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什么是滥伐林木?滥伐林木就是指违反《森林法》规定,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数量、树种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或者是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或者是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或者在林木采伐证规定的地点以外砍伐自己所有的森林、林木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林业生产水平,普及林木育种知识,本刊编辑部邀请了辽宁省林业学校苏正武同志撰写了《林木育种知识讲座》,由本期起陆续刊登,全讲座共分六讲,各讲标题如下。第一讲林木育种及其展望; 第二讲林木选择育种; 第三讲林木有性杂交育种; 第四讲引种、单倍体育种、林木组织培养; 第五讲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第六讲表型测定及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3.
林木新品种保护具有不同于一般植物的特殊性:(1)林木新品种都经过了多点多年测定,形式多样,多数能无性繁殖;(2)一致性具有相对性,独特性和稳定性标准不能太高;(3)育种者通常来自多个单位,使用者中农民占的比例较小。当前实施林木新品种保护存在许多困难:(1)对林木新品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林木新品种缺乏自我保护机制;(3)育种者的确定及其权利分配难以协调;(4)DUS测试规模大、时间长、耗资多、标准难以确定。为完善我国林木新品种保护制度,提出了如下对策:(1)加强并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大林木新品种保护的宣传力度;(2)分期分批将所有的造林树种纳入林木新品种保护名单;(3)建立并完善林木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和审查制度;(4)建立维护育种者权益的行政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林木遗传改良的成就进行概述,分析了基因组研究的发展对传统林木遗传育种的影响,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改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林木遗传改良在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抗性等选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单一或者几个树种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成为可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从基因的水平对认识林木的遗传本质提供了信息,也丰富了传统遗传改良的方法和手段,必将加速林木遗传育种的进程;基因组学只是辅助传统林木遗传育种的工具,不可能替代传统林木遗传改良理论、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林区森林抚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森林抚育主要是调整林分结构,淘汰非目的树种,扩大目的树种生存空间,加速林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龄和改善森林卫生状况,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改善林木品质,提高木材利用等级和木材总产量的经营方式。通过森林抚育,定期伐除部分林木的方式来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合理调整树种组成,降低林分密度;达到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木材总利用量和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健康和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森林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和祝列克副局长在全国林木种苗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要求,制定本方案。一、目的通过组织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年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种子法》,增强对种子法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治种、依法兴种的良好氛围;切实理顺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实行林木种苗政企、政事分开,依法行政;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全面实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和标签制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的违法行为,净化林木种苗市场,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完善《种子法》配套法规,为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和国土绿化提供品种对…  相似文献   

7.
陆江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53-156,164
以广西来宾灰木莲阔叶林、杉木针叶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树冠竞争指数、Hegyi简单竞争指数作为因变量,3 a内胸径增长量作为自变量,研究林分内林木竞争对单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木胸径增长量与竞争指数均为负相关,表明林木受到的竞争越大,林木的胸径增长量就越小;作为阔叶树种的灰木莲胸径的增长量比针叶树杉木更容易受到林木树冠竞争的影响;相对于Hegyi简单竞争指数,树冠竞争指数更能说明林木胸径增长量与林木竞争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从1989年成立以来共审(认)定省级林木良种23个树种、79个品种,其中审定67个、认定12个。按类别分:针叶1个树种、2个品种;阔叶4个树种、17个品种;经济林17个树种、58个品种;灌木和观赏植物1个树种、2个品种。通过审(认)定的林木良种经陕西省林业厅公告后,在林业建设、城市绿化美化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促进了陕西林木良种事业的发展。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陕西省林木种苗工作站。  相似文献   

9.
阐述林木种苗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增强国有苗圃的经营活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促进种苗工作向行业管理和依法行政转变;争取项目,建立种子和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林木种苗的科研工作等措施,狠抓林木种苗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三北防护林工程25a来林木种苗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林木种苗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制约三北防护林工程种苗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林木种苗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对策:从不合适宜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用行政手段促进非公有制林木种苗业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物质利益激励非公有制林木种苗业发展;从已过时的林业政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政策引导非公有制林木种苗业发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非公有制林木种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用于指导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是改善能源结构,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和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河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分布;主要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资源调查评价、开展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研发力度、启动示范工程等方面分析了低碳视角下河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林木白蚁巢穴隐藏深,群体扩散快,是为害林木的大敌。遭白蚁为害的林木,轻则生长势衰弱、黄化,重则枯死。1994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白蚁专家陈博尧带学生来蔡家桥林场实习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林分特征的林木个体信息估算可视化模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6块典型的杉木人工同龄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木径阶与其Voronoi多边形面积间的对应关系。以模拟样地为例,在林木株数、林分算术平均胸径与样地大小设定的前提下,研究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建立计算机模拟点阵生成算法;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样地内林木径阶分布进行估算,根据林木Voronoi多边形面积与其径阶间的对应规律,对林木胸径进行分配,参考林木测树因子估计模型对林木树高与冠幅因子进行估算;采用ArcgisEngine10开发技术,开发样地Voronoi多边形分析模块,结合GDI+与MOGRE技术,建立基于林分特征的林木个体信息估算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林木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与所对应径阶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林木空间格局生成算法高效且适用;林木胸径因子分配考虑了空间环境的影响,贴近林木生长规律;可视化模拟技术可直观表现以上过程与结果,增强可操作性。此方法可用于解决由林分整体特征估算林木个体信息的难题,可为林业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可为森林可视化模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对林木实行凭证采伐管理,是落实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科学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具体措施。《森林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采伐林木是否必须申领采伐许可证,应以此规定为唯一标准。实践中,采伐林地上的林木必须申领采伐许可证自然无可非议,但采伐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是否必须申领林木采  相似文献   

15.
施彬 《云南林业》2010,(5):34-35
<正>近年来,我省的林木种苗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种苗供应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林木种质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利用,林木种苗质量明显提升,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等工作快速推进,林木种苗在建设"森林云南"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M)真菌是存在于土壤中的重要真菌之一,它能够与宿主林木根系产生互利共生体,从而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多种促进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AM真菌对林木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AM真菌对林木的抗旱性、抗病性、抗盐性、耐热性、耐虫性及对有害重金属抗性的影响等,通过促进林木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等来增加林木生长量、生物量的积累,从而提高林木的抗逆性;对在AM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林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森林经营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木育苗产业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现代林木育苗发展现状和趋势, 概述了苗木扩繁、基质研发、容器研制和选择、机械设备制造和选配及工厂化育苗5项林木育苗产业化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林木育苗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加快林木育苗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60多年如一日,钟情林木遗传改良,构建林木无性系育种体系;最早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把我国林木地理种源研究、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研究推向世界水平。尽管如今他已86岁高龄,但仍然经常出入图书馆,不厌其烦给年轻人“递纸条”、打电话、提建议,勇敢地与年轻人深入实验基地指导考察研究?看着落叶松、云杉、楸树等至爱,心头幸福满满。这就是马常耕,我国最早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的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遗传育种资深专家,我国林木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最早的组织者、倡导者,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孙绍芳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Z1):110-112
文章阐述了玉溪市林木种苗工作的现状,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的宣传力度;围绕生态建设中心,发挥职能作用;转换经营体制,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加强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和执法水平;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探索育苗新技术;充分利用强大网络信息获取林木种苗信息,全方位宣传林木种苗工作等搞好林木种苗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家林业局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种苗发展座谈会时,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说,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林木种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构建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林业战略目标需要加快林木种苗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林业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