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选择科学补施方法。食用菌补施营养的方法有喷洒、灌注和浸泡等。最常用的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的营养液,结合喷水往菌床、菌筒或菌块上喷洒。幼蕾期喷洒时,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蕾区域或小菇蕾周围,然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喷洒营养液最好在菌株落潮时进行。对菌块、菌柱和段木还可采  相似文献   

2.
“老法”浸水,在浸水前用8号铁丝在菌筒的两头各打一个6~10厘米深的洞,采用这种方法浸水有两大弊病:一是浸水时间短,菌皮没浸软,菇蕾难以顶破菌皮,不利出菇;二是菌筒内部吸水较多,含水量偏大,易造成霉菌烂筒。“新法”浸水在浸水前不打洞,而是采用拍筒、划痕的办法,促进菌筒吸水。其方法是:当采完一批菇后,要加强通风,降低菌筒内含水量,使菌筒偏干,养菌7-15天后用拖鞋拍打菌筒,并用小刀在菌筒四周划4至8道痕(以划破菌皮  相似文献   

3.
菌筒出菇期出现烂蕾烂筒有法治一、袋栽香菇出菇期筒霉烂变黑,手压患处黑水渗出,继而是变成烂泥状,这种烂筒多因菇棚潮湿,菇床通风不良,绿霉为害使培养基受到严重破坏而霉烂。处理办法:把受害的菌筒单独集中排入于一个菇床上,揭膜通风2~3小时,让菌筒稍干些,然...  相似文献   

4.
露地袋栽香菇,在转色出菇期间,经常会碰到因菌筒的腐烂而影响香菇优质高产。现将菌筒腐烂的症状、成因及防治办法简介如下:一、症状及原因(一)菌筒松散解体。菌筒松而无弹性,手触摸即散于畦面,培养料无异味,多发生在菌简开袋转色时或已出了1~2批菇后。主要原因是:在菌简发菌过程中,培养室通气不良严重缺氧;菌丝生长后期产生大量菌温,加上气温高,没有及时进行翻堆散热,由于温度超过33℃以上而使部份菌丝死亡;当气温下降后虽有部分菌丝能恢复生长,但菌筒已变得松软无弹性,重者脱袋即解体,轻者转色后菌皮薄,出了1~2批菇后(?)如通风不良(?)喷水过多也会松散(?)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15,(1)
<正>1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盖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双孢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草苫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2补水控湿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4 d,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水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  相似文献   

6.
春季气温由低到高,菌丝体活动逐渐旺盛,是袋栽香菇长菇高峰季节,占总产量的60%~70%,在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由于长菇两季,菌棒含水量及培养基养分大量下降,pH值也随着变化,菌膜逐渐增厚,喷水也不易吸收,因此,就必须抓好菌棒浸水。一般采用常压浸水,即每批菇采完后,结合清理菇场,处理杂菌,加大通风量,让菌筒干燥5  相似文献   

7.
对出菇不整齐的水分管理,笔者实践表明,以用水量大次数少的喷水方法较好。若以少量多次喷水,就象持续的毛毛细雨,不但会造成小菇水肿黄,留大留不住小,而且违背了干干湿湿的自然水分管理原则,容易导致病虫的发生。小菇水肿黄的原因,就是小菇盖被水珠膜完全覆盖阻止呼吸而死。采用大量少次喷水法,菇蕾和小菇盖有一定的无积水期,从而能充分完成排出水分和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等生理需要。 在栽培中我们可观察到,大量少次喷水在幼菇上不会比少量多次喷水多留一点水,而在大菇上则会多留一些水,特别是菌盖中间有凹陷的品种,但大菇吸水量大而快。还有些品种,菌柄基部有绒毛,具有储水供水的自我调节功能。当然,大量喷水要注意轻喷,不宜冲、泼浇等,以免造成机械伤害而引起水肿黄。少次的标准是以小菇盖无积水至略干再喷下一次水为准。有  相似文献   

