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16,(12)
正乡村休闲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与人文客体为休闲旅游吸引物,依托乡村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及文化等资源,在传统乡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休闲、度假、娱乐、康体与会务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形式表现多样化,其主要可以归纳为:农家休闲型、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村寨与古镇型、乡村休闲度假型、农业科普教育型、生态体验运动型、康乐型和乡村商务会所型。本文以农家休闲型、农业科普教育型、乡村休闲度假型、村寨与古镇型  相似文献   

2.
李国庆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76-177,203
以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条件、服务管理和功能3个方面选取18个相应指标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对策,为安徽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已逐步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四川省四大旅游扶贫片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实例,规划适合片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具体举措,为发挥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农旅融合、强农兴旅"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位于衡阳县东境,处于衡阳市城郊的板市古镇,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旅游资源环境独具特色,极具乡村旅游开发价值。但在其开发思路上,必须把握体验经济能力,全面展示乡村文化景观;突出农耕文明意境,营造农耕文明休闲产品品牌;强调乡村社区参与、农民主体经营。在功能分区上,大致可以划分为板市村农耕文明观光与购物景区、民主村山陂冲传统乡村聚落文明体验景区及何家垅水库区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其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经济,政府重视和政策的引导,群众组织作用的发挥,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其发展策略和类型,对北京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管理体系、政策法规、规划与开发等方面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海口市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海口市整体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和单体旅游资源分别加以评价,得出海口市整体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总体上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的结论,并提出了海口市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罗平要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利用现有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文章,以满足城里人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充分发挥农业的综合效应,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古村镇是一种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因而也是开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以湖南省衡东县为例,对其发展古村镇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区域优势进行了分析,对衡东县古村镇的特色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发展构想,以期为古村镇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盘锦市西安镇为例,通过对其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问题分析,提出该区域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4种模式: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特色产业展示观光、资源依赖型观光休闲,并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1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