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省政府多次强凋,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没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循环经济的要求付诸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就是要运用农业生态学规律,把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形式及其特征,指出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促进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提出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远东-圣甲虫”系美国、加拿大联合制造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生产优质有机复合肥的设备的名称,是理想的秸秆及农业废弃物处理没备。“新远东-圣甲虫”技术的引进,为秸秆综合利用开辟了又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永春县通过分析不同资源类型和时空条件,探索出农业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六种模式,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示范模式,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笔者阐述了临沂市主要农业秸秆资源分布情况,对2019年临沂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利用方式进行了统计,并根据临沂市农业秸秆资源的区域性分布特性、废弃物利用模式较单一、产业链短、技术投入不足等现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的惠民政策,推广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模式,能极大地提高秸秆...  相似文献   

6.
在“地沟油”、“垃圾猪”等餐厨废弃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的背景下,为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点建设包括夏各庄镇益达丰园区、马昌营镇众力合和诺亚园区和东高村镇珍艺园等4个示范点,各示范点以大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固废处理专利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粉碎、发酵等工艺流程,发酵处理后的废弃物在蔬菜种植中被循环利用。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农田垃圾污染,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平谷区农业实现家园清洁、田园清洁和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为此,对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和沼气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发展沼气工程的必要性;并针对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了几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其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董月霞  张福建 《南方农机》2023,(23):27-30+73
为掌握上海市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及其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课题组通过走访调研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分析了农业机械设备分布情况以及种类。结果表明:调研的9个涉农区56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共有农业机械设备111台,其中进口设备为9台,占比8.1%,国产设备102台,占比91.9%;上海地区农业机械化主要集中于废弃物破碎设备、发酵设备和运输设备的应用,分别为33台、28台和24台,能有力保障废弃物多元化利用产业格局。进一步分析发现,上海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种类繁多,但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农机较少,且农业从业人员缺乏一定的设备购买力。随着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大现代化农业机械补贴力度,完善准入标准,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机械设备,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中,以核桃壳、花生壳、锯末等3种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进行了农业废弃物催化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解反应生成包含氢气、生物油和固体焦等成份的产物,且各相产物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用价值,从而证明农业废弃物催化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切实可行,且转化利用效率高,对建设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发农村新能源、保护农村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