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地沿黄滩区连片鲤鱼养殖基地,普遍爆发鲤鱼"急性烂鳃"的流行,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死率高,肆虐横行,给当地鲤鱼的养殖生产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鲤鱼"急性烂鳃"疫情年复一年,其爆发流行严重的程度,丝毫未见遏制。鲤鱼养殖户施用药物越来越多、施药成本越来越高,自认为预防做的越来越到  相似文献   

2.
正鲤鱼急性烂鳃病2004年开始在郑州流行,到现在为止每年发病面积都呈上升趋势,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更为严重。鲤鱼急性烂鳃病发病迅速,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安全。1常见症状患急性烂鳃的病鱼一般表现为离群独游,有时食欲旺盛,有时食欲低迷。患病的鱼体质较弱,开增氧机时易被吸入叶轮而绞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鳃丝腐烂严重,剥开鱼鳃有白色蛀斑,并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白色蛀斑会越来越大。剥开鱼的内脏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鲤鱼和锦鲤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对象,烂鳃病是鲤鱼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几年鲤鱼烂鳃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发病后养殖者和鱼病防治人员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而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鱼和锦鲤中广泛流行,并引起发病鱼烂鳃的症状,与细菌性烂鳃很容易混淆。由于大家对鲤鱼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控  相似文献   

4.
草鱼作为传统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一直深受北方地区鱼农欢迎,并被广泛推广养殖.其常见病较多,其中肠炎病、赤皮病和烂鳃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疾病,通常称为草鱼"三病".全年均可发病,且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应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的发展,河南沿黄鲤鱼养殖区域暴发了大规模的鲤鱼急性烂鳃病。该病来势迅猛,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而且征兆症状也不太明显,往往使广大养殖户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广大鱼病防治专业人员在用药方面造成很大困难。笔者通过向专家学习,查阅资料,以及在疫病防控过程中观察、思考、总结,提出对急性烂鳃病的预防措施。1烂鳃病分类对于烂鳃病的病因一直没有定论。早期研究烂  相似文献   

6.
鲤鱼"急性烂鳃"表观上看呈现严重的烂鳃症状,发病急、来势猛、病死率很高,是近年来鲤鱼养殖中比较常见、危害特别严重的一种急性流行病,特别是去年该病害尤为严重,给鲤鱼的养殖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2012年郑州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总结里,我们回顾一下郑州市鱼病流行的情况:2012年病害流行情况危害最严重的就是鲤鱼的"急性烂鳃"病,流行时间长,发病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从当年5月份开始流行,多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郑州市中牟县一养殖户反映,其养殖的黄河鲤鱼出现死亡,且死亡率一天比一天高,经现场诊断和剖检,疑为鲤鱼急性烂鳃,经过治疗,死亡情况得到遏制,现就该病的诊治与预防做如下分析。1.养殖状况该池塘为长方形、南北走向。水面面积约8亩,平均水深1.5米,放养14万尾黄河鲤鱼苗种,规格为14~16尾/千克。2.流行情况及病因鱼类烂鳃病对鱼类危害很大,尤其是急性烂鳃危害更大。烂鳃病在多种鱼上都  相似文献   

8.
鲤鱼急性烂鳃是近年来鲤鱼养殖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专一性强,死亡率高,严重的死亡率高达100%,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表现尤为明显,该病呈现高发态势,在郑州、中牟、万滩市场等一带异常猖獗,给养殖户造成沉重的打击,有的养殖户血本无归。笔者结合在河南市场的技术服务经验,以及该病的发病、流行特点,对鲤鱼急性烂鳃的有效防控做一阐述,供养殖户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肠炎病是危害草鱼最严重的鱼病,它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弄清肠炎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探讨防治措施,1996年起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协作进行立项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症状草鱼肠炎病的流行季节一般在5~7月,主要危害二龄草鱼种,这种病在我区所有养殖草鱼地区均有发生,该病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在鱼体上发现,一般死亡率在70%~80%。患肠炎病的病鱼,一般体色黑暗,尤其头部及背部更为明显,有的鱼肛门肿胀外突,呈紫红色,部分病鱼腹鳍、尾鳍基部及鳃红肿。剖开鱼腹腔,可见腹腔积…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相似文献   

