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维生素对滑菇固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滑菇为试材,探讨不同种类维生素对滑菇固体培养的影响,将滑菇一级种分别接种在含有维生素B1(VB1)、维生素B2(VB2)和维生素B12(VB12)的固体平板上,以菌丝平均日长速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每种维生素促进滑菇固体生长的最佳浓度,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VB1、VB2、VB12均能促进滑菇菌丝的生长,培养滑菇固体生长的最佳方案是VB10.13μg/mL、VB120.05μg/mL、VB20.10μg/mL。  相似文献   

2.
金福菇在常规栽培中的栽培季节与白灵菇正好错开,利用白灵菇下脚料作培养料的不同配方,栽培金福菇试验,试验结果以白灵菇下脚料35%,棉子壳35%,菜籽麸16%,麸皮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金福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采收前三潮菇的总生物学效率达90%,纯利润为304.23%,比对照纯利润237.56%高出66.67%,试验证明利用白灵菇下脚料栽培金福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温度对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滑菇生产过程中,若单核菌丝出现的多就会影响滑菇的产量。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培养基和温度2种因素对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便对单核菌丝的生长加以控制,同时促进双核菌丝的增殖。结果表明:采用3号和4号培养基,在25℃下培养,不仅能比较有效的抑制单核菌丝的产生,而且能促进双核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滑菇菌丝的生长温度为3~30℃,适温为20~25℃。生长最为旺盛时空气相对湿度约75%。滑菇的子实体,在温度为5~1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形成最多。菌丝生长期不一定需要光线,但在出菇时需一定的散射光,如果光线不足出  相似文献   

5.
滑菇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占军  王贵娟 《食用菌》2003,25(6):11-12
本文研究了滑菇(Pholiota nameko)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温度20~25℃。变温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培养基最适含水量60%~65%;最适pH5~6;菌丝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光暗交替显著促进菌丝生长;适宜的CO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高温蘑菇栽培季节与杏鲍菇正好错开,利用杏鲍菇下脚料不同配方进行高温蘑菇栽培试验,以杏鲍菇下脚料35%、棉籽壳35%、菜籽麸16%、麦麸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高温蘑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出菇利润率为315%,比对照利润率239%高出76%,试验证明利用杏鲍菇下脚料栽培高温蘑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沼液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沼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拌料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用25%、50%沼液拌料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菌丝生长势增强,污染率降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5%、15.8%;用75%、100%沼液拌料也可降低污染率,平菇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4%、8.7%,但菌丝的生长速度降低,出菇时间比对照晚4d~13d。  相似文献   

8.
不同比例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对五种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PDA培养基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适量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对平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秀珍菇、鸡腿菇和杏鲍菇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加入20%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榆黄蘑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入60%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它添加比例的菌糠提取液,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或无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氮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氮源对犬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最适氮源是尿素,其适宜浓度是0.026%;蛋白胨次之,其适宜浓度是0.1%;硫酸铵最差。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浓度极敏感,低浓度氮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氮显著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滑菇液体培养基中不同C/N、pH、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配比对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从中筛选出四因素的最佳组合为:C/N 20:1、硫酸镁0.08%、磷酸二氢钾0.05%、pH 6,该组合的菌丝产量最高。用该配方进行了滑菇液体培养最适期试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12d,菌丝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一、滑菇的生活条件1、营养滑菇生长发育需要有足够的碳素和氮素营养。在人工调配的培养料中,木屑、米糠等富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丰富的营养源。这些元素被菌丝分解吸收,成为菇体发育的构造物质和生活能源。2、温度滑菇孢子萌发需要温度为25—28℃左右。菌丝在3—30℃之间都能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是20—250℃,低于10℃生长缓慢,高于30℃菌丝生长纤弱,如果长时间高于35℃则死亡。子实体发育在5—18℃都能生长,高于20℃子实体发生少,菌柄  相似文献   

13.
以接种量和酸碱度为条件,以菌丝干重为指标研究不同条件对滑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10 mL、pH 7时滑菇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培养基对滑菇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滑菇在PDA培养基上极易产生分生孢子;28℃的高温下也易产生分生孢子;适当加些麸皮可有效抑制滑菇分生孢子的产生。在适合于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内,较低温度对分生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阐明复硝酚钠对双孢蘑菇菌丝萌发、出菇时间、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不同稀释倍数的1.8%复硝酚钠溶液加入栽培料中,结果表明:在培养料中添加浓度为3×10^-6g/mL的1.8%复硝酚钠溶液与未添加复硝酚钠溶液的处理相比,菌丝生长速度加快17%,出菇时间提前9d,且产量提高22.39%,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10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具有各自的优势。在PDA培养基中以日本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2.22cm/d,菌丝洁白浓密;在棉子壳培养基中。以夏秀玲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0.65cm/d;从生物学效率来看,秀珍菇5号最高达88%,而以秀丽1号最低仅35%。  相似文献   

17.
以大球盖菇母种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在完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单盐,筛选出3种无机盐,采用L_9(3~3)正交实验设计,以菌丝生长能力评价值为判断指标,分析不同浓度的单盐及其组合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无机盐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1.000 g·L~(-1) CaSO_4、1.500 g·L~(-1) CaCl_2、1.500 g·L~(-1) K_2SO_4、3.500 g·L~(-1) KH_2PO_4和0.125 g·L~(-1) MgSO_4能显著促进菌丝生长。3种无机盐组合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MgSO_4KH_2PO_4K_2SO_4,最优组合为0.250 g·L~(-1) K_2SO_4+0.500 g·L~(-1) MgSO_4+3.500 g·L~(-1) KH_2PO_4。Ca~(2+)、K~+和Mg~(2+)对菌丝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K~+作用效果最明显;钙源和钾源不同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3种无机盐之间存在一定浓度的配比,其中MgSO_4的影响最大,其次为KH_2PO_4。生产中营养配方应注重补充K~+和Mg~+。以期筛选出适合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无机盐种类及其组合,提高菌丝生物量、延迟衰老,达到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生产实践以及防止菌种退化、老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碳氮源及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虎奶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虎奶菇菌丝在蔗渣、木薯渣、桑枝、稻草、杂木屑、玉桂木、棉籽壳等培养基上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最适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最适浓度10g/L,最适氮源为麦芽浸粉,氮源最适浓度4g/L;虎奶菇菌丝桑枝培养基上菌丝长势最好,对其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0年将造纸厂下脚废料晒干,配上其他原料,试制蘑菇、香菇、平菇、草菇等菌种,菌丝生长正常,通过栽培试验,出菇正常。制蘑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78%,干猪牛粪(碎粉)20%,石膏粉2%,含水量60%,pH9。制香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50%,锯木屑28%,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含水量62%,自然pH。制平菇菌种为下脚料78%,麦麸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含水量62%,自然pH。制草菇菌种为下脚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基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文艺  刘建成 《食用菌》2004,26(4):10-11
本文对松乳菇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生长初始酸碱度以pH6.5~7.0为宜;加入松乳菇发生地土壤及干松针浸出液对松乳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干栎树叶及发生地腐殖层浸出液对松乳菇菌丝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