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温室中热能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温度形式进行表现的。温度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的进行、蒸腾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的进行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温室能为农作物提供一个在寒冷的季节里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但每种作物都要求一定范围的温度条件。阐述北方温室温度调整措施及保温、升温、降温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两种规格的日光温室温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关中两种不同规格温室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长50 m,跨度7-7.5 m的温室,无论直斜面和弧面,温度环境均可以满足大多数温室蔬菜各物候期生长发育的需要,但直斜面温室气温、地温条件均更优。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墙体厚于0.9 m以上对保温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2005,(2):5-6
一、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及其关键技术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决定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是在不适宜露地栽培农作物的季节或地区,利用特定的太阳能温室设施创造出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人工小气候环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太阳能温室设施中人工环境的调节控制是关键技术。首先我们从植物生长发育的角度来分析温度和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对农作物的影响。1.温度温度与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果菜类的生育适宜温度,白天为23℃到28℃,夜间为12℃到…  相似文献   

5.
温室内CO2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增施CO2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温室内CO2浓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影响CO2浓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温室内增施CO2的生物学效应,温室内增强CO2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抗寒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辐热积驱动的温室甜瓜作物系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温室内环境因子(光照和温度)为自变量预测温室甜瓜作物系数的变化,为温室甜瓜耗水量的实时预测及灌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2、2013年不同播期试验的甜瓜耗水数据与温室内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对温室甜瓜作物系数进行了连续测定,采用辐热积量化光辐射和温度对作物系数的综合影响效应,以三次多项式形式定量表达充分灌溉条件下甜瓜作物系数与生长期辐热积的关系,建立辐热积驱动的甜瓜作物系数预测模型,并采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甜瓜的作物系数年际间变化不大,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采用辐热积驱动的作物系数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5和0.12。采用有效积温法对作物系数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间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8和0.17。【结论】辐热积驱动的温室甜瓜作物系数模型综合考虑了光辐射和温度对作物生长过程的驱动效应,具有更高的机理性和预测精度,模型形式简洁,是动态估算温室作物生长过程中耗水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9.
温室栽培的优势之一是利用温室调控出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作物品种不同,需要的最适温度也不同。即使同一作物品种的根和嫩芽,各自的生长环境所需的最适温度也有所不同。此外,作物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需适宜温度也有所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水循环烟囱和水池系统,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封闭温室,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面100 cm高度处,使用水循环烟囱的温度比不使用降温系统的温度平均降低8℃左右.在地面100 cm高度处,白天湿度值均保持在45%~75%,适宜作物生长.利用水池降温除湿,相比附近另外一个封闭温室,距地面50 cm高度处温度降低10℃左右.11:30-15:00之间,地面50 cm高度处的最高温度为32℃,基本接近外界温度.封闭温室的湿度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但白天50cm高度处的湿度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冬季温室补光对果菜类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季和早春的季节性不良气候环境,常会造成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明显不足,从而影响果菜类作物的生长发育。人工补光是冬季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的有效办法。从补光光质、光强和时间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冬季温室补光对果菜类蔬菜的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展望了温室补光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辽宁地区典型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利用小气候仪观测的气温、太阳辐射等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气温的日变化及逐时温度的变幅,研究低温期2种结构日光温室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结构日光温室内温度差异较大,土墙结构日光温室温度高于复合墙结构日光温室;不同天气条件下最低、最高、平均气温日变化都表现为日照时数越多,气温变化幅度越大;在日照时数大于3 h情况下,土墙温室白天蓄热和午后到夜间散热大于复合墙温室,在日照时数小于3 h的情况下,复合墙温室蓄热能力大于土墙结构温室,午后到夜间保温能力小于土墙温室,在一整天24 h循环过程中,土墙温室内的温度依然高于复合墙温室;不同生长季2种温室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土墙温室平均气温差值小于复合墙温室。综上所述,土墙温室保温和蓄热性能好于复合墙温室。  相似文献   

13.
温室环境与不同天气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试验了晴天、多云、雨天及雪天几种不同类型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部温度、光照强度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地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同一天气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变化情况,为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合理调控和指导温室内作物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作物层温度的模拟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同时分析温室环境因子与作物层温度的关系,对室内温度、净辐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数据进行作物层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玻璃温室作物层温度,作物层上部和下部温度模拟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0 6、0.8...  相似文献   

15.
温室发展的概况 现代温室的发展状况 温室是一种人工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环境的半封闭的系统,其内部的小气候条件与外部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它能够改善作物的生存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作物育种、蔬菜花卉栽培、苗木培养及药材种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温室作物对温室各环境要素的要求和温室温度调节的工艺流程,设计了以S7-200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温室温度控制系统,阐述了温室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并结合实例说明其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系统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温室的动态区划,明确中国温室作物周年生产光热资源与能耗分布状况。【方法】针对温室作物生产特点,确定10个温室气候区划指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气候区划,并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系统。将温室气候区划系统与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预测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并以Venlo型玻璃温室及温室主栽作物黄瓜和番茄作物为例,利用中国621个标准气象站30年(1971—2000)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系统进行应用实例分析。【结果】系统将中国区划为温室作物生产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3个一级区域和9个二级区(每个一级区分为I级、II级、III级区)。适宜区的特点是一年中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长,温室冬季加温能耗低,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的总太阳总辐射量。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的特点是温室冬季加温时间长、能耗高,夏季降温能耗少,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温室需要进行加热时期的负积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系统一方面可以根据历史气候资料年代的变化进行温室气候动态区划,明确不同气候区温室作物生产光热资源分布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计算不同类型温室和不同作物在不同温室温度控制目标下,各个温室气候区域的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为中国不同类型温室投资风险评估、以及从能耗角度优化温室结构设计和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俞晓 《农村科技》2010,(12):49-49
<正>冬春季温室温度,是影响黄瓜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其适温为13~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对黄瓜实行高低不同温度管理,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地区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内外四季光强、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探究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海南地区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夏秋季遮阳效果较好,15:00后宜关闭遮阳网。冬春季全天均需关闭遮阳网或适当人工补光。夏季午间温室出现39.3 ℃的极端高温,冬春季室内温度较为适宜。白天夏季温室内不同高度间温差较明显,其余三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同时,温室内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均大于室外,其中,春秋冬季室内平均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温室内相对湿度呈梯度变化。夜间由于四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各高度间平均相对湿度基本相等。由此可见,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试验期间温室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利于实现温室内作物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与原产地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热带雨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对不同温室的环境条件分析和不同温室的热带植物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1)植物园温室相对湿度和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科技馆;(2)植物园的二氧化碳浓低于科技馆;(3)植物园植物的gs比科技馆大,gs和T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4**、0.973**,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