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1年大丰市蔬菜病虫发生特点及其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2 0 0 1年蔬菜病虫发生概况大丰市是苏北沿海蔬菜种植大市 ,全市 2 0 0 1年蔬菜、特经种植面积达 6 .2万hm2 次 ,其中保护地面积 1万hm2 。 2 0 0 0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以葱蒜类、茄果类、叶菜类、瓜类、豆类为主。 2 0 0 1年蔬菜病虫发生总的特点是 :病虫害种类多 ,春夏季病害重于虫害 ,秋季虫害重于病害。细菌性病害与偶发性害虫危害重于常年。1.1 春夏季发生及危害偏重的病虫大蒜叶枯病、大蒜细菌性软腐病、猝倒病、枯萎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二代菜青虫、小菜蛾。而常发性病虫害莴苣霜霉病、菌…  相似文献   

2.
超低容量喷雾器使用结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效使用喷雾器械,对深圳市国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刚牌GL-18型超低容量喷雾器在大棚内进行试验性使用,防治番茄灰霉病、黄瓜美洲斑潜蝇、黄瓜霜霉病。通过使用表明:该产品用于大棚蔬菜病虫防治可节省药量和用水量,雾化性能好,药液易于粘附在作物表面,能有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3.
氟啶脲及其混用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是当前蔬菜上混合发生的主要害虫,具有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强、暴发快,危害重等特点。近年来,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我市连续几年大发生, 对多种双子叶作物,尤其是十字花科叶菜类蔬菜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导致产量和品质显  相似文献   

4.
谭光新 《广西植保》2003,16(4):32-33
贺州市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支柱的地区 ,地处粤、湘、桂三省结合部 ,属于亚热带气候 ,土地肥沃 ,雨水充沛 ,非常适合种植业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蔬菜产业迅速发展 ,现年种植蔬菜 5 .33万 hm2 ,以叶菜类、瓜豆类、根茎类等蔬菜为主。随着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蔬菜病虫发生为害越来越猖獗 ,为了减少损失 ,菜农便通过频繁施药和不断加大用药量 ,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手段来提高防治效果 ,对蔬菜品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 蔬菜病虫防治存在问题1 .1 病虫识别能力低  因为种植的品种多 ,生育期短而复…  相似文献   

5.
企业之窗     
北方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推荐药剂近年来,北方保护地蔬菜面积逐年增大,已成为许多地方的农业支柱产业。在北方,保护地设施主要有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辣椒、豌豆、芹菜,还有草莓等果蔬。由于塑料大棚、温室建成后,难于移动,且多为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加上保护设施内密闭,温度、湿度高等因素,使得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往往很重。其中发生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土传病害,如瓜类、豆类的枯萎病,茄子的黄萎病、菌核病十分严重。二是喜高湿条件的病害,如灰霉病、霜霉病和疫…  相似文献   

6.
鉴于在园蔬菜病虫发生基数,结合历年我市同时期病虫发生情况并结合长期天气预报等综合分析,今年我省秋冬季蔬菜发生趋势为病虫并重,秋季虫重于病,冬季病重于虫。发生特点:病毒病、黑腐病、根结线虫病、小菜蛾、甜菜夜蛾呈上升趋势;霜霉病、美洲斑潜蝇较往年轻。而保...  相似文献   

7.
三种灭蜗剂防治蔬菜地蜗牛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蜗牛是本地蔬菜作物上主要有害生物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每年在3万hm2以上。一般田块667m2有蜗牛1~15万头,高的3万头以上。对叶菜类蔬菜以及果瓜、豆类蔬菜幼苗的为害,轻则移苗补缺,重则全田重栽。1998年,我们选用密达等三种灭蜗剂进行了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8.
2013年广西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为中等偏重,水稻、玉米、果树等作物病虫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同比基本持平,甘蔗、蔬菜病虫及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同比略有增加。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占到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的近三成,仍以"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重点作物病虫防治关键期因频繁降雨对防效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滨海县地处苏北沿海 ,属于暖温带气候型 ,适宜生产多种蔬菜作物。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 ,蔬菜面积迅速扩大 ,2 0 0 2年播收面积 2万多hm2 ,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但蔬菜作物种类多 ,病虫发生复杂 ,且防治上要求无公害。因此 ,深入开展蔬菜病虫发生规律研究 ,制定正确的防治对策 ,开展无害化防治十分重要。 2 0 0 2年气候复杂多变 ,病虫发生出现新特点 ,防治上采取了新对策 ,促进了蔬菜的优质和增产增效。1 病虫发生特点总的发生特点是 :病虫害发生略轻于常年 ,且春季轻于秋季 ,春季病害重于虫害 ,秋季虫害重于病害…  相似文献   

10.
应用好年冬防治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瓜果、豆类、叶菜类蔬菜及花卉等40多种作物。该虫繁殖力强,传播快,严重威胁蔬菜生产。为控制危害,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1996年我们在定州市郊蔬菜田做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供试...  相似文献   

