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及其制品中的微量铅,优化了酸度、硼氢化钾和基体改进剂浓度的分析条件。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100ng/mL,相关系数为0.9997,相对标准偏差为1.55%,检出限为0.342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应用于粮食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铅和镉是环境污染研究工作中的两利重要分析对象,但它们在粮食和食品中的含量都很低(铅一般低于1ppm;镉一般低于0.1ppm),因此需要有一种快速灵敏、适用的痕量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特别是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灵敏度特高并且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测算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粮食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对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区和非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结论粮食丰产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非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丰产工程区在促进粮食生产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我国历年来粮食生产、人口增长变化率和粮食总产量异常与人均占有量,总结出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口增长呈同步变化规律;对未来几十年粮食供需关系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析遵义市粮食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市是贵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对贵州省农业发展及粮食供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出现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为了充分认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分析遵义市2000~2005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采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对全市粮食现实生产能力、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通过探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储备则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近年来粮食仓储企业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仓储管理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库存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安全。通过探讨粮食仓储企业的安全评价结构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量化模型计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用实例说明如何进行粮食仓储企业的风险目标管理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麦角甾醇作为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可行性.对可以放心食用的这部分粮食进行了麦角甾醇含量调查分析;对真菌侵染程度差异较大的粮食进行了真菌毒素、带菌量与麦角甾醇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麦角甾醇在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06,35(4):49-53
粮食物流体系是粮食商品实体运动的依托和保证,也是粮食流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也是粮食商品流通通畅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设想。意在对我国粮食物流的科学运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对中国粮食自给率实现95%的目标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晴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21-421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消费乃至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粮食自给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粮食的需求量、供给量出发,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存在的隐患,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自给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的不同影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省近26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以及粮食平均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变化,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各种作物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近26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呈波动式增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均显著影响着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并且粮食平均单产的变化对总产的影响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各种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都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但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方式不同,其中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主要是通过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总产量,谷子、玉米和小麦则是通过播种面积的改变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蒙泽辉 《种子科技》2023,(10):25-27
以望谟县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重金属铅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共设0、50、100、200、400、800和1 600 mg/L7个铅浓度梯度培养液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处理后各铅浓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等。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铅对花生种子有抑制作用,花生种子对不同浓度铅溶液耐受能力不同。当铅浓度为50 mg/L时,对花生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铅浓度成倍增加,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2.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11,40(3):18-25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并不仅仅涉及粮食流通自身的问题,它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铅铬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铅铬胁迫对小麦的毒害机理,以‘豫麦23’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铅铬处理小麦,研究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铬胁迫对小麦苗的CAT、POD和SOD具有激活效应,铅铬复合胁迫对小麦苗的CAT影响较大,而铅铬单一胁迫下小麦苗的POD和SOD变化较大。铅铬胁迫对小麦苗的MDA具有抑制效应,铅铬复合胁迫对小麦苗的MDA影响较大,铅铬单一胁迫对小麦苗的MDA影响不明显。说明小麦幼苗中抗氧化酶在铅铬胁迫下对小麦幼苗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小麦幼苗对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的抗性机理是完全不同的;小麦苗对铅铬胁迫的响应不仅与胁迫的重金属种类有关,而且与胁迫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以及胁迫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粮食增产潜力进行科学预测,为国家或区域合理制定粮食增产及粮食安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2000 年以来重庆市水稻、玉米和小麦单产水平、粮食总产量及可提升的空间;利用2000—2010 年间统计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建立灰色模型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粮食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可提升的空间较大;粮食自给率水平逐步提高。重庆市未来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粮食局软科学研究课题的部署,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组织课题组,经过近两年时间,重点对我国稻米与粮食安全问题持续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铅胁迫对不同烟草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王树会  许美玲 《种子》2006,25(8):27-29
以3个烟草品种(红大,K326和G28)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铅浓度为100mg/L时,铅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影响较小,但却大大降低了种子的活力;当铅浓度达200mg/L时,铅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品种种子对铅胁迫反应不一,K326种子忍受铅胁迫能力较强,G28种子最弱,红大居于中间。  相似文献   

17.
广西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粮食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粮食供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我区粮食总量不足,但也出现稻米积压、玉米缺口加大的现象。从1999年开始,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精神,结合本地粮食供需变化情况,我区对粮食生产进行了结构调整,本人就目前的现状作初步分析,供大家商议。1 当前我区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从1999年开始,我区粮食生产按照“稳定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重点调减品质较差的早稻面积、稳定发展品质较好的中晚稻面积和需求量较大的旱地粮食的种植面积。从目前的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 粮食播种面积略减,总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顸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粮食的储存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粮食干燥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粮食干燥形式多种多样,常使用的干燥形式有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微波干燥等。对粮食的不同干燥方法进行分析和完善,对于加强粮食干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