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
土壤全磷测定方法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00B111445-87新疆土壤分析方法标准,土壤全磷测定方法,用6.5N硫酸钼锑抗显色液,其结果平行样误差大,重现性差.主要原因:样品经高氯酸--硫酸酸溶、定容,吸取待测液,以饱和碳酸钠(因消煮液酸浓度较大,需要较多的碱去中和)和5%硫酸调节溶液呈微黄色.  相似文献   

3.
4.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092-1094
为了对糜子中的全磷和全钾含量进行研究,试验采用湿法消解糜子样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建立糜子中的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糜子样品中全磷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026 5x+0.004(R2=0.999 8);糜子样品中全钾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229 1x+0.008 6(R2=0.999 4);所测19种糜子的全磷含量变幅为0.179 5%~0.336 6%,平均为0.298 4%,糜子品种的全钾含量变幅为0.254 1%~0.440 7%,平均为0.317 8%。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分析土壤中全磷含量。[方法]主要探讨了测定土壤全磷的显色方法,并用回归曲线法分析了利用该方法测定的可行性。[结果]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测定精度和分析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测定全磷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大批量分析工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对土壤环境样品中磷含量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在密封增压罐内消解土壤试样,比色法测磷,讨论了消解体系,微波功率和时间、酸用量等对消解结果的影响,与标准方法(碱熔法)比较,该法具有省时,省力,消解速度快,不污染环境之优点。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全磷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磷的分析是土壤农化分析分析的主要项目之一。土壤全磷的测定方法之一原国标法GB9837—88,采用氢氧化钠熔融一钼锑抗混合试剂比色法在分析大批量的土壤样品时,存在着钼蓝颜色的稳定性超过30min之后较差,比色液容易出现混浊的现象。针对这种缺陷,作者对原国标法进行了改进:土壤样品的分解采用目前赏用的HClO4-H2SO4消煮法,用草酸结合显色液中剩余的钼酸盐,使钼蓝的颜色稳定在7小时之内不变,再用异丁醇萃取显色液中的磷钼蓝。从而消除了由于样品混浊对比色测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全磷测定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方便了大批量的土壤全磷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光谱分析手段估测果树N、P、K营养元素含量的精度及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对果树鲜叶的光谱反射率(Rλ)以及叶片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种元素含量与Rλ及其多种变式数据(1/Rλl、g(1/Rλ)、d1Rλ、d2Rλ、d1[lg(1/Rλ)]、d2[lg(1/Rλ)]l、g(1/BNC)、f′(Rλ)、Dn)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与每种元素含量相关性最强的光谱数据形式;其次,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每种元素含量和与其相关性最强的光谱数据形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入选波长;最后,利用入选的波长,进行基于最小误差平方和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结果】叶片TN、TK含量与波长间隔设为5 nm的d1Rλ的相关性最强,TP含量与波长间隔设为9 nm的d1[lg(1/Rλ)]的相关性最强;利用入选的特征波长建立的估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线性趋势,R2均在0.8以上。【结论】光谱分析手段对果树N、P、K营养元素含量的估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CONTIFLO自动化系统测定土壤全磷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CONTIFLO自动化系统测定土壤全磷的方法.与常规分析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NTIFLO自动化系统测定土壤全磷,具有较高的测定精度和较高的分析速度.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仪器分析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法测土壤全氮全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注射分析 (简称FIA)是 1 975年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溶液自动分析及处理技术 ,它具有分析速度快 ,精度好 ,设备操作简单 ,节省试剂与试样及适应性广等一系列优点[1 ] 。为工农业化学分析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前景。我中心化验室从北京农林科学院引进流动注射分析仪开展植株N、P含量分析的技术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土壤N、P含量分析方面 ,还有待探索。本人在查阅有关资料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 ,找出一套土壤氮、磷联合消化 ,流动注射法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含量的的配套方法。运用此法测定土壤全N、全P ,节省了许多工序 ,待测液直接上机…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速测法和常规法测定了21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磷和速效钾,结果表明,有效磷速测法和常规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40 2,速效钾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36 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建议实际工作中可利用速测结果通过相应的回归方程进行换算。  相似文献   

12.
以钾钠电极互为参比,采用一次标准加入法可以分别求出钾钠离子的浓度。电极的测定斜率为:钾53.9mV,钠52.7mV。标准混合物的测定误差分别为:钾-0.23%~+2.4%,钠-1.5%~+4.7%。实验中采用0.5mol/L BaCl_2溶液作为浸提剂及离子强度调节剂,电位法同时测定了5种不同盐化程度的(土娄)土、潮土及水稻土中钾钠的含量。回收率为:钾98.7%~102%,钠98.6%~102%.以火焰光度法作为对照,其结果与电极法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基施等量磷肥(P2O5150 kg/hm2)和钾肥(K2O 360 kg/hm2)条件下,研究施氮量(0、80、160、240 kg/hm2)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费乌瑞它磷钾利用和土壤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干物质、全磷及全钾积累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但施氮量达160 kg/hm2以上时再增施氮肥增加不显著;增加施氮量,磷肥和钾肥的肥料效率略呈上升趋势,但磷肥和钾肥的收获指数、经济效率及生理效率略呈下降趋势。马铃薯收获后,种植地土壤尤其是0~30 cm土层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但各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施氮量还影响干物质、全磷及全钾在马铃薯各器官的分配。因此,本研究条件下,N、P2O5、K2O施用量可在160、150、360 kg/hm2基础上适当减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提高水溶性磷钾肥利用率的途径,本文采用恒温振荡试验初步研究了天然沸石对水溶性磷、钾肥在设施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沸石对水溶性磷含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水溶性钾含量,同时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富磷的设施土壤中添加沸石提高了速效磷含量,减缓了磷无效化的进程;沸石在设施土壤中作为钾库,可调节土壤钾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对土壤磷、钾养分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磷、钾有效含量,形态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施用生物炭后对土壤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入土壤后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这和生物炭本身携带一定量的磷、钾养分有关;生物炭也会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境等对土壤磷素有效态转化和固定态钾的释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此外,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性,也能有效减少土壤中磷、钾的淋溶损失;生物炭类型、施用量、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炭对磷、钾的作用。建议今后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开展多点联网定位试验,以进一步明确生物炭对土壤磷、钾养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3~2015年21点次夏花生五区丰缺试验数据,建立土壤磷钾养分与相对产量的数学关系模型,确定南阳盆地夏花生土壤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计算磷钾肥配方用量,并在2016~2018年进行验证评估和示范应用,为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两种测定湿地植物总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超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42-144
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和磷钒钼黄比色法测定湿地植物不同器官的全磷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磷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的全磷含量要高于钼锑抗比色法;两种测定方法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内;测定湿地植物全磷,钼锑抗比色法比磷钒钼黄比色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田土壤速效磷钾供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法,探讨了容城县冬小麦高、中、低产田土壤速效磷钾的供肥能力。结果表明:高、中、低产田土壤磷素贡献率分别为82.37%、90.36%和84.82%,土壤钾素贡献率分别为88.68%、85.89%和87.05%;土壤的供磷能力分别为67.64 kg/hm2、63.75 kg/hm2和57.11 kg/hm2,土壤的供钾能力分别为145.64 kg/hm2、121.19 kg/hm2和117.22 kg/hm2。表明该区土壤中的磷钾不是限制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盆栽条件下胶囊型花卉肥和粉状花卉肥氮、磷、钾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粉状花卉肥氮、磷、钾的释放周期较短,胶囊灌装后氮、磷、钾释放周期相对较长,即胶囊对氮、磷、钾的释放有延缓作用,有利于花卉的吸收利用,减少了养分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