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并评价新型农药——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安全特性,在水温(29±2)℃、p H 8.0±0.2、溶氧量(5.1±0.9)mg/L条件下,采用静水式方法,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24、48、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95.93、563.47、335.64 mg/L;氯虫苯甲酰胺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浓度为84.72 mg/L。跟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氯虫苯甲酰胺属低毒级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副作用较小,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20℃~25℃、pH 6.75~7.36条件下,采用静水式实验法,在长50 cm、宽40 cm、高40 cm的玻璃鱼缸(盛水20 L)中研究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体质量(21.32±2.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和体质量(87.32±9.20)g的成蟹的急性毒性,分析其对幼蟹和成蟹的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为稻蟹综合种养中农药施用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 526 mg·L-1、1 900 mg·L-1、834.2 mg·L-1和552.7 mg·L-1;对成蟹的24 h、48 h、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2 371 mg·L-1、1 222 mg·L-1、727.8 mg·L-1和286.4 m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55.3 mg·L-1<...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孢虫清(环烷酸铜溶液25%)对常见的8种淡水养殖动物草鱼、彭泽鲫、鲢、彩鲫、锦鲤、黄颡鱼、青虾、河蟹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药物对草鱼、彭泽鲫、鲢、彩鲫、锦鲤、黄颡鱼的96h LC50分别为2.905、3.450、2.243、3.638、3.638、4.08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905、0.3450、0.2243、0.3638、0.3638、0.4084 mg/L。对青虾的安全浓度<0.2mg/L,对河蟹安全浓度范围为9.12~20mg/L。  相似文献   

4.
用晶体敌百虫对淡水白鲳作急性中毒试验,实验用水分别用池塘水和曝气地下水。结果表明:24小时半致死浓度:池塘水:0.55PPm,地下水,1.11PPm。安全浓度:池塘水:0.025PPm地下水:0.056PPm。  相似文献   

5.
黄玮  李安兴 《科学养鱼》2004,26(4):41-42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liis),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能快速致死病鱼,所以要控制该病,必须进行及早诊断、及早冶疗,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当然,对该病的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防止鱼体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6.
孙硕 《中国水产》2010,(11):51-52
<正>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寄生虫性原虫病,在所有的淡水养殖鱼类中都有发生,常引起鱼苗鱼种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惨重经济损失。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7.
史春来 《齐鲁渔业》2013,(11):24-25
凡纳滨对虾养殖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病害导致养殖成功率很低。主养、鱼虾混养国内早有报道,但同池鱼虾分隔养殖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中国海洋大学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并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施,利用常家镇(现芦湖办事处)李长奇村9口池塘、运用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技术探索、比较和筛选,结果凡纳滨对虾、草鱼、鲢同池分隔养殖效果最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史春来 《内陆水产》2013,(12):69-69,71
凡纳滨对虾养殖是在我困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病害危害导致养殖成功率很低,主养、混养鱼虾国内旱有报道,但同池鱼虾分隔养殖在围内尚未见报道。2013年高青县在芦湖办事处李长奇村利用9口池塘,运用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技术探索、比较和筛选,认为芦湖办事处李长奇村李宗群养殖的草鱼、鲢鱼、凡纳滨对虾同池分隔养殖效果最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池塘养殖淡水白鲳技术试验,取得了667㎡获利3648.3元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在工厂化封闭式内循环水体中单养淡水白鲳成鱼,放养250克的鱼种,经过160天的精心饲养管理,平均规格达到910克,成活率99.4%,平均净产18.2kg/m~2,获利163.8元/m~2,饵料系数1.62。  相似文献   

11.
漠斑牙鲆淡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国福  林云 《水产科学》2006,25(8):420-421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igma),又称南方鲆,隶属于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原产于美国北卡莱罗纳州至佛罗里达州南部海湾。该鱼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范围广、抗病、抗逆性强、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海、淡水中均能生长,是我国内陆和沿海地区不可  相似文献   

12.
淡水白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属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及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之一,适宜生长水温为24—30℃,如水温较长时间低于12℃时,就有可能被冻死或冻伤。我县于1997年从哈尔滨市引进该品种,通过试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2000年币场鱼价偏低的情况下,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引进经初步淡化的虱目鱼鱼种 ,驯化至适应淡水生长 ,在淡水池塘中精养 5个多月 ,平均体重 5 80g ,达上市规格 ,虱目鱼亩产 5 5 2 3kg ,驯化成活率 98 0 % ,养成成活率 99 7%。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美白对虾因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广盐性等优点,已成为内陆地区许多养殖户的养殖新种类。为探索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笔者于2002年和2003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深水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根据2003年养殖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南美白对虾在本地区淡水池塘环境条件下的养殖技术。1 试验地点与池塘条件(1)试验地点 辽中县四方台镇徐家村养殖户王久山的1#、2#、3#三口池塘,面积分别为0 4hm2、0 67hm2、0 93hm2,合计为2hm2。(2)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 试验塘原为鱼塘,黑泥底质不渗漏,水源为地下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尼登虫是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之一。本实验采用十二种渔用杀虫剂对大黄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6℃时,处理90min,大黄鱼的半数死亡浓度(LC50)分别是:甲醛500×10-6、氨水200×10-6、过氧化氢1200×10-6、硝酸铵3.5×10-6、敌百虫0.5×10-6、36%醋酸100×10-6、高锰酸钾8×10-6、盐60‰、水烟浸出液290×10-6。对自然感染本尼登虫的大黄鱼进行药浴试验,杀虫效果较好的有:过氧化氢、高浓度盐水、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16.
进行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养殖试验,养殖面积5336 m2,日常投喂以粗蛋白为46%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为主,偶尔搭配南瓜、玉米等蔬菜,每日投喂2次.经过6个月的养殖,分批捕捞销售.试验结果:澳洲淡水龙虾平均产量为235 kg/667 m2,平均销售规格为80 g,成活率76.4%,饲料系数1.06,净利润为1.13万元/6...  相似文献   

17.
入冬后,气温逐渐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封冻结冰期,因此,做好各种水产种养殖品种的安全越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用晶体敌百虫对淡水白鲳作急性中毒试验,实验用水分别用池塘水和曝气地下水。结果表明:24小时半致死浓度:池塘水:0.55PPm,地下水,1.11PPm。安全浓度:池塘水:0.025PPm,地下水:0.056PPm。  相似文献   

19.
<正> 孟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u(Brevooirt系冷水性溯河产卵鱼类,是大麻哈鱼属中适应温度较高的一种。分布于太平洋北海岸,南至日本四国、九洲,北至苏联堪察加以及朝鲜洛东江以北的东海岸。在我国仅产于图门江和绥芬河水系。近十几年来,图门江水系的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0.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胚胎及仔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了Hg^2 、Cd^2 、Cu^2 和Pb^2 四种重金属离子淡水石斑胚胎及仔鱼的毒性,四种离子毒性大小顺序均为:Hg^2 >Cd^2 >Cu^2 >Pb^2 。对仔鱼24h的半致死浓度为0.36mg/L、1.75mg/L、5.85mg/L和3.80mg/L;48h的半致死浓度0.17mg/L、1.10mg/L、2.75mg/L和1.70mg/L。对仔鱼的安全浓度为:Hg^2 0.011mg/L、Cd^2 0.1mg/L3、Cu^2 0.10mg/L、Pb^2 0.1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