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麦26号是新乡市农科院使用阶梯杂交方法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是2012年、2013年农业部确定的黄淮麦区强筋小麦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
3.
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的品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品质稳定性因品质指标,试验地点,施氮数量及方法而异,在多数试验地点,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等品质指标相对稳定,而稳定时间,形成时间,软化度以及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指标稳定性较差;氮素后移具有提高品质稳定必珠作用;而高施氮量使稳定时间,软化度等重要品质指标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麦面粉进行品质性状对比分析,挖掘新麦系列品种强筋优质的形成机制,为强筋小麦品质特点和筛选指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以新麦45和新麦58为试验材料,以新麦26为对照,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3个品种的7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小麦品质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1.34%~22.35%;新麦45在容重、湿面筋、吸水率和拉伸面积的指标中分别高出对照1.88%、14.38%、4%和2.24%,面粉蛋白质(干基)、面粉稳定时间和面团最大拉伸阻力的指标中分别低于对照0.69%、2.51%和8.78%;新麦58在容重、蛋白质(干基)、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的5项指标中比新麦26都有所提高,其中稳定时间高出36.22%,但吸水率和拉伸面积分别低于对照2.4%和0.32%。 相似文献
5.
6.
7.
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2010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对大田试验条件下新麦26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呈"S"型增长。新麦26比新麦18灌浆持续时间短3d,平均灌浆速率(1.40mg/(粒.d))和最高灌浆速率(2.48mg/(粒.d))分别较新麦18高2.2%、4.6%,前中期灌浆速率快、积累量大。新麦26灌浆期间籽粒含水量稳定阶段短,灌浆完成后失水快。因而认为,新麦26具有灌浆时间短、灌浆速率快、粒质量高、落黄好的特点。在推广应用新麦26时,应注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并适时收获防止籽粒干物质回流。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利用矮抗58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产量高、稳定性好,在2年区试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在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67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5.71%,增产点率100%,小组位次第2。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为黄淮南片冬麦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9,(14)
烟辐188是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烟中22、兴麦7721和鲁麦7号γ2为亲本,运用阶梯式复合杂交和γ射线诱变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矮秆耐肥、抗病抗倒、穗大粒多、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6年,以烟辐188为亲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山东、江苏、河北、山西4省共9个单位共育成品种9个,这些品种通过淮黄北片、黄淮南片各审定1次,通过山东省审定1次、江苏省审定4次、河北省审(认)定3次、山西省审定1次、安徽省认定1次,共计12次。烟辐188不仅是一个大面积推广品种,而且是一个优异亲本,在小麦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强筋小麦的最优施肥方式。[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其群体动态、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新麦26的冬前群体、最高群体及成穗数均呈增多趋势,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籽粒产量和穗粒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增施有机肥对增加新麦26的产量有利。结合秸秆还田,采用平衡施肥方式(N 247.5 kg/hm2、P2O5105 kg/hm2、K2O 247.5 kg/hm2)并增施有机肥(精制鸡粪1 500 kg/hm2),既能提高新麦26的产量,又有利于土壤培肥,是最优施肥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强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优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国审超高产新品种新麦29灌浆特性。[方法]以新麦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籽粒形成和灌浆规律,叶片组成、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在超高产条件下,新麦29籽粒灌浆期长,粒重增加快,每日每千粒增重平均达2.3 g;新麦29叶片上挺,透光性好,上三叶功能期长,特别是旗叶功能期更长。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叶面积系数达7.75,上三叶叶面积系数为5.06,旗叶叶面积系数1.72;小麦籽粒灌浆所需要的干物质主要来自开花后的光合水平产物。[结论]新麦29在7 200~9 115 kg/hm2产量水平下表现最稳定;其产量构成最佳模式为:有效穗数611.5万/hm2以上,穗粒数32.3粒左右,千粒重50.5 g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