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藏鸡及彭县黄鸡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情况和差异,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方法】运用CHR Magar显色培养基与微量生化管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7%:藏鸡鸡胚(20%),彭县黄鸡弱雏(13.3%)。耐药率:对青霉素、吉他霉素和林可霉素的耐药性最高(100%);对新霉素和链霉素耐药性严重(70%以上);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结论】沙门氏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普遍,总体呈现藏鸡的耐药率高于彭县黄鸡或与其持平的趋势;藏鸡分离株的敏感率也高于彭县黄鸡分离株。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是一种多种动物共患菌,可在动物与动物,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其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给养猪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为弄清沙门氏菌在猪场的耐药情况,我们采集柯桥区三个规模猪场生猪肛拭子195份,通过增菌培养、分离培养基初筛、PCR鉴定,分离得到46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23.59%;选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大观霉素等13种常用兽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发现丁胺卡那(耐药率4.35%)、恩诺沙星(耐药率17.39%)和庆大霉素(耐药率13.04%)的耐药性不高,对林可霉素(耐药率100%)和红霉素(耐药率84.78%)表现为很高耐药性;大部分分离的沙门氏菌呈现多重耐药性,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4.78%(39/46)。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湖南地区沙门氏菌的耐药表现和基因分布情况,采集了永州、怀化、长沙等地生猪养殖场、屠宰场的猪肛门拭子样本和鸡盲肠样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16种常见兽用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和血清型分析以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从300份猪肛门拭子样本和170份鸡盲肠样本中总计分离到沙门氏菌69株,血清凝集试验显示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69株中的48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猪源和鸡源沙门氏菌都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在62%以上,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氟苯尼考,耐药率在40%左右,未有菌株对乙酰甲喹、安普霉素耐药;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每株菌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最高出现了13重耐药菌株,尚未发现对16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的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见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耐药基因检出率普遍不高,其中Bla CTX-M检出率相对较高,为14.49%(10/69)。这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区健康来源动物样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相对较高,并有一定的多重耐药情况存在,应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市售生鲜肉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笔者采集了海口市美兰区市售猪肉、鸡肉和鸭肉样本共50份,进行了沙门氏菌分离、Kindy-Bauer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显示:共得到4份沙门氏菌菌株,检出率为8%.4株沙门氏菌对15种抗生素产生不同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吉他霉素耐药率为10...  相似文献   

5.
旨在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情况。对疑似雏鸡白痢的33份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出2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采用Kindy-Bauer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1.54%、0、7.69%、0、19.23%和15.38%;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53.85%、65.38%、57.69%、100%、69.23%、61.54%、76.92%和53.85%。且所有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性,其中以6耐和7耐的菌株为主,分别占42.31%和30.77%。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加强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疾病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源自合肥地区表观健康鸡的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其与血清型、基因型的相关性,在前期已鉴定血清型和ERIC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K-B纸片法对21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21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利用PCR技术对耐药菌株进行32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总耐药率为100%(21/21),耐2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占76.19%(16/21),多重耐药谱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其中耐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类别最多,耐药率最高达100%(21/21)。21株沙门氏菌均检出耐药基因,涉及blaPSE、sul1、strA、blaTEM、sul2、tetA、tetB、aph3-Ⅱa和catⅠ9种,其中blaPSE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85.7%(8/21)。可见源自合肥地区表观健康鸡的沙门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最强,与其携带blaPSE基因有关;耐药表型测定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耐药性与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血清型、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淮安地区苏淮猪仔猪出现细菌性腹泻的病因并提供治疗方案,采集腹泻仔猪的肛拭子样品共95份,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动物致病性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试验共分离鉴定到78株大肠杆菌,92株沙门氏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大肠杆菌致小鼠死亡率为65.38%,沙门氏菌致小鼠死亡率为95.8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耐药率高于沙门氏菌,且均对青霉素类和林可霉素类高度耐药,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最低.多重耐药结果显示,所有分离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大肠杆菌主要表现8~10耐,沙门氏菌主要表现在6~8耐.  相似文献   

8.
采用琼脂稀释法,考察贵阳市猪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志贺氏菌Shigella Castella-ni、空肠弯曲菌C.jejuni)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钠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结果表明,3种食源性致病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其中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志贺氏菌的多重耐药主要集中在五重到七重之间,而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主要集中在七重至十重。说明贵阳市猪肉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空肠弯曲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研究旨在研究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方法]该研究从山东省鸡场分离沙门氏菌,根据Kauffmann-White方法测定其血清型,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沙门氏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并且采用PCR技术测定了Ⅰ型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本次分离得到311株沙门氏菌,包括印地安纳沙门氏菌(133株)和肠炎沙门氏菌(178株)2种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甲氧苄啶普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率为91.0%(283/311),99%的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PCR测定Ⅰ型整合子结果: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65.0%(202/311),其中多重耐药表型菌株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92.6%,20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6株的携带基因盒dfr17-aadA5。[结论]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沙门氏菌中,并且与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23-11024
[目的]研究沙门氏菌病的耐药性,为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含有氨苄西林(AMP)、氯霉素(CHL)、复方磺胺甲唑(SXT)、萘啶酸(NAL)、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四环素(TET)、庆大霉素(GEM)、阿米卡星(AMK)、氨曲南(ATM)、哌拉西林(PIP)、头孢唑林(CEZ)、头孢呋新(CFU)、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头孢曲松(CRO)、头孢西丁(FOX)、泰能(IMP)的抗菌药物纸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沙门氏菌对TET耐药率最高,敏感性最低,对NAL的耐药率〉3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是SXT〉AMP〉CHL〉PIP〉CIP〉LEV〉GEM;所测试的抗菌药物中对沙门氏菌的作用依次为PIP、ATM、CAZ、FEP〉AMK、CFU、CTX、CRO〉CEZ〉FOX〉GEM、LEV、CIP;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CAZ和FEP弹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优于其他头孢类。[结论]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已经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