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掌握向海保护区内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的数量动态、分布和繁殖生态,2005—2020年3—10月,以旬为单位通过定点观察法、样线法对青头潜鸭进行野外监测。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青头潜鸭的出现频率和最大群体数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共观察到青头潜鸭50次,其中单次最大群体数量为26只。(2)青头潜鸭一般在每年3月中下旬迁到向海保护区,4月开始成对活动,最晚10月中上旬迁离;喜好安静且水生植物比较茂盛的明水沼泽,常与白眼潜鸭(A.nyroca)、红头潜鸭(A.ferina)、凤头潜鸭(A.fuligula)和白骨顶(Fulica atra)同域活动。(3)黑山坝小林场屯(含福泰泡)、青年坝(含碱地泡、付老文泡)和仙鹤岛等区域是保护区内青头潜鸭的主要分布点。基于监测结果,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监测时期、监测区域及监测时间间隔等方面提出了监测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07,28(2):46-49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和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植物群落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历史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社区经济概况、保护区建立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保护和管理成效评估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成功实施就地保护和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过程。通过对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和专家打分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成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威胁因素和违法违规情况5项保护成效评估内容的17个指标经赋值计算后,最终得分为87.25分,保护成效非常显著,除生态系统结构中的评估指标草地覆盖面积占比下降外,其他量化指标如主要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林地覆盖面积占比、湿地面积占比、指示物种生境适宜性、物种丰富度和防风固沙面积等均显著增加。(2)管理成效评估最终得分为88.0分,评估等级为“优”,说明保护区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管理水平。管理措施中的科研能力和宣传教育指标为满分,但管理保障中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门执法机构2项指标得分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5%和48%,管理成效中的社区参与指标得分率相对较低,为45%。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带动社区发展,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粉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5个林场:(a)官滩沟林场,(b)麻家寺林场,(c)兴隆山林场,(d)马坡林场,(e)上庄林场做为样地,共采集粉蝶标本306号,对粉蝶科(Pieridae)昆虫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粉蝶隶属于3亚科6属12种。其中豆粉蝶属(Colias)4种133只,云粉蝶属(Pontia)1种28只,粉蝶属(Pieris)3种66只,绢粉蝶属(Aporia)1种4只,钩粉蝶属(Gonepteryx)2种74只,小粉蝶属(Leptidea)1种1只。即豆粉蝶属的种类和数量均为最多、粉蝶属次之。小粉蝶属和绢粉蝶属均只有1种,是该保护区的稀有属种。首次计算并分析了保护区5个林场中粉蝶科昆虫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不同林场之间各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生境的变化对粉蝶科昆虫乃至蝴蝶的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冬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2011年11~12月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活动区域中采集的16个粪便复合样本进行镜检,并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取食种类为10科16种(属),取食植物类别中,乔木植物所占比例最高,为68.97%,灌木为21.02%,草本为10.04%。RD(相对密度)1%的植物共有5种,其中,白桦(40.87%)、毛榛子(20.46%)、蒙古栎(18.27%)、江柳(11.47%)、黄豆秸秆(6.00%)占狍冬季植物总量的97.07%,为狍冬季的主要食物。取食食物各科中,桦木科所占比例最大,为58.60%,其次为壳斗科和杨柳科,分别为19.00%和12.39%。并计算得出食物多样性指数H'为-2.16,均匀性指数J'为-0.79,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为5.13。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 ,总面积为 12 2 69km2 ,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蜂种保护区。保护区由核心区、缓冲区和隔离带 3部分组成 ,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 ,面积为 6765km2 ;隔离带位于饶河县现辖行政区界向西、南、北方延伸 2 0km ,面积为 5 5 0 4km2 。在国家、省、市政府的关怀下 ,以及兄弟省份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自身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饶河县概况被世人誉为“蜜蜂之乡”“鱼米之乡”和“北大粮仓”的饶河县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乌苏里…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专家的关怀努力下,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11年11月~2012年1月,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狍冬季采食的植物类别共有17科25种,主要食物为粗茎鳞毛蕨、白桦、毛榛子、山杨和刺五加,可辨认的每种植物相对密度(RD)分别为36.01%、12.10%、7.24%、6.22%、6.07%,共占食物组成比例的65.29%。取食植物类别中,乔木植物所占比例最高,为47.76%,灌木次之,为14.94%,草本最少,为37.30%。计算出的Shannon-Wiener指数H'值为-3.25;均匀度指数J'值为-1.01;生态位宽度B值为7.12。  相似文献   

9.
