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测压孔是监测坝基扬压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测压孔的工作状态对获取可靠的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和评价大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华安水电站坝基测压孔工作状态评价为例,分析了测压孔工作状态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提出了测压孔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测压孔工作状态的分类方法,为测压孔工作状态评价提供了系统的参考依据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向家坝电站调速器运行过程中主配压阀位移传感器测值偏移及抖动导致调速器调节品质下降的问题,分析了主配压阀位移传感器测值不准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改造后传感器测值稳定准确,未出现偏移抖动情况,极大的提高了调速器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离心泵蜗壳内部流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毅 《湖南农机》1997,(4):18-19
利用五孔球形测针对离心泵蜗壳内部流场的液流速度、压力进行测量的结果,视频分析了流场速度、压力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泵压水的设计理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静水法测渗研究了渠道渗漏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渠道测渗计算方法。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此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消除测量误差以提高成果精度,能够计算任一运用水位下的渗漏强度,优于分段计算法。  相似文献   

5.
静水法渠道测渗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静水法测渗研究了渠道渗漏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渠道测渗计算方法。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此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消除测量误差以提高成果精度,能够计算任一运用水位下的渗漏强度,优于分段计算法。  相似文献   

6.
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灰口铸铁表层渗Cr及Cr-Ni共渗进行了试验。在最佳工艺参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时间,温度对渗层的影响,分析了渗Cr及Cr-Ni共渗后的渗层组织,化学成分,测了渗层的硬度,并对其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压力室法判断水势测量终点需要对待测样本截面渗液状况进行观察,但由于观察者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容易造成较大测量误差。为此,根据待测样本截面出现渗液时光线发生折射、截面图像的灰度值出现变化的现象,提出了利用机器视觉代替人眼进行水势测量终点判断的方法。该方法使用USB摄像头采集待测样本截面图像,通过控制系统软件计算采集到的图像平均灰度值变化来判断水势测量终点。根据该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植物水势测量装置,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提高了水势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设在美国布什兰的大型整土块称重式蒸渗器,并结合我国各试验站的测坑(非称重式蒸渗器)进行讨论,指出了我国测坑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供有关科研单位及试验场、站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农田灌溉研究所洪门试验场测渗仪测坑和测筒连续观测资料说明由于大气压变化引起潜水位波动,使得用象马氏瓶这一类依靠维持恒定潜水位所供给或溢出的水量作为蒸(腾)发量和入渗量的观测值相混失真。需要对观测值修正或改进设备以消除气压的干扰,将两个运动方向和作用完全不同的水量较真实地测出来。  相似文献   

