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讨广西高温高湿环境下生物垫床牛舍适合的养殖密度,实现肉牛生态化养殖,开展本试验。按照饲养肉牛体重所占面积进行试验设计,试验设为6个组,其中包括5个生物垫床实验组和1个传统水泥地板对照组,每组栏舍面积、饲养牛头数、牛的总体重一样。所设的生物垫床栏舍试验组5个,牛体重所占面积分别为:15kg/㎡、20kg/㎡、25kg/㎡、30kg/㎡、35kg/㎡,均以木糠为基础垫料,铺设厚度均为10厘米,每组用等量相同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处理。结果表明:第1组腐坏面积小,饲养密度小,浪费垫料多;第2、3组垫料均被完全发酵分解吸收,但第3组的腐坏面积比第2组的大,差异显著;第4组和第5组腐坏面积大,垫料已不能完全吸收分解。结论:第2组腐坏面积小,更换垫料次数少,氨气浓度低,成本低,比较适合肉牛生物垫床饲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生物垫床养牛成功的关键在于垫料厚度和菌种的选择使用。垫料一般以稻壳、木糠为主,市场上菌种质量参差不齐,且价格昂贵,导致效果千差万别。本研究主要对垫料厚度和菌种进行筛选试验,以获得能够适用于广西地区牛用生物垫床的最适厚度和最优菌种,为生物垫床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研究以木糠作为垫料,A、B2个菌种开展研究,分设3个不同厚度(5 cm,10 cm,15 cm)6个组和无垫料2个组。[结果]结果表明,第1组和第4组(5cm垫料厚度)腐坏面积大,差异显著(P<0.0.5)。第3组和第6组(15 cm垫料厚度)板结的垫料多,造成垫料的浪费,差异显著(P<0.0.5)。第2组和第5组之间垫床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垫料组(第2组和第5组)的氨气浓度与无(粪)垫料组(第7组和第8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第2组的生物垫料和A菌种成本低、腐坏面积小,10 cm的垫料厚度是比较理想的垫料厚度,适合广西牛用生物垫床的饲养要求。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20,(3):34-37
为避免育肥猪后期粪尿量超过发酵床的可承载限度,在发酵床内增设了定点排泄区,发现有71%~76%的猪粪尿经定点排泄区的漏粪地板排出,可以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密度,减少垫料用量。饲养试验显示,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厚度60 cm的发酵床,在每头猪占床面积2.24 m~2,占圈面积2.72 m~2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增设定点排泄区的垫料厚度40 cm的发酵床,在每头猪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1.36 m~2时,仍未出现死床现象。与原发酵床相比,增设定点排泄区后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猪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10.7%~16.0%,且猪增重提高10.2%~34.9%,为猪群提供了更为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保证了动物福利,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与养殖密度条件下(2.7、3.6、4.4只/m2)发酵床养殖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水养模式,不同季节发酵床养鸭均可显著改善肉鸭的成活率、出栏重和饲料报酬(P0.05);夏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采食量均为最低,秋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总料重比为最优;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鸭较传统水养均可显著提高肉鸭成活率和料重比(P0.05),且肉鸭生产性能随着养殖密度的降低而提高。结论:不同季节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殖均可改善肉鸭部分生产性能,肉鸭生产性能随饲养密度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直线育肥、架子牛育肥模式对科尔沁肉牛育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特开展本试验研究,以期为农牧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8月龄250~350 kg体重体型均等的科尔沁肉牛30头散栏饲养10个月出栏,10~12月龄350~400 kg的架子牛30头栓系饲养8个月出栏。出栏后分别测定两组试验牛的出栏体重,根据试验数据,同时考虑投入固定成本、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等各种因素,进一步计算分析两组牛的经济效益。[结果]组1毛利率高于栓系饲养模式,组1比组2盈亏平衡点更低。[结论]直线育肥和架子牛育肥模式各有利弊。直线育肥模式利润高但养殖周期较长,架子牛育肥模式利润低但养殖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奶水牛饲草料不足及营养缺乏的现状,开展了不同饲草料组合配方对奶水牛产奶量及养殖效益的研究。[方法]试验设3个不同的饲草料配方处理组,每处理组供试摩杂奶水牛10头,试验正试期100 d,对正试期内的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养殖效益分析。[结果]紫花苜蓿配方组(紫花苜蓿鲜草15 kg/头+混合精料2 kg/头+稻草2 ...  相似文献   

7.
