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增产原理 立体栽培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按生态学规律,仿生态环境中高、低作物分层次生长,分居其位,各有所为;根据植物学原理,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低的空间差别,承先启后,一地双收;根据牛物学特征,利用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性,使之共同生存,互助互利;按栽培学的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程度地利用垄台、垄沟空间。巧妙运用水、肥、气、热,光能资源,配合良种、良肥,良药,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潜能。从而使玉米、大豆的生长、生育、成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简介几种玉米增产的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省一些地区正推广一种玉米立体栽培模式。改种栽培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按生态学规律,仿生态环境中高、低作物分层次生长,各居其位,各有所为;依据植物学原理,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低的空间差别,承先启后,一地双收;根据生物学特征,利用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性,使之共同生存,互助互利;按栽培学的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垄台、垄沟空间。巧妙运用水、肥、气、热、光能资源,配合良种、良肥、良药、良法,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潜能。从而使玉米、大豆的生长、生育、成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垄上种大豆、垄沟种玉米的立体栽培在我省五常、宁安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取得了令农户满意的产量. 一、增产原理 立体栽培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按生态学规律,仿生态环境中高、低作物分层次生长,分居其位,各有所为;根据植物学原理,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低的空间差别,承先启后,一地双收;根据生物学特征,利用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性,使之共同生存,互助互利;按栽培学的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程度地利用垄台、垄沟空间.  相似文献   

4.
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模式是在大豆、玉米均选用优质早熟高产品种的基础上,在大豆垄沟内隔沟套种玉米,实现立体化栽培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一、技术创新点 1、立体化栽培 通过高矮作物套种,选用收敛型玉米品种和无分枝大豆品种,充分利用了立体营养空间,实现了立体栽培,合理分配了水、肥、气、热、光等资源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5.
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适合旱作区农业。尤其是对调整种植结构认识不清的农民。打破“今年种玉米,明年种大豆”思想守旧农民的枷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现将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玉米套种大豆是利用玉米宽窄行通风透光的原理,实现了一地多收的立体栽培模式。该文通过介绍该项栽培技术,为推广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适合旱作区农业,尤其是对调整种植结构认识不清的农民。打破"今年种玉米,明年种大豆"思想守旧农民的枷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现将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从近些年发展的情况看,大豆的产量比较低,经济效益也比较差,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发挥土地的潜能。通过相关的试验和调查显示,将玉米和大豆进行套种的话,在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矮的空间差别的同时实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面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作物。同时在保证大豆不减产的情况下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立体栽培简单地说就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作。玉米、大豆(马铃薯)立体栽培就是在垄台上种大豆.在垄沟里种玉米。具体间作比例是2:1(两垄大豆或马铃薯.一垄玉米)。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玉米增产18%以上。大豆或马铃薯偏得。立体栽培能充分体现边行增产优势。大片玉米地头、地边均是大穗,而隔沟套种玉米,垄垄是边行.株株是大穗,最大程度地发挥边行优势,达到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利用了玉米与大豆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特性互补,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本文首先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当前成熟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种类,最后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黄淮地区普遍种植的夏作物,但产量较低,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和收℃,采用立体种植模式,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和热能及土壤的肥力,发挥边际效应。介绍大豆和玉米、大豆和芝麻的立体栽培技术,以指导大豆的立体栽培。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黄淮地区普遍种植的夏作物,但产量较低,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和收益,采用立体种植模式,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和热能及土壤的肥力,发挥边际效应。介绍大豆和玉米、大豆和芝麻的立体栽培技术,以指导大豆的立体栽培。  相似文献   

13.
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适合旱作区农业,尤其是对调整种植结构认识不清的农民。打破“今年种玉米,明年种大豆”思想守旧农民的枷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农民要致富,就要打破这个枷锁,转变旧观念依靠先进的技术同走致富路。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利用大豆需肥少、自身固氮的特点,在玉米茬口种植大豆,利用上季玉米残留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根据大豆生长特性,适时叶面喷施营养元素,满足大豆生长需要,达到节本增效、保护耕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不同时期施用穗肥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不同时期施用穗肥的效应刘承仿,孙建军,黄启富(徐州农科所221121)玉米德肥主要是调节植株的生长状况,为租大粒多莫定基础,习惯上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究竟何时施用才能使有限的肥料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笔者在研究技单12号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高纬寒地黑土区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安市以大豆生产为主,但在大豆生产中存在着肥料施用不合理,施肥数量、施肥时期不当,肥料利用低等现象。根据大豆在不同时期的生长规律,需肥、吸肥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蓝、青椒、玉米、香菜立体栽培模式,使土地、水、肥、光、热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特别是采取东西走向种植及高秆作物(玉米)靠南侧种植,使生长在酷热夏季的青椒,减少强光暴晒,田间小气候得到改善,病虫害得到控制,降低落果、烂果率,从而明显提高了甜椒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了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玉米间大豆是一项较成功的立体种植技术.已有研究表明玉米间大豆在时间、空间、地力、养分的分配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各自的增减达到总体的平衡,构成全年综合产量.在产量、产值、产能、纯收益等方面较之单作玉米和大豆有优越.本文主要揭示玉米间大豆后,从生理、生态、栽培、耕作等角度出发,阐述其增产机理,为玉米的立体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玉米、大豆为材料,采用裸地、薄膜覆盖、秸杆覆盖和玉米间作大豆等不同的耕种方式,探讨了农村闲置废弃宅基地复垦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在不同耕种方式中,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穗粒数、穗位、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和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913、0.895、0.731和0.642。盖膜种植能显著地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加植株高度,增大叶面积指数,并使穗粒数、穗长和穗粒增加,穗位提高,间作大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玉米生长发育规律。(2)秸杆覆盖和玉米间作大豆耕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保水蓄肥,而且还能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土壤,因此是农村闲置废弃宅基地复垦种植的主要模式。(3)复垦农村闲置废弃宅基地,探索作物新的栽培种植模式,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4,(10):22-25
低碳农业之立体种养的节地 立体种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拓展了生物生长空间,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出效益。在江苏省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农作物立体种植,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意杨林中套种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农林结合,苗木合理科学夹种的苗木立体种植,稻田养殖、菱蟹共生、藕鳖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