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自2002年四川省示范推广旱地"双六尺"(1尺=33cm,下同)中厢带植以来,我市农牧业局科技人员在规范旱地行比的同时,在麦//玉//苕、粮菜间套模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旱地多熟制,在粮食不减的情况下,努力挖掘旱地增收潜力,以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经过多年试验示范,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市特点的比较成熟的两种旱地增产增收主要模式,即"麦//玉//豆//豆//菜"——"吨粮五千元钱"、"玉米+三熟莴笋"——"千斤粮万元钱",并  相似文献   

2.
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2种三熟套作体系和"小麦-大豆"、"小麦-甘薯"、"蚕豆-玉米"3种两熟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2011和2012年2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体系产量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后均显著高于单作小麦,套作玉米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与对应单作相比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2种三熟套作模式中小麦/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体系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与相应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套作提高了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ΔNUEms>0),平均提高38.5%,玉米/甘薯套作降低了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ΔNUEms<0),平均降低46.0%;全年总收益2年平均以三熟套作"麦/玉/薯"体系最高,比三熟套作"麦/玉/豆"体系高13.1%,比两熟轮作体系小麦-甘薯、小麦-大豆和蚕豆-玉米分别高14.7%、2.4%和41.2%。综上,三熟套作相对两熟轮作能提高体系产量和产值,与大豆套作能提高体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滕州马铃薯一年三熟(薯—粮—薯)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推广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与玉米一年三熟、三种三收(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轮作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不同作物轮作套种,科学搭配粮经作物茬口,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实现节本增效,马铃薯产区普遍实现年产玉米7 500 kg/hm~2、马铃薯75 000 kg/hm~2,年产值15万元/hm~2以上,实现亩产"千斤粮、万斤薯",亩收入过万元,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阆中市旱地作物多熟种植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市农科人员将以粮为主的旱地三熟制创新发展为多种新的种植模式,如将“麦/玉/苕”三熟改为四熟至六熟制,作物也以原粮食型改为“麦/玉/豆”型、粮经型、粮油型、粮菜型、粮药型等多种模式,开创了我市20万亩旱地作物多熟种植新局面,适应了市场需求,实现了助农增收,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阆中市旱地作物多熟种植新模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在内的西南5省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区地形复杂,多以丘陵和山地为主,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其中玉米是主要的旱粮作物。由于该区多数地区热量条件三熟不足,两熟有余,玉米多以间套作种植。“麦/玉/豆”和“麦/玉/苕”套作种植模式是该区玉米的主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夯实农业基础,在抓好"米袋子"的基础上,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稳粮增收是各级政府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过程中的重大课题。简阳市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发展粮经复合模式对同类生态类型区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小麦/玉米/蒜苗/蔬菜"粮经复合模式,并在简阳市简城镇顺河村开展配套技术的集成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示范区共有326人,耕地面积293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常年种植玉米268亩,红薯220亩,传统种植模式为"麦/玉//薯"三熟,占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经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探索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推广示范甘蓝(包心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一年三熟粮经轮作高效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还显著增加了种植大户收入。全年三季每亩总产值11 650元,减去总成本5 000元,净利665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春利用小拱棚覆盖技术进行促早栽培,能使第一茬作物提早成熟,并采用间套技术,可进行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实践的小拱棚甜瓜套作玉米轮作秋季大白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就是其中一种高效栽培模式,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粮菜争地矛盾,提高土地种植效益,馆陶县农牧局开展了冬小麦间作洋葱复种夏玉米"三种三收"立体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200亩,亩收洋葱1756公斤,玉米605公斤,小麦511公斤,亩纯收入3324元,比普通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亩增收1608元,增收一倍,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种植。其关键技术如下:一、立体种植模式做150厘米的宽垄带,10月上旬播种小麦,小麦种植宽幅80厘米,播种小麦4行,行距20厘米。11月中旬在预留的70厘米空地上,栽种3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迅速推动产业强县建设,阆中市在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以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结构、调品种、调品质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为主线,确保粮食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阆中市近几年探索旱地粮经复合高产高效规范化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的主要模式做一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一、川明参/小麦/玉米/短季蔬菜粮药套作一年四熟模式1.茬口衔接"双六尺"  相似文献   