11.
<正>鲤鱼在我国养殖范围广、产量大,适应能力较强,病害发生相对较少。但随着近年来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其病害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烂鳃病较为普遍。然而很多养殖户对烂鳃病了解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对多例鲤鱼烂鳃病的诊治进行总结,认为鲤鱼烂鳃病的病因不是单纯的寄生虫、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水质因素,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用药史、外界环境、流行病情况等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判断病因,对症治疗,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以下分享三例典型的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3)
<正>烂鳃病,水产养殖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按理养殖户对烂鳃病并不陌生,而且都能一眼就认出患病鱼是否患有烂鳃病。但是,通过笔者的走访发现,许多养殖户虽然能辨别鱼鳃是否溃烂,但用药后却常常治不住;或者以前治疗烂鳃非常有用的药,下一次用却没有明显的疗效,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养殖户只认得出烂鳃,却不能清楚的认识引起鱼烂鳃的主要发病诱因,因而造成下药不对症,浪费了治疗的宝贵时间,使病鱼继发其他新的病症。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草鱼是主要的淡水池塘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等优点,食性为草食,是很多养殖户喜欢养殖的优良品种。但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不高。对草鱼危害较大的,除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外,最常见的应当是草鱼烂鳃病。导致草鱼烂鳃的病原主要有寄生虫、真菌及细菌性,其中尤以细菌性烂鳃病最为严重。烂鳃病为草鱼"老三病"之一,每年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草鱼是我国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草鱼老三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也是困惑广大养殖朋友、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方面。而且这三个病的顽固性、反复性属烂鳃病最为突出,目前大部分养殖户几种药(中草药和抗生素药)混合使用并加大用量也起不到很好效  相似文献   

15.
鲤鱼几种烂鳃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鲤鱼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在渔业生产中经常遇到,对渔业生产危害很大。有时在实际工作中,虽然看上去是烂鳃,但是用药后反而大量死亡。笔者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向读者介绍几种鲤鱼烂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仅供参考。1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 丝状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毛霉亮发  相似文献   

16.
我县现有水库养鱼面积3354亩。主要养殖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鲮鱼等。根据1980年沙县渔业资源调查,解放以来全县中小型水库养殖鱼类主要疾病是:草鱼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真菌引起的水霉病;后由动物引起的鱼蚤病和大中华蚤病,以及鲤鱼引起的复口吸虫病。 1986年春,我县在洞天岩水库进行网箱养鱼试验获得初步成功,1987~1988年继续进行网箱主养草鱼试验中均发现新蚤病,特别在1987年首次发现大量新蚤病,寄生数量大,死亡率高。据报道,新蚤虽在我国的东北、长江流域、广东和台湾省可见其踪迹,但到目前为止,仅在湖北省武汉市、广东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是中国传统养殖四大家鱼之一,也是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在库、湖、堰以及精养池塘养殖产量中占比较大。目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水库养殖鱼类需求量的增加,水库网箱养殖草鱼的规模逐年增大,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饵料投喂不科学、疾病防控不当等原因,造成各种草鱼病害频发,尤其是草鱼老三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中的细菌性烂鳃病,已严重影响到草鱼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治疗水库网箱精养草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鲤鱼养殖业迅速发展,导致了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防治鱼病措施严重滞后,造成了鲤鱼病大量繁生、蔓延,致使许多鲤鱼养殖户面临亏损、破产的困境。笔者根据自己二十余年来防治鲤鱼病的经验,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鲤鱼常见病防治措施。   一、烂鳃病   (一 )细菌性烂鳃病   1.症状   病鱼体发黑,头乌黑,游泳缓慢,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捞起病鱼观察,鳃丝腐烂,边缘发白,附有污泥,鱼鳃盖骨内表面充血,有的中间部分被腐蚀一个小洞,俗称“开天窗”。   2.预防   (1)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  相似文献   

19.
<正> 细菌性烂鳃病在全国流行广、发病率高,对池养草、青鱼,特别对草鱼种危害十分严重。为了提高鱼产量,尽快解决草、青鱼的主要病害,我们从1974年起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进行了防治技术的研究。在找到治疗药物之后,为进一步提高疗效,1977年后又进行泼洒药物试验,以期达到强迫治疗的  相似文献   

20.
孙风琴 《内陆水产》2003,28(7):28-28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养鱼业的严重病害,其全国流行,时间4~10月,尤以夏秋流行较多。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鱼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及鲢鱼、鳙鱼等,尤以草鱼鱼种最宜发病。当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发病症状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头部尤重。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常腐烂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取患部鳃丝镜检,可见鳃丝软骨外露,末端膨大、弯曲,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