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磁化水灌溉番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日本桃太郎”番茄品种为供试材料,定植后用美科能磁化水装置(香港资讯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处理的磁化水浇灌。实验结果表明:(1)用磁化水浇灌番茄,对其园艺性状有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发根数增加了3.5条、达21%,茎粗增加了0.32cm、达19.87%,对其它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用磁化水浇灌番茄,其产量有较大的增产,每公顷比对照增产6573.27kg,增产幅度达10.46%,达到极显著水平。(3)用磁化水浇灌番茄,对其品质有明显改善,灰分、磷和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略有增加,而粗纤维、脂肪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1试验目的 为当地大豆蛋白企业提供原料,增加农民收入,设此高蛋白大豆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
2试验材料 品种是高蛋白大豆东农42,肥料使用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自配的总含量55%,氮磷钾比例为1:1.5:0.7,N(17%)、P2O5(26%)、K2O(12%)的混配肥。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基于AquaCrop模型的大豆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AquaCrop模型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寻求大豆在不同降水年型下最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 用田间试验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正,并用校准后的模型模拟1961—2019年内所有3种不同降水年型14种灌溉制度下的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 AquaCrop模型模拟田间产量最高处理的冠层覆盖度的决定系数(R 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6、7.15%、11.03%和0.94;模拟值与实测值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 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9、526.04 kg·hm-2、14.45%和0.97;最终产量模拟的决定系数(R 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7、49.98 kg·hm-2、1.74%和0.82,各处理的冠层覆盖度和生物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 2均大于0.95,说明AquaCro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关中地区大豆的生长发育动态与产量。结合模型模拟结果可知,大豆作物需水量平均值为398.2 mm,各个生育时期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分枝期需水量为127.8 mm,开花-结荚期需水量为212.6 mm,鼓粒期的需水量为57.7 mm。结合对3种不同降水年型进行不同灌溉制度模拟后发现,大豆开花-结荚期为需水关键期,该生育时期水分供应情况影响大豆的最终产量。在湿润年可以不灌水;平水年和干旱年仅在开花-结荚期分别灌溉45和70 mm可实现最高产量(2 699、2 486 kg·hm-2)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0.74、0.7 kg·m-3)。【结论】 该地区大豆灌溉制度,应以不同降水年型分布情况为基础对大豆灌溉制度进行选择,可保证大豆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关中地区大豆灌溉制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大豆新品系豫西8924的种植密度试验表明,不同密度下豫西8924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豫西8924具有较强的抗倒耐密性,以16667株/666.7m2产量最高,单产可迭226.99kg/666.7m2。 相似文献
9.
10.
玉米DNA导入大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玉米作DNA供体,栽培大豆品种作为受体,采用“改良浸种法”进行外源DNA导入,其后代在生育期、株高、结荚数、单株产量、百粒重、节数、种脐色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灌溉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85和1987年在河南新乡进行的试验表明,灌溉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明显影响。在豫北小麦生育期内进行灌溉,无论是在干旱年份或雨水偏多年份均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干旱年份灌溉能提高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而在雨水偏多的年份灌溉会降低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豆分枝期(V_(4-5))到开花期(R_1)用250ppm多效唑(Paclobutrazol)叶面喷雾(每亩40~50kg药液),可使大豆节间明显缩短,主茎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主茎有效分枝数及绿叶数明显增加,并有推迟叶片的衰老、改善植株间的透光性、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干重,增加单株粒数的效应。一般亩增收大豆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SMV不同株系对大豆植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植株株高、株英数、株粒数、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均变劣,产量降低。SMV不同株系间以及不同抗性品种间,单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取盆栽遮雨人工定量灌水的方法,探讨了常规晚稻和杂交晚稻前后两大生育时期不同灌水量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型晚稻品种前后两个生育时期节水灌溉都能达到高产之目的,但不同类型和不同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和节水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氮钾营养对大豆氮钾代谢与优质高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通过框栽试验,证明 NK 营养作底肥或追肥施用,生育期中植株体内NK 营养积累量高峰期为鼓粒期。氮积累量随钾营养的增加而增强,呈显著直线回归关系。所以,在大豆鼓粒期之前,应在施磷肥的基础上,再配合施用氮钾肥作底肥或花期追肥施用,方能促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植株增高,荚数增多,体内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并改善了品质。较对照增产17%~30%,比施磷肥增产10%~17%,蛋白质提高22%~26%,脂肪提高25%~41%.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同品种的大豆风干种子,既能使M_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根瘤的固氮酶活性等产生明显的辐射损伤效应,又能诱发M_2的叶绿素、生育期等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表明,电子束与~(60)Co-γ射线相比,具有辐射损伤较轻、诱变效率较高的特点。可以认为电子束是一种较好的诱变源。 相似文献
17.
黑土地区钾肥对大豆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4%的黑土,在施用一定氮肥、磷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的钾肥,大豆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大豆施钾肥,在气候干旱和降水偏多的条件下,均影响钾的有效性。在干旱的年份施钾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钾在积温较高地区比积温偏低的地区,对大豆增产贡献大;有机质含量较低(2%)的土壤,在氮肥、磷肥和有机肥不同数量配比下,钾肥的效应随氮、磷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时,不施钾肥或供钾不足,严重影响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应。在氮肥、磷肥投入较低时,钾肥的增产效应也不能充分发挥。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于我省土壤肥沃度中等或较低的地区,必须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才能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8.
内渠床开设床内毛渠,使低床纵流顺向漫灌变为横流逆向漫灌,在没有降低土地利用率的情况下,取得了明显的省水效果,同时改善了漫灌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滴灌、渗灌和畦灌3种灌溉方式下的地温、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黄瓜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对温室环境有较大影响,灌溉后的差异更明显。与畦灌相比,渗灌处理白天地温可提高3.73℃,滴灌处理提高2.27℃;白天气温滴灌处理提高4.35℃,渗灌处理提高2.36℃,夜间渗灌处理的气温平均比畦灌处理提高0.5℃左右;相对湿度滴灌降低5%,渗灌降低9%;根长和根长密度,渗灌和滴灌处理明显优于畦灌处理,盛瓜期0 cm~15 cm的根长以滴灌的最长,达440.17 cm,畦灌的最短,只有269.28 cm;15 cm~30 cm根长,渗灌处理最长,畦灌处理最短。黄瓜植株生长状况和产量,渗灌和滴灌处理都极显著的高于畦灌处理,提高了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