10.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膜孔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膜孔灌入渗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膜孔灌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开孔率、膜孔直径的膜孔灌点源平均入渗水深简化模型。采用多种土壤膜孔灌入渗室内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膜孔灌点源入渗特性,可为确定合理的膜孔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膜孔灌平均入渗水深简化计算模型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膜孔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膜孔灌入渗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膜孔灌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开孔率、膜孔直径的膜孔灌点源平均入渗水深简化模型.采用多种土壤膜孔灌入渗室内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膜孔灌点源入渗特性,可为确定合理的膜孔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交汇界面面积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膜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量、减渗量和交汇界面面积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膜孔交汇入渗相对膜孔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与交汇界面面积的线性函数关系,由此建立了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量的计算公式。以上研究成果为膜孔灌理论与技术要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渠道渗漏量计算和实测方法金永堂邓湘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文对各种类型的渠道(如长期输水、周期性工作、临时渠道、非均质水平土层渠道、各向异性土壤渠道以及具有防渗渠道等)的渗漏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汇兑和分析,指出其优点和应用条件。此外,并对现有的各种实测渠道渗漏方法(如断面流量测渗法、静水测渗法、沉箱测渗法、同心环测渗法以及护面下收集渗漏法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误差计算,同时对计算和实测渠道渗漏量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台铁牛55机车,更换离合器铀和磨片后,发生离合器不分离故障,后经多次拆装和更换压盆、弹簧,并将飞轮平面进行加工,仍不能排除故障.经认真分析和观察,确认故障在离合器轴上,将离合器轴拆下与旧轴相比,在飞轮轴承位置处,新轴比旧轴长3mm,由于轴长在连接后桥与发动机后,在离合器与飞轮壳螺栓拉紧后,使离合器轴与曲轴连为一体产生故障,将轴切去了3mm,安装后故障排除。一台东方红802机车发动机更换曲轴后,发生离合器不分离故障,经仔细测迁新曲轴飞轮接盘及曲轴轴承孔,发现曲轴轴承孔深度比旧曲轴少3mm,相应变为离合器轴长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标准孔板钝化问题,提出了在线识别算法,并给出具体方案。首先利用Fluent流场仿真软件对孔板正常工况和钝化工况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与国家标准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为实现识别算法,在孔板法兰取压点P1、P2后方,再增设一取压点P3,计算3个取压点中两组差压的比值,得到差压比值因子η,因子η反映了钝化的孔板下游流场相对于正常工况时的畸变程度,即η反映了钝化程度。通过分析仿真计算结果确定了P3取压点的最佳选取位置,并进一步得出η与钝化程度的计算式。通过计算式,可以实现钝化的在线识别与流量测量值修正。现场实流实验验证了识别算法的有效性,相对于国家标准,算法的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难以脱离局部极小值的不足,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快速的收敛特性和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根据海堤特点分类比较渗压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系数法选取主要影响因子构建模型输入层,对应渗压作为模型输出层,建立海堤渗压改进PSO-BP监测模型。采用浦东海堤实测信息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BP模型相比,改进PSO-BP模型在海堤渗压监测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预测能力,能更有效地揭示海堤渗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穿越岩溶地区隧洞在施工开挖期极易遭遇涌水突泥现象,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减少隧洞渗流量一直是热点问题。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建立岩溶地区复杂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考虑洞顶回填混凝土、洞周注浆圈、混凝土防渗墙3种防渗措施,研究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及隧洞渗流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防渗墙和注浆圈渗透系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对隧洞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非常大,防渗墙之间水位降低程度明显,而洞周注浆圈对隧洞渗流量的影响最大,施工时要保证注浆圈的质量;孔隙水压力随着与隧洞中心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加,随着与隧洞中心竖直距离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注浆圈或防渗墙渗透系数增加,注浆圈或防渗墙区域内的孔压增长速率逐渐降低,隧洞渗流量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8.
压砂条件下水分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压砂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规律的影响,选取沙土和壤土这2种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试验模拟压砂条件下沙土和壤土的水分入渗垂直运动的影响规律,并分别设置2种土壤无压砂处理的对照试验,分析压砂对2种土壤的水分入渗垂直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砂提高了包含砂层在内的土壤入渗能力,但抑制了砂层下土壤的入渗性能;通过函数拟合得到了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变化的经验方程式,拟合程度较高;压砂条件对土壤初渗速率有较大影响,压砂条件下的沙土的初渗速率为不压砂的1.67倍,壤土为2.37倍,压砂对壤土初渗速率影响更为明显;稳渗速率均较小,且压砂对2种土壤的稳渗速率无明显影响;压砂对2种土壤的湿润深度随累积入渗量的变化均起到抑制作用,且对壤土抑制作用更强,2种土壤去除砂层影响后土层的湿润锋深度与累积入渗量的关系均近似呈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 田间渗漏损失的测量或预测,对于有效灌溉和确定土壤淋洗定额,尤其是确定阻碍渗漏发生的粘性土壤的淋洗定额,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禁止蒸发和自由蒸发两种条件下,可利用测渗仪和张力计的工艺,来确定密实粘土的水力特性及水量损失,其中的导水率由计算的渗流通量作为土壤含水量的函效确定:导水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指数关系为K=ae~(?)。本文利用张力计读数确定的渗流通量相蒸渗通量,与利用测渗仪测量的剖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孔板流量计在动态非稳定流态或振荡流态下的瞬时压力-流量特性,理论分析了孔板前后的旋涡域大小随流速变化是引起孔板进出口瞬时流量差的主要原因.借助CFD数值解析方法,建立孔板模型,并在模型入口加载某一频率下的正弦流速,对孔板流量计在振荡流态下的瞬时压力-流量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孔板流量计处于低频振荡流动状态时,孔板两端差压也处于周期振荡状态,差压与节流孔瞬时流量同频不同相,差压幅值随入口流速振幅增大而线性增大,且线性增长系数与振荡频率相关;孔板的入口与出口存在周期波动的瞬时流量差,振荡频率越大或入口流速峰值越小,瞬时流量差的波动越小.由于相位滞后和瞬时流量差的存在,使孔板流量计的测量流量与实际出口流量之间存在偏差.振荡频率越大,偏差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