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是饲养管理专家?是猪病防治专家?是营养专家?是育种专家?……都是,也都不是。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懂得规模化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场长!中国是养猪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也在快速发展,而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首先,疾病多了,所以需要兽医;其次,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种猪场,所以需要遗传育种人员;另外,饲料占养猪生产最大的成本,所以一定需要高级配方师。随着养猪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盟。但本人认为,目前,对规模化猪场来说,最缺乏的是懂得规模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是饲养管理专家?是猪病防治专家?是营养专家?是育种专家?……都是,也都不是.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懂得规模化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场长!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养猪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养猪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规模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规模养猪必须有人才储备,而中国规模养猪最缺乏就的是人才!中国养猪业有几大瓶颈,其中人才瓶颈是困扰许多养猪企业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尤其是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中国更不是强国。最近几年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散户退出接近尾声了。前几年我提过一个观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听到猪场老板们提到“养猪的人真难找!能不能给我介绍几个人”。随着国内规模化养猪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人口的结构性变化,猪场的人员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先生在谈企业的发展中提到“人就是钱,人就是事业,所以人才是决定性的”。“人既能成事也能败事”--不知道是谁说过的这句话,这千真万确。英国最伟大的猪场咨询大师John?Gadd先生在《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告诉你猪场赢利的秘诀》(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写道:“显然,绝大多数最赚钱的组织都有最知足和最稳定的员工”。现在能在猪场连续工作2~3年的人很少,能在同一猪场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人就更少了。人才的困境逐渐成为制约规模化养猪发展的瓶颈。作为曾经在集团化养猪公司工作多年,如今从事猪场技术服务咨询工作的人们,笔者根据这几年在猪场的经历和当前中国猪业的发展趋势,浅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施增斌 《养猪》2005,(4):42-43
近几年,笔者接触不少大小不同类型的猪场,听到老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没有规模化养猪的管理人才介绍给我,现在这样的人才太少了”。在思考规模化猪场管理人才奇缺的同时,笔者想到了问题的另一面—猪场需要管理人才,可人才的成长又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怎样才能培养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生禽流感之后,中国养猪学界、业界和政界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分散与千家万户经营养猪会污染环境,很难作到养猪生产防疫、治疗及生产的一致性。2004年农业部提出养殖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从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改变养猪生产方式后,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瓶颈是什么?如何对养猪生产区域进行整体布局?如何配合养猪设备与设施?如何做到清洁生产?如何实现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8.
经济效益是商品生产中永恒的主题。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获得养猪最佳的经济效益?把饲料的营养经济与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就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作一简述。 1.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内涵 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是一个综合的因素,涉及到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经营方式等措施。因而国外专家认为,就技术措施的作用来讲,改进饲料占49%,改善饲养占26%,提高健康水平占10%,培育良种占15%。可见,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好规模猪场场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1,28(10):72-73
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逐步从散养个体户向养猪专业化和集团化转变。这是养猪事业的一次大变革和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变革带来了技术和养猪理念的变化。作为养猪人我们的养猪理念和管理水平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吗?这种改变给猪场的管理人员带来了新挑战。规模化猪场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一)传统养猪模式及其优势农村养猪模式的明显趋势就是转向规模化养殖。这几年来,散户养猪的几乎是瞬间减少了,而同时一出栏就十头几十头猪的中小规模养猪场是越来越多。尽管如此,然而中国农村的生猪散养模式肯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中国的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假如城市化的进程需要20年、30年,那么现在农村大量的人口都到哪里去?这些人必然有人去养猪,缓解就  相似文献   

11.