8.
甘小芳 《食用菌》2005,27(4):23-23
补水控温,保暖防寒 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为原重的50%~60%,须及时补水。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4d,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在冬季基本不需要补水。  相似文献   

9.
蘑菇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因气候不适宜,管理不善而发生生理性病害。现将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空根白心菇菇房喷水少、湿度小,覆土层含水不定,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菌柄就会产生白色髓部、甚至空心。适时喷水,出菇期菇房保持在85%以上的相对湿度,可防止空根内心菇的发生。二、水锈斑菇每次喷水后,未及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菇房湿度过大,蘑菇表面出现小水滴,时间一长,就形成锈色斑点,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喷水后要开门窗通风30min。三、红根菇出菇前高湿阶段用水过多,覆土层含水量过大…  相似文献   

10.
胡子光  徐波  沈美菊 《食用菌》2003,25(1):39-40
我县从 1998年开始在低海拔地区进行夏季地栽香菇 ,至今有近 1,0 0 0万袋的生产规模。地栽香菇菇形圆正、盖厚柄短、含水量低、标菇比例高、便于贮藏运输 ,填补了夏秋鲜香菇市场的空档 ,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由于海拔低 ,夏季气温高 ,加上管理不科学 ,烂筒现象相当普遍。为此 ,我们对烂筒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供菇友参考。1 烂筒的基本症状1.1 菇筒上半部表现良好 ,但覆土的下半部菌瘤不收缩 ,菌瘤粗糙无弹性 ,积水多 ,菌丝衰弱 ,菌皮松散 ,至豆腐渣状腐烂。1.2 菌筒局部早期出现白色粉末状物 ,中期发病部呈浅黑色 ,喷水后…  相似文献   

11.
吴晓明 《食用菌》2003,25(4):12-12
先把菌棒脱袋进入大棚排放出菇 ,排放间距以 3~ 5cm为宜 ,表面覆土 2cm左右 ,表土喷水保湿。鸡腿菇生长环境喜偏碱 ,pH8~ 8.5为宜 ,故喷水时 ,每5 0kg水加石灰 0 .5kg ,然后盖上薄膜保湿 ,让菌丝生长 ,5~ 6天后掀膜 ,4~ 6天后即见小菇蕾 ,以后每天通风 30分钟 ,早晚均可 ,并喷雾水以手捏土会粘为好。第二潮菇管理 :先把菇床清理干净 ,除去杂物、烂菇等 ,扫除泥土。第一潮菇采收后应停水 3天 ,以利菌丝恢复 ,然后用竹扫把扫破菌棒上菌皮 ,并配制营养土 (配方 :过磷酸钙 1kg、磷酸二氢钾 0 .5kg、生石灰1kg ,兑水溶化后拌入泥中 ,泥土用…  相似文献   

12.
李正飞 《食用菌》2005,27(3):60-60
冬春是平菇生产的旺季,许多菇农习惯在菇种栽下后就隔三差五地喷水,结果造成育菌室湿度过大,杂菌滋生,影响发菌。其实,平菇发菌期要求稍干燥,不需喷水。出菇期喷水视情况而定,较干时适当向地面喷水,保证出菇需要。冬季气温低,蒸腾量相对较小,幼菇期严禁喷水。随着菇体增大,可在邻近通风处和菌墙顶层靠棚膜处适量喷水、菌墙下半部分较潮湿的地方不喷水。春季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可按常规方法每天向菇体喷水2~4次。  相似文献   