11.
<正>洋芋/玉米窄厢套作种植,是四川省射洪县近年探索总结出来的旱地作物高产高效套作种植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冬季种植洋芋,春季在洋芋宽行套作春玉米,实现洋芋、玉米双高产,比"双三O"(1尺=33cm,下同)洋芋/玉米宽厢套作种植模式,扩大了洋芋种植播幅,实现了洋芋产量翻番,因而深受农民欢迎。其技术要点是:一、选择好适宜品种洋芋/玉米套作种植,洋芋种植在前,不会受玉米荫蔽,因此,玉米品种选择主要是看其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农作物主要栽培模式是一年一熟模式,少数地区一年两熟模式,因常年连续种植同种作物,重茬严重,造成土壤结构恶化,病虫草害问题突出,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效益逐年下降。基于此,笔者通过示范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轮作种植模式,总结了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熟”轮作种植栽培技术,以期为改变当前种植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1年10月份开始,中国科学院选定在无棣县进行渤海粮仓项目的小范围先期示范推广,由一年一熟的棉花种植方式,改为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实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实现盐碱地周年覆盖。目前,无棣县正实施盐碱地改良和"棉改粮"项目,今年项目区已被列入渤海粮仓项目山东区重点核心示范区之一。无棣县试验区种植的小麦当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340千克,  相似文献   

15.
"武山西梁模式",即武山县旱作农业两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是指在海拔1 500~1 850 m的浅中山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正茬及复种豆角、原膜二次利用点播油菜、小麦等作物于一体、粮油菜、粮粮菜、菜油菜两年三熟综合协调发展的高产高效旱作农业种植模式。本文以武山为例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调查河北省现有的立体种植模式下,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类型,将其分为粮粮、粮果、粮油等八大类型,并分析比较得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32种立体农业种植模式。该研究详细介绍了安国市粮药组合、赵县粮油组合、固安县棉粮油组合模式,并具体分析了各种作物的投入、产值及净收益,得出小麦瓜篓比小麦玉米增效55.7% ̄64.7%,玉米大豆间作比玉米单作增效46.28%,棉花地芸豆红小豆间作比小麦玉米增效61.4%。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产值分析得出,粮果>粮瓜>粮药>粮菜>粮棉>粮油>粮粮。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模式、效益和发展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盆地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多熟立体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有:(1)粮食套种复播模式:如小麦、套种玉米“一年两收”吨粮田,小麦、地膜复播玉米“一年两收”吨粮田,小麦、玉米套种复播“一年三收”超吨粮田,麦稻“一年两收”吨粮田等;(2)提高经济效益模式:如麦棉套种、玉棉套种、麦瓜套种、棉花套种小茴香、芝麻、大蒜、葡萄长廊、葡粮间作、毛渠栽桑、粮桑间作等;(3)提高土壤肥力模式:如粮豆间作、粮肥间作,林带及林带过苜蓿等。塔里木盆地发展多熟立体种植有广阔的前景和较大的潜力,是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其措施是:(1)搞好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规则;(2)抓好多熟立体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3)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4)抓好示范,搞好宣传。  相似文献   

18.
经过试验与示范,探索出多种适宜山西中部旱作类型区的多作高效种植模式,即粮经结合型的谷豆覆膜条带模式、(鲜食)玉米套种蔬菜模式;纯经型的甘蓝套种苤蓝模式、覆膜番茄套作萝卜模式;经饲结合型的饲草作物套种大豆、饲草作物套种马铃薯模式、饲草作物套种西葫芦模式。重点介绍了几种成型模式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及关键栽培技术。部分模式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江阳区属川南浅丘区,温、光、水、热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旱地主要采用"油菜/玉米//红苕、油菜/高粱//红苕"等传统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平均收益约3 000元/亩,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笔者利用江阳区地处泸州市城郊的区位优势,结合实施"四川省粮油高产创建酿酒高粱项目",经过5年的种植试验探索,逐步形成了"高粱//茄子/甘蓝"等粱经复合型高产高效旱三熟新模式。该模式主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浙江平原稻区,大麦/春玉米-稻亩产吨粮,套作大麦是净作的60%左右;套作玉米是关键一季,其产量占三熟作物的40%以上;玉米茬晚稻比连作晚稻增产16.2%。三季作物栽培技术策略是稳定麦子产量、主攻春玉米和发挥晚稻增产优势。在选择三熟品种搭配基础上,合理运筹全年施肥量,增加玉米的氮磷钾施用量,适当减少晚稻施氮量。冬种分带种植布局,2.6m和1.4m畦宽,大麦土地利用率不宜超过40%和45%。紧凑型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