发酵高床养猪遇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同山  周清知 《猪业科学》2009,26(5):82-83,4
为了解决养猪最难处理也最不容易见到效果的环保问题,从2005年开始,在山东、福建等省兴起了发酵高床养猪(有的叫自然养猪法)的新技术,现在,很多省份特别是养猪业发达的地区,也都采用该方法养猪,不过大部分在试验、观察效果.很多从事研究的专家和菌种生产厂家认为垫料可以使用3年,也吸引了一部分规模化大型猪场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猪场招聘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德展  肖秀娥 《猪业科学》2014,(10):118-119
<正>人才招聘网显示很多猪场都在大张旗鼓地招聘员工,且给出的待遇也不低。但不知为何,猪场管理者发现招聘越来越吃力,能养猪、愿意养猪、喜欢养猪的人越来越少……猪场"用工荒"凸显,原因何在?出路何在?1养殖人才供不应求,养猪企业聘人标准一降再降1.1养殖人才供不应求矛盾凸显1)养猪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移,生产能力由专业户向大集团转移,养殖人才需求大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生禽流感之后,中国养猪学界、业界和政界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分散与千家万户经营养猪会污染环境,很难作到养猪生产防疫、治疗及生产的一致性。2004年农业部提出养殖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从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改变养猪生产方式后,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瓶颈是什么?如何对养猪生产区域进行整体布局?如何配合养猪设备与设施?如何做到清洁生产?如何实现全进全出,流水生产与集约化?如何控制猪舍小气候?如何实现供水、供暖、通风、排污、粪污处理等一整套流水生产工艺及配套设施。形成猪场选址→整体布局→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配…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不断发展,新的挑战和疑问也随之出现。究竟何种养殖方式最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生猪养殖格局将如何演变?在目前规模化企业仍旧着力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同时,是否需要有更多的小规模经营个体?下面将通过剖析并比较中国目前生猪养殖的不同模式,也许可以找到未来中国生猪养殖模式的各种可行性和方向。养猪现状:中小散户与规模化企业的矛盾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从美国引入规模化、工业化养殖的理念,并且引进国外猪种,学习饲料配方,从而助推了中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一批有实力的规模化企业也  相似文献   

15.
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养猪业进入了工厂化和外来良种化的转型,当时规模化养猪占全国养猪总数不足10%,经过三轮的市场起伏,目前规模化养猪已经上升到30%。据有关专家预计,2010年后,我国规模化养猪比例将超过50%。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养猪效益近半的贡献依靠优良的品种,中国的现有品种很难满足当前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工业化养猪模式的需要。如何实现"让养殖赚钱不再成为难事"的伟大梦想?首先需要在品种改良方面有所重大突破,借鉴中国高铁发展的成功道路:依托世界各国的专项技术,走技术集成创新和管理集成创新的道路。目前世界成功的育种路径基本上是两条,一是联合育种之路,如美国NSR、加系CCSI和丹麦的联合育种之路;二是大企业独立育种之路,如PIC公司、美国墨菲布朗公司。中国的育种道路经过几十年的探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来,中国养猪业不论从养猪数量、良种繁育、规模化程度、先进养猪设备投入、高学历人才加入等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飞跃。当代猪场兽医职责也从个体兽医诊疗逐步扩大到疫病综合防制、生物安全防控、猪场生产与管理等复合型职能转化。这种转变势必需要兽医从传统型兽医转变为现代型兽医,其主要特点是疫病防控理念更加系统和全面,疫病诊断思维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围绕生猪健康养殖进一步做好“养、防、检、治”的疫病防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猪业科学》2012,(7):32
当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凸显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目前主要有哪些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运用于猪场建设?新旧猪场建筑上的差异有哪些?当前制约我国规模化猪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国内具代表性的现代化猪场分别采取的哪些先进的建设工艺?有哪些粪污处理模式,各种模式存在哪些优缺点,各地区分别适合哪种模式?传统猪舍是否必须改造?……让我们带着这些问,与多位相关专家和企业家一起走进本期主题开篇文章"我国规模化猪场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去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逐步从散养个体户向养猪专业化和集团化转变。这是养猪事业的一次大变革和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变革带来了技术和养猪理念的变化。作为养猪人我们的养猪理念和管理水平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吗?这种改变给猪场的管理人员带来了新挑战。规模化猪场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好一个这样的猪场需要一个全面的,责任心很强的场长。如何当好一个规模化猪场场长?从5个方面来谈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黄若涵 《猪业科学》2014,(12):42-42
伴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养猪愈来愈成为一个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平台的复杂行业。每年一次的PIC养猪论坛都会针对现代化养猪技术进行高、精、深的交流。来自中国、美国、菲律宾、法国等世界各地的专家、规模化养猪企业和行业媒体参加共同就中国养猪业在育种、疾病控制、生产组织模式、公猪站建设、猪场生产性能测定和经济效益计算、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如何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和现代化的升级,以冀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这个交流平台的搭建是PIC在中国种猪市场发力的一部分。而PIC在中国这块市场深耕细作、致力于遗传改良和技术服务的工作还做了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