13.
张维瑞  洪健尔 《食用菌》1998,20(1):30-31
反季节栽香菇自1988年在屏南县研究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推广,生产上常出现烂筒、不长菇、袋内长菇等异常现象,给生产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自1993年起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烂菌筒 1.1 症状 ①发菌后期出现退菌,杂菌重新侵染而烂筒;②局部染绿霉,继而向纵深扩展,整筒腐烂;③靠近土层的一端腐烂;④脱袋后不转色或部分转色时菌筒松散解体;⑤长一、二潮菇后,看似完好,但手一触或喷水即解体。 1.2 原因 ①菌丝的生命力弱。由于培养基含不适合香菇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菌筒含水量过高(15×55cm的袋,装料重达2.5kg以上),过低(1.75kg以下);麸皮添加过少,碳氮比不适合,菌种老化、退化或受高温;菌筒培养过程中缺氧或高温烧菌;下田后管  相似文献   

14.
春季迟栽的平菇遇条件不适和气候反常时,往往出菇不彻底,此时盛夏逼近,是“弃”或“保”?是栽培者伤脑筋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菌筒脱水越夏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将准备越夏的平菇菌筒,置阳光下(阳光不宜过强),一个个摆开晒2~3天,晒至菌筒表面干燥有丝缝为度,要勤翻晒,使其表面一致。然后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地上撒石灰粉,并喷杀虫剂,单行堆码。越夏期  相似文献   

15.
李东  陆凤英 《西南园艺》2000,28(2):35-35
1 高温生理性病害 在食用菌家族中 ,平菇属于低温型菌类。当栽培环境出现 2 5℃以上高温时 ,会造成幼菇菌伞枯萎变黄直至死亡。因此 ,在平菇原基形成后 ,若环境温度超过此标准应采取降温措施 ,如喷水雾、通风、遮荫等。栽培平菇时 ,要尽量避开在高温季节出菇。同时选择耐高温平菇菌株系。2 高湿生理性病害 平菇出菇期要求栽培场所相对湿度在 85%左右。如盼菇心切 ,调水失控而重喷出菇水 ,会造成幼菇水肿变黄腐烂而死菇。正确的喷水保湿措施是少、细、勤 ,切忌直接向幼菇体喷水。3 异味生理性病害 在平菇出菇期出菇场所要严禁油漆、汽…  相似文献   

16.
长江以北地区,12月底至翌年2月底,气候寒冷,构造好、升温快、保温性能强或有增温设施的菇棚可出菇,但在控温、调水和通风等方面与秋菇、春菇管理有较大差异。11月初,气温逐渐下降,出菇量、生长速度、水分蒸发量也随之下降,应逐渐控制通风次数和通风量,减少喷水次数和喷  相似文献   

17.
我地姬松茸引种,适度栽培至推广已历经几年时间,姬松茸种植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现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1保湿和通风问题姬松茸是喜高湿菌类,因此对栽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一般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5%以上;同时姬松茸又是好氧菌,出菇期对CO2非常敏感,要求CO2浓度在30ppm以下,故需要保持菇房良好的通风透气即勤通风、增加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然而通风良好对保温不利,这就要求对菇床勤喷水(一天最少要喷水2次以上),同时对菇房地面进行浇水,菇…  相似文献   

18.
平菇墙式栽培有很多优点。已被菇农普遍采用。但据笔者调查,普遍存在1.2潮菇后出菇稀,成菇率低,片小而薄,产量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分管理不当所致。采收一、二潮菇后。虽上面水槽可补充菌棒内水分,但由于菌棒出菇面长期裸露,易失水造成出菇面干燥,出菇困难。若经常住出菇面喷水,会影响幼菇形成;采用减少通风来防止出菇面失水,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秋季室内栽培平菇,揭膜后一般很难保持空气湿度和料的含水量。我们在实践中,采用铺细砂保湿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做法是:播种后28天左右,当料面出现菌蕾时,揭开薄膜,取事先经太阳晒过的细砂,铺在菇房的走道里,并大量喷水(空间和料面不喷),至水从细砂面渗出为止。过  相似文献   

20.
<正>3月中下旬,气温逐步回升,当菇房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就要开始进入春菇管理。1环境调控主要抓好温、湿、气三要素的控制和调整,前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要少通风、轻喷水,防止低温菇体死亡后期以防温增湿为主,要加大通风换气,用足用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