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确定江优919与江两优3号水稻品种在贵州省不同生态下的适宜机插秧密度,在黄平、江口、三穗县开展了1.1112万穴/667m2、1.2346万穴/667m2、1.39万穴/667m2、1.587万穴/667m2 4个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江优919与江两优3号生育期不同,黄平县江优919生育期为142d,江两优3号为141d;江口县江优919生育期为157d,江两优3号为152d,两地江优919比江两优3号生育期长,生育期与栽插密度无关。黄平县江优919茎蘖数约高于江两优3号,江口县无明显差异。农艺性状,江优919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约高于江两优3号,不同密度下以1.39万穴/667m2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最高。各地均表现出江优919单产高于江两优3号,单产分别为591.32kg/667m2和574.69kg/667m2。不同密度下黄平县、江口县以1.39万穴/667m2单产最高,三穗县则以1.2346万穴/667m2单产最高。说明,茬口矛盾较大的地区宜选择江两优3号,茬口矛盾较小地区宜选择江优919;不同地区江优919与江两优3号适宜机插秧密度不同,黄平县、江口县及相似生态条件下以1.39万穴/667m2为宜,三穗县及相似生态条件下以1.2346万穴/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1.43万穴/667m2、1.25万穴/667m2、1.11万穴/667m2、1.07万穴/667m2、0.83万穴/667m2等5种中稻栽插密度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成穗率降低,结实率降低,病虫为害率增大;而稀植能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病虫为害减轻,但667m2穴数少,有效穗数少,未能获取较高产量。三期超级稻品种深两优5814在处理4(规格26.7cm×23.3cm、1.07万穴/667m2)栽插密度下,能获得680.6kg/667m2高产,建议推广深两优5814组合作中稻栽培时,以(1~1.25万穴)/667m2栽插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机插秧密度对其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黔生 《农技服务》2013,30(6):558-559
为了探明水稻不同机插秧密度与其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关系,以科优21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机插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秧密度为1.71万穴/667 m2(30 cm×13 cm)时,每窝插2~3株的效果最好,其水稻群体的结构最合理,产量最高,为690.5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适宜的机插密度,于2013年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进行了机插秧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机插密度(33.3万、25.0万、17.5万穴/hm2)对陵两优104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陵两优104的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33.3万穴/hm2的产量最高,为9.66 t/hm2,较25.0万穴/hm2、17.5万穴/hm2分别增加了12.2%、22.4%。在高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4有效穗多,叶面积指数较大,冠层光辐射截获率高,叶片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增加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适宜的机插密度,于2013年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进行了机插秧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机插密度(33.3万、25.0万、17.5万穴/hm2)对陵两优104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陵两优104的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33.3万穴/hm2的产量最高,为9.66 t/hm2,较25.0万穴/hm2、17.5万穴/hm2分别增加了12.2%、22.4%。在高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4有效穗多,叶面积指数较大,冠层光辐射截获率高,叶片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增加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适宜的机插密度,于2013年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进行了机插秧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机插密度(33.3万、25.0万、17.5万穴/hm2)对陵两优104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陵两优104的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33.3万穴/hm2的产量最高,为9.66 t/hm2,较25.0万穴/hm2、17.5万穴/hm2分别增加了12.2%、22.4%。在高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4有效穗多,叶面积指数较大,冠层光辐射截获率高,叶片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增加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的丰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在贵州轻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及其丰产性,分别在遵义县、贵阳市、金沙县和平坝县对该品种进行多点免耕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黔油30号免耕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8万~2.4万株/667m2,产量为145 kg/667m2左右,且在遵义、金沙、贵阳和平坝等地生产上应用该密度对黔油30号进行免耕栽培均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杂交中籼稻品种"两优616"栽培中的合理密度,进行了其插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插秧1.2万丛/667m2的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选出适合凤台县机插籼糯的适宜密度,2013年开展了中籼糯稻机械插秧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密度1.6万穴的产量最高,产量466.9kg/667m2,可作为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超级稻两优0293、GDS/RB207为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对水稻高产栽培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由适宜密度达到最高点后,进一步增大密度,产量便开始下降.叶面积LAI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两优0293、GDS/RB207适宜密度分别为8 000株/667m2(27 cm×25 cm)、10 000株/667m2(25 cm×26.5 cm)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