两种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肉鸭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肉鸭采用地面平养发酵床和网床发酵床模式与传统地面平养(垫稻壳或麦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比传统地面平养每只肉鸭可增加利润0.5元左右,饲料消耗降低6.13%,每只药物成本降低0.1~0.2元.每批次节约用水500 m3,肉鸭养殖污染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不同饲养密度下猪的采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5,(5)
为探讨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猪的采食规律,利用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系统(FIRE)对68头纯种大约克60~100kg生长阶段进行了测定和观察。试验猪按饲养密度大小分为4组,每组1个重复,饲养密度分别为0.56头/m2、0.50头/m2、0.44头/m2、0.39头/m2。结果表明,饲养密度为0.44头/m2时,群体的生长性能表现较好,平均日采食次数13.59次,平均日采食时间64.95 min,平均日采食量2.52 kg,平均日增重867.39 g。在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建议采用0.44头/m2的饲养密度,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并发挥猪群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7):47-49
通过测定不同季节采用发酵床养殖猪只的生产性能指标,研究发酵床养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次进行,分别在夏季的7—8月和冬季的12—1月,设水泥地面对照组。夏季试验发酵床养猪的试验群体为105头,分9圈饲养,密度为1.7 m2/头;冬季试验发酵床养殖观察的群体数量为112头,分9圈,密度为1.7 m2/头。水泥地面对照观察3圈,群体为42头,密度1.5 m2/头。水泥地面猪舍无后窗,发酵床猪舍后墙开窗(90 cm×100 cm),窗距离地面1.0 m,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冬季水泥地面采用热风管道供暖,发酵床无采暖设施。饲养观察期为夏季30 d,冬季60 d。结果显示:夏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低6.7%(P<0.05),料重比增加4.4%(P<0.05);冬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提高16.7%(P<0.05),料重比降低5.5%(P<0.05)。结论:在凉爽和寒冷的季节采用发酵床养猪效果显著,表现出较好生产性能;夏季发酵床的高温环境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体重越大,影响越大;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需要通过圈舍设计和通风设施的改进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饲养密度对西门塔尔公牛增重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黑龙江省某种牛场健康的11~13月龄西门塔尔公牛24头,并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每组8头,组间始重无显著差异,Ⅰ组、Ⅱ组、Ⅲ组饲养密度分别为8 m2/头、10 m2/头、12 m2/头,试验预饲期10 d,试验期40 d,共50 d。[结果]在试验结束时,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牛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牛均表现随投料后时间延长,趴卧率逐渐增高,Ⅲ组试验牛晨饲后和晚饲后2 h的趴卧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在试验开始时,Ⅰ组血液CREA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Ⅰ组血液CREA和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增重水平下,西门塔尔公牛由420 kg育肥至490 kg,饲养密度为8 m2/头时,牛舍空间利用效率更高,但长期饲养有威胁...  相似文献   

11.
青贮甜高粱与玉米秸秆饲喂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饲喂青贮甜高粱与玉米秸秆对肉牛增重的效果研究,选择11月龄、体重280Kg 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进行饲喂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组平均每头日增重为0.98 kg、1.45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多增重0.47 kg,提高47.96%;净收益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9.78元。[结论]表明:青贮甜高粱饲喂育肥肉牛增重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对肉牛福利的影响。[方法]将12头体重相近[(420.6±23.4)kg]、健康去势的利木赞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B组采用传统饲养模式。测定肉牛的趴卧次数、趴卧时间及反刍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肉牛的趴卧次数、趴卧时间及反刍时间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可通过增加趴卧时间和反刍时间显著地改善肉牛福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降低肉牛饲养成本,研究菌渣发酵饲料中菌渣的适宜比例。[方法]选择体况基本相同的西杂公牛30头作为试验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5头。在育肥牛精料中分别添加了17%、20%、23%、26%和29%的食用菌菌渣发酵1 d,对肉牛进行90 d 的育肥试验,统计分析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1)试验组肉牛日增重低于对照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2)所有试验组肉牛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精料中添加23%的菌渣时,经济效益最好,头均日盈利16.29元,比对照组高16.11%。