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兴化市野陈村稻-鸭-萍共作的生产经验;阐述了稻-鸭-萍共作的生态效应,并对共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存在的技术措施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兴化市野陈村稻-鸭-萍共作的生产经验;阐述了稻-鸭-萍共作的生态效应,并对共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存在的技术措施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稻萍鸭生态系统是一种稻田养萍、养鸭,互促共生、生态环保、有机高效的栽培模式,是一项集有机稻米生产与水禽共养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清洁生产模式.稻萍鸭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有:一是抑制稻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控制效果达95%以上,其对阔叶杂草控制效果最好,对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控制效果良好.二是压低害虫基数,减轻害虫发生和危害,其对稻飞虱等虫害的控制效果较好.三是控制水稻病害,尤其是水稻纹枯病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改良土壤,表现为土壤养分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结构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利于水稻对养分的吸收.五是刺激作用,在稻鸭共作的效果中,由于鸭的活动刺激了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作对稻田主要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还探讨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还探讨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作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开展了稻鸭共作无公害稻米生产生物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可有效控制水稻分蘖期灰飞虱的数量,控制效果达30%以上,减少了传毒几率和传毒量。水稻拔节孕穗期条纹叶枯病控制效果达37.7%以上。  相似文献   

7.
稻—鸭—萍共作技术以生态循环生产为基础,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大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以生产绿色优质大米和无公害肉鸭为最终目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总结稻—鸭—萍共作技术的优势,分析其效益,旨在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6年、2008年,在金坛市指前、社头2镇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区开展了稻鸭共作生物控制水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控制水稻分蘖期灰飞虱的效果达31.82%以上;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3.48%以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2.61%以上。稻田养鸭控制飞虱主要是控制了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的数量,在飞虱一般发生年份,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作复合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稻鸭共作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分析稻鸭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水体理化性状、稻鸭共作对稻田常发性及危害严重的病虫草的发生情况以及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和稻田生态系统的价值流动。[结果]结果表明,稻鸭共作较明显地改善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与对照处理相比,表层土壤容重降低5.30%,土壤总孔隙度提高2.52%,土壤有机质增加6.41%;水体总氮、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31%、27.51%、16.46%。稻鸭共作对稻田有害生物也有较明显的控制效应,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5.49%和39.27%,对条纹叶枯病、稻田杂草的防效比常规稻作分别高0.62和22.2个百分点。稻鸭共作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高3492元/hm2。[结论]稻鸭共作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鸭子在稻鸭种养共作田复合生态系统中对病虫草害及蜘蛛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放入鸭200只/hm2,适当早放鸭(7月10日、7月17日放鸭)有利于提高地表水层中的溶解氧.7月17日、7月24日放鸭,有利于提高土壤表层硝酸根、有机碳、总碳、铵态氮营养积累.稻鸭田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为90%.稻鸭田、苦参碱田、常规施药田每50穴稻飞虱发生量分别为200头以下、300头以下和350头以下.稻鸭共作田的蜘蛛群落少于生防田和化防田.稻鸭群在稻田中觅食可以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作对稻田飞虱和杂草的生物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指前、社头两镇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区开展了稻鸭共作生物控制水稻飞虱、杂草的试验。试验研究表明,稻鸭共作结合水稻机插秧宽行(距)窄株(距)栽培,控制水稻分蘖期灰飞虱的效果达31.82%以上;控制水稻拔节孕穗期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37.71%以上;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3.48%以上,好于正常用药处理区;对褐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6.62%以上,与正常用药处理相当。分析调查结果,稻田养鸭控制褐飞虱主要是控制了褐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的数量。稻田养鸭,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69.85%、65.93%;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可达92.00%、95.33%。稻鸭共作,利用生物直接控制,与水稻的生长形成生态抑制,能基本控制杂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1986—88年举行的“稻—鱼—鸭”、“稻—鱼”、“稻—鸭”和“稻”(CK)四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及一系列辅助试验资料,旨在鉴别三种共栖模式的投入、产出和经济、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在低温地区的稻田四周挖沟养鱼、放鸭不仅能提高稻、鱼、鸭蛋的产量和收入,而且还改善了稻田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稻—鱼—鸭”被认为最佳模式,鸭是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作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根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稻鸭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子的田间活动和刺激作用,明显改善了水稻的根系生长质量.与常规稻作相比,水稻的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4.76%~72.54%、9.16%~32.07%和0.93%~55.31%;水稻的根系体积、根系干质量、根系比表面积和生长中后期的根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稻鸭共作对减缓水稻根系的早衰、增强植株生理活性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稻鸭共作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的作用机理,于2009年4—8月在浏阳市北胜镇进行了田间试验,在选取2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感病品种和中抗品种)的基础上设置了2个处理,分别为稻鸭共作区和对照区,并测定了水稻几丁质酶活性,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处理所有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明显高于对照处理,且几丁质酶活性高低与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鸭子在稻田生态位的添加,系统研究了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稻鸭共作区成穗率、结实率分别提高9.70%和4.64%,经济系数增加5.48%;稻米品质各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精米率提高了4.82%,垩白粒率降低了26.17%,直链淀粉含量降低4.03%,胶稠度提高了9.06%,稻米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2.12%和13.35%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作生产有机稻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在生产A级稻米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稻鸭共作进行有机稻的生产,结果稻鸭共作技术生产有机稻比单—生产有机稻在产量、病虫草害防治、土壤性状等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研究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从2015年到2016年选择在句容市后白良种场进行试验,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设置三个处理区域,分别为稻鸭工作区域、常规种植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对比试验后三个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产生的影响。稻鸭工作区域稻米产量总产量差异性不明显,品质明显优于常规水稻栽培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稻鸭共作对提高稻米蛋白含量,降低垩白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句容市水稻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就不同施肥量对稻鸭共作稻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群落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区对稻飞虱、二化螟和纵卷叶螟的除虫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化防治区,除草和控病效果与常规化防区无异,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的效果与施肥量呈负相关,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生产上可采用减量施肥的方式,施用纯氮7.5 kg/667 m2,既保证了水稻的稳产、高产,又降低了农田化学品投入总量。  相似文献   

19.
稻鸭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型的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稻鸭共作系统中具有很多的生态学效应。对该系统中鸭子活动对水稻植株产量性状、群体结构、稻田杂草、水稻病虫害与天敌、稻田土壤、稻田水体、稻米品质、稻田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应加强对上述生态学效应的内在机理与生态学过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稻鸭共作模式下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解决有机肥合理搭配和施用量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有机肥组合施用效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供试田块每667m2施用水稻秸秆堆肥1000kg+菜籽饼50kg+鸡粪50kg或水稻秸秆堆肥1200kg+鸡粪200kg,可获得有机稻380kg以上的产量。结论:稻鸭共作模式下,施用合理组配的有机肥不仅能够平衡土壤养分供应,维持地力,而且能够优化水稻经济性状,提高水稻产量,但对有机稻米品质的提高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