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型乳房炎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而隐性乳房炎所造成的潜在性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因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治疗显得非常必要。抗生素由于存在药物残留将逐渐被限用或禁用。中药具有抗菌、消炎、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兼有药物和营养剂的双重功效。试验研究了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及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1奶牛乳房炎 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 乳房炎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奶量聚减,挤出絮状奶,牛也会出现发烧、拒食等症状;隐性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它对牛群的危害甚至超过临床性乳房炎.据统计,97%的乳房炎属于隐性乳房炎,并能在一定条件下转为临床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出血性乳房炎给养护带来的损失相当大,由于奶中含有血液是乳房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乳品的质量和品味,影响整个胎次甚至终生产奶量.本病的发病急,对养业的危害巨大,在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接诊二例患出血性乳房炎病牛,根据病史及临床检查确诊为出血性乳房炎,止血,消肿,消炎为目的的治疗,就3天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奶牛饲养中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同时也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乳房炎种类较多,一般分临床型乳房炎(又分急性与慢性)和隐性乳房炎。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包括卡他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乳房炎、蜂窝织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乳房脓肿、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等多种。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分隐性型、临床型和慢性乳房炎三种。其中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可引起奶产量减少、乳品质下降,是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类,这类乳房炎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临床型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发病急,如及时对症治疗多能治愈。这里不讨论二者。如果急性乳房炎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持续感染。会使乳腺组织渐进性发炎而发展成慢性乳房炎。当慢性乳房炎经多日药物治疗无效而表现出病牛食欲和精神正常,奶产量严重下降:用手触摸受感染乳房时,无热痛感;按压时,牛亦无疼痛感觉但可感觉到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这时要考虑病牛可能患有慢性化脓性乳房炎。近2年来,我们接诊了3例患慢性化脓性乳房炎病牛。现将对该病的诊疗方法详细介绍一下,供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奶牛业危害极大。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乳汁在外观上无变化.但很容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多年来。防治奶牛乳房炎主要是应用抗生素.但由于存在药物残留将逐渐被限用或禁用。而中药是天然物质.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且有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再配合TDP穴位照射.刺激经络疏通气血.加快或促进乳房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病理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出。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1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辽宁和安徽等地奶牛场进行乳房炎CMT检测,无菌收集乳房炎患牛的奶样,分离致病菌,选择致病力和理化性质最为典型的菌株作为抗原免疫蛋鸡,运用分子筛过滤卵黄液,获得浓度、纯度均较高的IgY抗体用于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商品名为爱乳宝。临床试验表明,爱乳宝对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为76.5%,有效率为89.5%;对隐性乳房炎,头转阴率为87.9%,乳区转阴率为90.7%。  相似文献   

8.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9.
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评价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个地区选择临床型乳房炎患牛18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牛294头,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结果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不同批次对同一病情的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的轻重对药物疗效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批药物对轻度和重度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0.2%和71.4%,平均有效率为92.7%和83.1%.对隐性乳房炎相同给药处理后.平均头转阴率为88.1%,平均乳区转阴率为91.2%,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所有应用纳米银乳房注入剂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全性.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为普遍。乳房炎使治疗费用增高、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乳腺组织萎缩、纤维化、泌乳能力丧失,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因乳房炎淘汰奶牛占奶牛总淘汰的9%~10%,更严重者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乳房炎的方法有乳房内注入、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静脉注射普鲁卡因液、封闭疗法(常用的有乳房基底封闭、会阴神经封闭、腰间隙乳房神经干封闭)、中药疗法、激光疗法等。大部分治疗方法存在用药量大、费力、疗程长或治愈率低等缺点。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由日本兽医师野村武等人于1977年试验成功,该治疗乳房炎方法的应用在中国未见报道。笔者自2005年5月开始至今采用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104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潘虎等(1996)调查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损失就达20亿美元(Chaffs,1997;Jose等,1997)。使用抗生素治疗,虽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却不能彻底根治乳房炎。由于耐药菌株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对乳制品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乳房炎时,生产的奶在市场上已经受到限制。本试验选用中草药进行灌服,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各30头,主要观察治疗效果,对奶质的影响,经济成本。结果是治疗效果好,对奶质无影响,经济效益高于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结论:中草药作为绿色药品,在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     
《动物保健》2006,(10):27-2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 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  相似文献   

14.
用显微镜体细胞计数、隐性乳房炎诊断液、乳房炎早期诊断试剂盒对318 头无乳房炎临床症状产奶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法检出乳房炎发病率36.79%,隐性乳房炎诊断液检出乳房炎发病率31.45%,乳房炎早期诊断试剂盒检出乳房炎发病率35.22%,隐性乳房炎诊断液法检测准确率为94.65%,而早期诊断试剂盒检测准确率为98.43%。乳房炎早期诊断试剂盒比隐性乳房炎诊断液诊断准确率高3.78 个百分点,更趋近于显微镜体细胞计数法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临床症状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炎症变化和乳汁发生凝块以及颜色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无乳链球菌乳房炎很少出现全身症状,个别初期有发热现象,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各种病囚引起的乳房实质或间质炎症,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7.
从抗生素治疗治疗乳房炎、中药治疗乳房炎、生物制剂防控乳房炎3个方面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多达80余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往往不容易发现。本文介绍了乳房炎检测方法和乳房炎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积极探讨采取奶牛乳房炎预防与治疗有效措施,达到减少乳房炎发生,增加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蜂房散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有很好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经过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红肿、热、痛,乳汁减少,乳汁异常,乳中含有絮状物,或有红色乳汁排出,甚至发生乳房化脓、溃疡等,触摸乳房有肿块。奶牛精神不振.饮食欠佳,体温升高,触摸乳房有痛感。  相似文献   

20.
引起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很多,可能是营养搭配、环境卫生、挤奶厅的管理、挤奶操作规程等方面不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很低,因此,一般奶牛乳房炎以预防为主,或者借助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乳房炎治疗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