者36例(手术组),无手术指征EMS患者38例(非手术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女性作对照(健康组).观察EM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9+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及CA125水平的变化,并将其与妊娠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MS不孕患者CD4+CD29+T细胞、IL-1、IL-4及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1).治疗后,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CD4+CD29+T细胞、IL-1及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手术组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1);手术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CD4+CD29+T细胞、IL-1及IL-4与CA125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妊娠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CD4+CD29+T细胞升高是EMS不孕患者的重要免疫学表现,手术可显著降低该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