2019年和2020年的4—9月,采用样带调查法对江西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开展了资源调查,系统分析了南矶保护区爬行动物群落结构、丰富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区内共记录爬行动物2目6科11种,其中灰鼠蛇(Ptyas korros)和台湾小头蛇(Oligodon formosanus)为保护区物种新纪录;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为优势种,种群数量占总数的44.07%。从分布型构成上划分,季风型(E)4种、南中国型(S)4种和东洋型(W)3种。多样性分析表明,生境类型对爬行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具有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灌草丛生境最高。开展南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摸清爬行动物群落结构和种群现状,对于开展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2005年5月,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了种类、数量调查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蝶类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共收集蝴蝶标本1682余只,隶属7科30属30种。研究表明蝴蝶及活动情况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植被类型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变化是决定蝴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也是影响种群消长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郭建荣 《野生动物》2007,28(5):47-49,55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省吕梁山脉北端,目前已查明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4门102科954种;脊椎动物26目68科300种;其中鸟类有17目47科248种,兽类有6目15科41种,两栖爬行类有3目6科11种,真菌种类有9目26科75种;是华北地区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相似文献   

12.
长尾鸭在中国被认为是旅鸟和冬候鸟,受关注度极低。2018年5月25日笔者等人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1只长尾鸭雄性个体。经认证后,发现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首次出现,是向海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基于本次发现,结合相关文献,笔者对长尾鸭在中国各省的记录进行了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丰麋鹿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彬  丁玉华  任义军 《野生动物》2010,31(4):192-196
2009年12月,2010年1月、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29科71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8种,占总物种数的11.3%。鸟类的季节型,以留鸟比例最大,占38.0%;鸟类的地理型以广布种鸟类最多,占42.3%。从鸟类数量来看,稀有种的种类最多,占鸟种类总数的50.7%,其留居类型以留鸟最多,占鸟类种数的38.0%;密度最大的优势种鸟类种类最少,占鸟类种数的11.3%,其季节型以冬候鸟最多。7种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群落植被结构最复杂,鸟类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而植被结构较简单的互花米草草滩群落最小。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2013年11月,结合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基金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记录鸟类14目28科79种,其中,留鸟26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32.91%;夏候鸟30种,占37.97%;旅鸟22种,占27.85%;冬候鸟1种,占1.27%。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56种,构成了该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43种,占76.79%;属于东洋界的有4种,占7.14%;属于广布种的有9种,占16.07%,这反映出哈巴湖保护区鸟类具有明显的北方型特征。在4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灌丛与草地中最大,湖泊与河流明水区以及沼泽与草甸浅水区次之,人工乔木林最小。本次调查所见鸟类中27种为保护区新分布种,其中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灰瓣蹼鹬(Phalaropus fulicarius)、反嘴鹬(Racurvirostra avosetta)、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黑背白鹊鸰(Motacilla lugens)5种鸟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本次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哈巴湖保护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各生境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12-2015年5月-9月,通过走样线和广泛采集的方式首次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681号,经整理鉴定共有136种(亚种),隶属于8科74属。其中凤蝶科1属3种、绢蝶科1属13种、粉蝶科8属32种、眼蝶科14属19种、蛱蝶科21属32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20属25种、弄蝶科7属9种。其中,粉蝶科和蛱蝶科为优势种群,灰蝶科和眼蝶科为次优势种群,绢蝶科和弄蝶科为常见种群,凤蝶科和蚬蝶科为罕见种群。136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有95种,占69.85%;东洋界的有5种,占3.68%;广布种有36种,占总种数的26.47%,即古北界分布的种类占绝对优势。通过研究该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对于甘肃及我国蝶类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7~2004年三江自然保护区猛禽的调查研究。记录猛禽33种,分属2目4科,占黑龙江省猛禽种数的80.48%。其中隼形目24种,鹗形目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由于栖息生境保护的加强和人为干扰的减少,保护区猛禽数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7.
每年4-6月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蜜粉源植物大量开花泌蜜的时期,每群蜂能采收到10-15 Kg的高品质蜂蜜.此阶段蜜粉源植物以壳斗科和山茶科植物为主.对两科中的甜槠、米槠、黄瑞木、木荷等代表性蜜粉源植物的分布、生境、开花等特性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红花尔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黑琴鸡种群密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琴鸡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是其主要栖息地之一,但该区黑琴鸡种群数量统计的资料较少。2007年12月15~26日,在内蒙古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黑琴鸡越冬期种群密度进行了专项集中调查,结果表明:整个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黑琴鸡种群密度为(0.052±0.0188)只/ hm^2。与历史资料对比,该地区黑琴鸡种群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能与该地区天然火灾、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和偷捕偷猎活动有关。该研究对制定黑琴鸡的保护管理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