[结论]利用食用菌菌渣生产育肥牛发酵饲料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良好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氨化小麦秸秆与小麦秸杆对夏西黄育肥牛增重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改良去势夏西黄公牛40头,随机分为氨化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经60 d试验.在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下,对照组饲喂普通麦秸,实验组饲喂氨化麦秸.[结果]在60 d试验期内,试验组增重效果高于对照组,头均日增重为1.06 kg,比对照组提高37.66%,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头日净增收多5.32元,提高48.6%,经济效益显著.[结论]麦秸经过氨化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育肥牛增重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在舍饲育肥肉牛精料中找到合适的紫花苜蓿草粉替代量,降低饲养成本。[方法]将20%、15%、10%的紫花苜蓿草粉分别替代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中等量的精料,Ⅳ组(对照组)不添加苜蓿草粉,舍饲育肥肉牛。[结果]表明:在相同量的精料饲喂条件下,Ⅰ、Ⅱ、Ⅲ、Ⅳ组(对照组)日采食粗料的量分别为3.65kg、3.62kg、3.51kg和3.54kg,日采食粗料量Ⅰ组Ⅱ组Ⅳ组(对照组)Ⅲ组;经过50d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对照组)增重分别为60.5kg、59.5kg、56.5kg和57.5kg,Ⅰ组、Ⅱ组、Ⅲ组比Ⅳ组对照组分别提高3.3%、2.4%和-1.6%;育肥牛每增重1kg体重,Ⅰ、Ⅱ、Ⅲ和Ⅳ组(对照组)饲料成本总计分别为7.33元、7.49元、7.87元和7.99元。[结论]用15%~20%的紫花苜蓿草粉来替代等同量的精料舍饲育肥肉牛,可以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棕榈粕渣发酵饲料对肉牛养殖效果的影响,为棕榈粕渣发酵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4头夏洛莱牛与当地黄牛的杂交育成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Ⅰ、Ⅱ、Ⅲ组与对照组4个组。在育肥期(14~16月龄),对照组试验牛饲喂精料补充料和基础粗饲料(100%玉米秸秆),试验组Ⅰ、Ⅱ、Ⅲ组试验牛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和分别用10%、20%、30%棕榈粕渣发酵饲料替代玉米秸秆的粗饲料,拴系饲养,进行饲养试验。经过分析肉牛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经济效益,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在育肥期,以棕榈粕渣发酵饲料替代部分(10%、20%、30%)玉米秸秆作为肉牛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育肥效果;育肥过程中对照组及试验组杂交牛存活率均为100%,健康状况良好;各组盈利排序为试验组Ⅲ >试验组Ⅱ >试验组Ⅰ >对照组。[结论]含有棕榈粕渣发酵饲料的肉牛粗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苜蓿草饲喂肉牛育肥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健康的1.5~2岁的西门塔尔杂种公牛60头、按年龄、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组饲喂养殖场周边地区的苜蓿草,经80d饲喂。[结果]表明:实验组日均增重1 320g/头,对照组日均增重1 170g/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2.82%(P0.05);每增加1kg净肉成本试验组14.39元、对照组为15.78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成本费减少9.67%。[结论]表明:苜蓿草饲喂肉牛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方法]采用全舍饲饲喂方式,对改良肉牛开展全株青贮小麦秸秆饲喂增重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其他饲养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用全株青贮小麦秸秆饲喂肉牛,头均增重达18.5 kg,较全株玉米秸秆对照组提高33%,头均盈利358.68元,盈利提高78.76%,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国散养肉牛的饲养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1999—201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黑龙江、河南、宁夏、陕西、新疆5个省(区)散养肉牛的统计数据,对散养肉牛养殖成本收益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Eviews 10.0软件建立模型,以仔畜费、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死亡损失费、医疗防疫费、燃料动力费和人工成本费7项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不同生产要素对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生产总成本的影响。[结果] 1998—2018年,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养殖的生产总成本呈缓慢上升趋势,净利润也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08年以后成本利润率在30%左右。物质与服务费的直接费用中,仔畜费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其次是饲料费;除燃料动力费外,其他直接费用均呈上涨趋势;间接费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09年之后,劳动日工价与雇工工价同步增长,人工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在生产要素中,仔畜费、精饲料费和人工成本费是影响散养肉牛生产总成本的主要因素,与生产总成本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从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养殖成本收益来看,养殖成本在不断提高,养殖收益良好;建议适度提升饲养规模,以降低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