11.
3月9日~1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相关专家和区域测报站测报工作负责人,对2017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与会人员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了2017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2017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部分病虫大发生.“两夏”作物方面:小麦条锈病鄂西北、江汉平原主产区大发生,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全省大部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秋粮方面:水稻螟虫、“两迁”害虫、纹枯病偏重发生;玉米螟主害代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棉花枯、黄萎病偏重发生.经济作物方面:柑橘红黄蜘蛛、锈壁虱、大实蝇、茶小绿叶蝉、茶尺蠖偏重发生.蔬菜上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小菜蛾、豆野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大发生,其它蔬菜病虫害偏重或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2.
缙云县蔬菜常年发生的病害有30种以上,虫害20多种。设施栽培加重了蔬菜病虫的发生,病虫种类增多,土传病害发生重,病虫发生频率加快。通过建立核心蔬菜示范区、推广用药安全使用示范、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病虫监测及防治技术指导、运用杀虫灯诱杀、选用环境友好型药剂和减少农药用量等,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目的,促进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喻敏 《植物医生》2007,20(6):26-27
山东省是全国第一蔬菜大省,每年蔬菜种子进口、蔬菜加工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农业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外引进种植作物由十几个品种扩大到几十个品种,面积扩大到数十万hm2。以出口为目的的种植作物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国内农产品贸易市场异常活跃,调运应检植物及植物产品日益增加,农作物蔬菜危险性病虫传播的频率加大,扩散蔓延的速度也加快了。为满  相似文献   

14.
杨少波 《广西植保》2000,13(3):13-15
近 1 0 a来 ,广西田阳县冬种蔬菜生产发展迅速 ,1 999年冬菜栽培面积达 1 .1 3万hm2 ,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有番茄、西葫芦、四季豆、黄瓜、辣椒等。由于冬菜连年种植 ,病害菌源量及虫源基数大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病虫发生严重 ,给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笔者对田阳县冬菜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1 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1 .1 霜霉病类  主要有黄瓜的霜霉病。历年发病重 ,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减产 1 0 %~ 1 5 % ,严重时可达30 %以上。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以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成株中部叶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15.
冬贮白菜病虫的综合防治孙爱香,姜洪胜(山东省莱西市植保站,266600)白菜是我国北方冬春的主要蔬菜。常年因病虫为害减产15%,严重年份减产一半以上。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干烧心病、黑腐病、黑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莱蛾、菜螟、...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态     
《湖北植保》2006,(2):42-42
我国制定叶菜类蔬菜中9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近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分别制定了《叶菜类蔬菜中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联苯菊酯最大残留限量》、《叶菜类蔬菜中杀螟丹、丁硫克百威、残杀威和异丙威最大残留限量》和《叶菜类蔬菜中甲基毒死蜱最大残留限量》。《叶菜类蔬菜中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联苯菊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韭菜中这4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均不得超过0.5mg/kg,其他叶菜类蔬菜中这4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不得超过1mg/kg,0.5mg/…  相似文献   

17.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7,10(1):19-20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黄瓜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但由于塑料大棚的特定封闭性,使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高,棚膜及作物结露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黄瓜霜霉病的大流行是造成大棚...  相似文献   

18.
琅歧岛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其病虫害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进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近几年来调查了琅歧蔬菜基地病虫发生的变化趋势 ,并对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近年来琅歧蔬菜基地病虫发生变化趋势近年来 ,由于引种及栽培方式发生变化 ,蔬菜病虫逐年加重 ,成为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 ,琅歧蔬菜基地病虫发生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1.1 病虫种类增多主要病虫危害越来越重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 ,生态条件的改变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蔬菜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 ,同时 ,…  相似文献   

19.
作物和土壤中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消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评价乙酰甲胺磷在作物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亚热带和暖温带)下的4种作物(甘蓝、萝卜、水稻、柑桔)和8个土壤样品(4种作物各自在两个试验地点的土壤)中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的消解情况。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在作物和土壤中均可代谢产生甲胺磷,作物中的2 h甲胺磷代谢产率主要由作物种类决定。作物中乙酰甲胺磷的消解半衰期为3.1~13.5 d,甲胺磷为2.7~12.8 d;土壤中乙酰甲胺磷的半衰期为1.4~6.4 d,甲胺磷为4.5~10.7 d。土壤pH值对乙酰甲胺磷的消解影响显著,其在碱性土壤中消解较快。具有较高净辐射的气候条件会促进乙酰甲胺磷及甲胺磷在作物中的消解,因此种植在暖温带气候条件下的作物上使用乙酰甲胺磷较种植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具有更高的甲胺磷残留风险。乙酰甲胺磷施用在叶菜类蔬菜上可能会有较高的甲胺磷残留风险,建议叶菜类蔬菜应谨慎使用乙酰甲胺磷。  相似文献   

20.
一、病虫测报随时代发展不断变革 1940年日本稻瘟病、稻飞虱大发生,损失稻谷46.5万吨,为了有效防治病虫为害,确保粮食生产,1941年制定了《农作物病虫测报实施纲要和要领》,把预测预报工作作为国家拨款的一项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至今已有45年历史了。随着时代发展,农林水产省曾对病虫测报纲要和要领先后进行11次修订:增补测报对象、改进测报方法,使测报工作不断适应生产制度和裁培方式变革的需要。如1941年病虫测报对象仅有稻、麦两种作物的8种病虫,1947年把马铃薯、大豆、甘薯病虫列为测报对象;1960年制定果树、茶叶病虫测报办法、1968年制定鼠害测报办法、1969年制定蔬菜病虫测报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