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凉山区稻田改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800m以上的冷凉山区常年种植水稻,但单产低,仅1 500~5 250kg/hm2.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技术创新,在该地区研制推广稻田改种玉米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是冷凉山区粮食持续增长的一条新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贵州冷凉山区水稻低产面貌,推广滇杂31丰产栽培技术,面积累计2666.8 hm2,单产达563.7kg/667m2,增产73.1%.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冷凉山区无霜期短,温度低,湿度大,日照少的特殊气候区,规范了水稻孕穗期、灌浆期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选择以及育秧、移栽、施肥、水分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刘兆碧 《种子》1991,(4):49-51
目前,黔南州杂交水稻80%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而全州165万亩稻田中,有65万多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冷凉山区,占全州稻田面积的39.39%,推广潜力很大。为在高海拔地区推广杂交水稻提供依据,作者对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杂交水稻的生育期、丰产性、适应性等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推广区域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针对条件优越的丰产稻田,提出利用良种良法实现“种三产四” 即种三亩田产四亩粮的增产目标,受此启发,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徐先捍利用良种良法,在贵州冷凉山区“冷烂锈阴瘟”(即冷水田、烂泥田、锈水田、阴山田、稻瘟病高发田等)低产田提出“种三产五”即种三亩田产五亩粮的丰产目标,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优良品种滇杂31特征特性结合配套栽培技术,在贵州冷凉山区“冷烂锈阴瘟”稻田示范推广,经专家组多年多点临田测产,滇杂31比同田CK增产42.9-431.3kg/667m2,增幅10.1-298.5%,比CK平均增产81.2%,平均增产稻谷251.5kg//667m2。  相似文献   

6.
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的技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高海拔(1 660 m)冷凉山区,通过对水稻栽培措施中的栽插密度、单穴栽插基本苗数、生育前后期按不同比例施肥(控制总N量相同)进行田间试验,发现密度为27.0 万/hm^2,生育前后期施N肥比例为6∶4的栽培措施能显著提高单产,而单穴栽插基本苗数对产量贡献不显著.引进杂交水稻按叶龄模式进行大田管理的栽培技术示范,产量增幅在71.0%~214.8%之间,总结出的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适应贵州高海拔山区.  相似文献   

7.
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抗冷性,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抗冷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INGER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采用分期鉴定的方法,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INGER)提供的108份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进行抗冷性鉴定,鉴定出苗期抗冷材料20份,分蘖期抗冷材料49份,孕穗期抗冷材料20份,全生育期抗冷材料14份,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抗冷种质资源,拓宽寒地水稻品种抗冷性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启明 《中国种业》2011,(Z1):21-22
青海省大通县地处内陆高原、高海拔的冷凉山区,年日照时数在2250~3603h,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自然隔离条件好,具有生产优质马铃薯的优越自然条件。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自然隔离条件好,无污染,具备优质马铃薯生产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保山市玉米种植区域多数分布在高海拔冷凉山区,生态条件和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病害流行发生存在差异。近年来,我市假劣种子的事件时有发生。现针对农户在购买杂交玉米种子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市生态环境及实际生产条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秆青贮具有资源富足、青贮技术易于掌握、成功率较高等优势,是冷凉山区提高牛羊生产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草食畜生产的主要保障技术。总结近年来云南省腾冲地区的操作模式,玉米秆青贮主要分为窖贮、袋贮、堆贮、捆贮四种方式,养殖户可根据养殖规模、地理条件、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青贮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临沧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临沧高海拔冷凉山区和半山区由于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部分乡村干旱少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提早玉米成熟,并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同时也扩大了玉米种植范围。临沧市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多年,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花卉产业布局中,延庆县因其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冷凉山区特色花卉生产带。"十一五"以来,延庆县花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的举办,又将为当地花卉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契机。地域优势催生特色花卉产业延庆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怡人,平均海拔640米,日照时数长,总辐射量高,昼  相似文献   

13.
奶花芸豆营养经济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花芸豆原生于南美海拔2000m以上的冷凉山区,起初仅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后经人工驯化形成了食用栽培种。在我国云、贵、川山区及东北、河北、新疆等地有较大面积种植。其中以新疆阿勒泰地区  相似文献   

14.
水稻耐冷性是培育广适、多抗性品种的重要性状之一,其不仅影响水稻品种的种植区域,而且对保障世界粮食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水稻耐冷分子遗传研究的主要进展:(1)水稻耐冷QTL的定位概况;(2)主效QTL精细定位、克隆及其分子机理;(3)CBF、MYB转录因子参与的耐冷分子机理调控网络,以期为今后水稻耐冷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灰斑病对保山市玉米生产造成的为害玉米是保山市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又是养殖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饲料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对保山市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由于保山市玉米种植区域多数分布在高海拔冷凉山区、半山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多变的农业小气候造成这里玉米灰斑病的为害较省内其他市(州)严重,多数玉米杂交种引入后不抗灰斑  相似文献   

16.
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胁迫是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可发生在水稻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探明水稻耐冷性分子遗传基础,开展水稻耐冷分子育种是解决水稻低温冷害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已发表的56篇文献的256个水稻耐冷QTL的定位信息,并把其中44篇文献的192个耐冷QTL整合定位在一个分子图谱上,进而比较不同研究在同一发育时期和不同发育时期鉴定的耐冷QTL的染色体位置关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耐冷性在同一发育时期可受多个QTL控制;在不同发育时期分别受不同的QTL控制;然而,不同发育时期亦有共同的耐冷QTL。根据比较分析,探讨了今后水稻耐冷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曲靖市地处滇东高原,大部分耕地位于低纬度高海拔冷凉山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生态环境良好,风速大,传毒昆虫少,迁飞不易,是生产马铃薯的理想之地;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产量高、品质好,一年四季均可种植,2008年种植面积16.4万hm<'2>,为我国南方马铃薯重要产区.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  相似文献   

18.
<正>围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处于冷凉山区的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充分利用广阔的山林及土地资源,积极开展山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和高山草地改良,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现根据工作实践将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09,(6):56-56
为确保水稻高产创建取得更大成效,农业部组织水稻专家指导组制定了水稻生产全过程的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已印发各地参照执行。专家组在认真分析我国华南稻区、西南稻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和东北稻区等五大稻区的生态条件、稻田种植制度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各稻区高产创建的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0.
水稻耐冷胁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冷胁迫是一个长期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水稻冷胁迫的危害性、水稻在冷胁迫下产生的生理变化、水稻耐冷胁迫的程度的鉴定方法、水稻上一些耐冷胁迫的遗传机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耐冷胁迫研究领域的方向及策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