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辛农场是北方甜菜种子南繁的重要基地。抗寒保苗是本场如何进一步发展采种甜菜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通过三年露地越冬采种甜菜冻害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甜菜要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冬前必须达到一定的苗龄、根径及适宜的叶色指标。以这些指标为依据,进而初步确定了较适的播期、施肥技术、深栽培土可作为采种甜菜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甜菜生产基地在河西走廊,由于该地区冬季气候严寒,甜菜无法露地越冬。但我省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经过调查,发现成县气候条件优越,可开展露地越冬采种试验。为了降低种子成本,提高种子质量,由甘肃省轻纺工业供销公司组织省黄羊镇甜菜育种站和成县良种场签订协议,在1984—1985年种子生产期开展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试验,取得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历史发展概况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从五十年代未开始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发现探索、布点试种、停顿、恢复发展等阶段,取得了可喜成效,为我国甜菜良繁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8年我国中部各省普遍种植甜菜,种子来源于进口。在种植甜菜过程中,群众就自发的探索繁殖种子,发现甜菜存在自然越冬的可能性。1959年山西省大同糖厂发现晋南运城地区的甜菜自然越冬后并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此后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地都零星开始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试验,大部分都获得种子,这就为进一步布点试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已取得可喜成效。给甜菜良种繁育工作,创出了新路子,迈进新阶段。为我国甜菜种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露地越冬采种是采种甜莱的必然趋势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发展迅速。北方各省相继在南方设立采种基地,大力发展南繁甜菜种子。南繁种子,系指北方的甜菜原种或超级原种拿到南方,即北纬33°~35°东经109°~  相似文献   

5.
浅谈南繁甜菜种子的几项栽培措施车世新,宫永山,韩冰,刘淑珍(黑龙江省甜菜种子公司)实践证明,南繁露地越冬采种加速了甜菜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促进了甜菜生产的发展。几年来,我们在鲁南腾州地区进行了甜菜露地越冬余种,收到了良好的结果。一、选择甜菜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6.
在甘谷县一年两熟区进行的冬油菜后复种大豆,氮磷肥配施对全膜穴播大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县两熟区,施用氮肥和磷肥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增加大豆的生物产量,是种植大豆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结果显示,氮磷肥配施比单施增产效果显著。当氮磷肥配比每hm^2为施氮300kg、磷45kg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为3345kg/hm^2,较对照增加34.3%。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鲁西南地区甜菜露地越冬栽培技术措施姜晨钟(山东省东平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解决我国东北、西北甜菜产区甜菜用种,自80年代起在山东金乡、滕州、东平等县建立了甜菜良种繁殖基地,获得了平均亩产200~300kg的优质甜菜种子。实践证明,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较...  相似文献   

8.
我区适宜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土地有15万亩以上。大部份土壤以砂土、砂淤两合土、淤土、砂浆黑土为主。但各类土壤对采种甜菜产质量影响很大。1984—1985年进行了不同土质采种对产质量影响的试验和1986年一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均取得良好的稳产增产效果,亩产均达200—225公斤。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部地区的自然条件,适于甜菜露地越冬采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繁甜菜种子生产,不断提高甜菜种子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对甜菜露地越冬种株的生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制定种子高产、优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鲁南在北纬34~35°,是甜菜秋栽露地越冬采种的最佳越冬带。甜菜秋栽越冬采种,其产质量均优于传统窖藏春栽法。成熟期8~10天,给后茬作物早播种、延长生育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创造有利条件。甜菜秋栽越冬采种,一般单产在200kg,高者达350~400kg。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是由国外引进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在棉花、花生及蔬菜等作物上已广泛应用。近几年对原料甜菜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及应用较为深入,但对采种甜菜研究尚少。为探索甜菜露地越冬采种早熟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笔者于1983~1985年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取得了显著增产效果,已开始在江苏省农垦系统各采种农场推广。1985年黄海农场甜菜采种覆膜面积已达2,430亩,占采种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焉耆盆地的生态条件下,甜菜于8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碎麦草等覆盖,在冬前幼苗叶片数8—12片.根头直径1.0—1.5厘米,根重3—8克.冬前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甜菜母根越冬率可达95%以上.提出了在该生态条件下甜菜露地越冬采种的关键技术.该项研究使我国的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带向北纬推移4—10度、海拔增高465米.  相似文献   

13.
露地越冬采种甜菜叶丛再生期喷施赤霉素效果初探周子明,张朝显,李文红,汤其友(江苏省国营沿湖农场)作物生长施用调节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栽培新技术,赤霉素则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基础生长调节剂之一,目前,已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栽培。199...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甜菜一些主产国家已广泛利用露地越冬方法繁殖甜菜种子。这种方法采种,具有繁殖系数高、种子生产成本低等多种优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下称我所),于1958—1965年对“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肯定了其优越性,确定了其适宜的播种期、有效的防寒措施、种子的产质量及其采种后代原料甜菜的经济性状等。 由于越冬后的种株,受高温与短日照影响,在个别年份某些地区“无效”植株率较高,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并且有时种子产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具体推广应用中,应选择适宜的采种地区,采取优良的栽培措施,以保证种子优质与高产。  相似文献   

15.
甜菜氮肥的合理施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文献关于氮肥对甜菜的生长、吸收分配规律、生理生化及产质量的影响可知,甜菜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氮素尤为重要,不合理施用氮肥对甜菜的产质量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提出合理施氮、用氮的途径与策略:第一,因地、因品种、因时制宜,根据测土资料及不同甜菜基因型差异确定施肥种类、配比;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规律及不同生态条件需要,按需供肥。第二,肥要在水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区域配肥技术与灌溉技术相结合的水肥一体化精准精细灌水施肥技术是甜菜生产高效用肥的必然发展趋势。第三,作物不同养分间具有协同和相互影响作用,因此根据同等重要原则应有机配比。第四,为了提高肥效及利用率,施用缓控释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施用微生物肥、生态肥等发挥微生物的促进、协同作用。第五,常规育种与转基因技术结合培育氮素养分高效利用品种。第六,利用现代监测技术手段及应用甜菜生长模型尤其是CERES-Beet模型监测氮等养分的转化、吸收等动态。  相似文献   

16.
鲁南甜菜种子联合公司于1988年5月25~28日,在滕州市召开了甜菜露地越冬采种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山东一轻制糖工业研究室、滕州市酿酒总厂甜菜果种站及金乡县甜莱采种站,并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莱研究所、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黑龙江省甜菜种子公司等单位。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是山东省百年不遇的大寒之年,而甜菜秋栽露地越冬采种,由于栽培技术措施得当,管理及时,虽然于1987年11月27日突然来寒流,气温急剧下降,但仍可安全越冬,其越冬成活率一般达80%以上,高者达95%以上。同时有效植株多、分校多、结实部位低及植株具有丰产长相。现将甜菜露地越冬采种的防寒保苗、提高越冬成活率,保证种子优质高产的主要措施作以总结,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云麦53氮磷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肥料试验"3414"方案部分处理设计,对施氮、磷肥在云麦53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施氮肥或磷肥均能提高云麦53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等性状。云麦53穗长和穗粒数两个性状与氮磷肥施肥量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氮肥对二者的效应大,而磷肥效应小;云麦53株高、有效穗、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与氮磷肥施肥量间的回归关系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配合施用氮磷肥能有效地提高云麦53的穗长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江苏省晚播采种甜菜的生育特点及其需肥规律,提出亩产200kg的肥料运筹“促、控、促”三字方针,认为,采种甜菜全生育期用N不低于16.5kg/亩(底苗肥占40%、越冬后至4月占60%为好),P_2O_5不低于7.5kg/亩。经采用重复D饱和设计试验结果认为,返青后施N(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2.5kg/亩,最佳施用期为4月1日左右。  相似文献   

20.
黄潮土区是豫东平原大麦主要生态类型区之一。由于黄潮土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多土壤氮磷俱缺,因此,在大麦生产中,常将有机肥与氮磷肥(即无机肥)配合施用,作为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来运用,但有机肥与氮磷肥的适宜配合比例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于1985~1988年度,就有机肥与氮磷肥不同配比对啤酒大麦产量、酿造工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定量定位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以期为优化啤酒大麦施肥提供依据。一、试验设计与方法田间试验设在商丘县农科所试验场,前茬玉米,壤质黄潮土,P H7.5。耕层(0~20cm)基础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31%、全氮0.081%、碱解氮32ppm、速效磷(P_2O_5)12ppm、速效钾(K_2O)58ppm。设7个处理:①对照(不施肥);②只施有机肥;③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