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山水名园“海山仙馆”座落于广州城西的珠江滨岸滩涂,在前人营建的旧园基础上,为“住世瀛壶”之迁想,因借自然人文综合地宜,融合“畅朗轻盈”“经世致用”的地方风格。前辈学者对其多有撰文研讨。基于清代夏銮 1848 年绘成的《海山仙馆图卷》,辅以相关典籍史料、外国译著、影像资料,对海山仙馆选址立意、相地造境、海山胜景意象进行解析,立足中国传统“文人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理法特色,探寻海山仙馆山水景物表“意”成“象”之根源。  相似文献   

2.
高彬 《广东园林》2011,33(2):55-58
海山仙馆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景观妙比江南园林,布局结构颇具岭南地域特色。重建昔日海山仙馆,对推进广州文化名城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山仙馆的匾题诗联与园林艺术美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山仙馆"是广州十三行时期由行商潘仕成兴建的一座吸收了较多西方技艺要素的岭南古典园林。海山仙馆之园林艺术引发出丰富的诗联匾额之作,诗联匾额之作也修饰了海山仙馆的自然山水之美、建筑文化之美、人文精神之美。认识并把握二者间的互动原理与表现手法,有利于加深对行商园林的研究、评赏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从商帮发展的角度介绍行商园林的历史背景,引出由广州十三行行商潘仕成购置兴创并精心经营的著名行商园林——海山仙馆。其为岭南古典园林的高峰之作,既有古意,又有新创,具有水际安塔、碑林胜景、长廊高架、舟车游览的景观特点。海山仙馆在中外交往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外交、外贸活动的举办场地和在粤洋人被允许外出消遣的场所,且园主人还在此汇编、出版和收藏中西著作经典。故彰显海山仙馆精神灵魂、探索其艺术精华、复兴其文化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山仙馆”相关历史画卷的识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人云"诗画不分家",由此引申诗画与园林同在。"诗"近似造景的理论线索或景观题咏,"画"犹如园林的设计构思、施工造景的蓝本或效果图案。研究行商园林"海山仙馆"遗址地带历代相关画卷,有益于深刻体验该园所富有的诗情画意、追寻其自然与人文空间的艺术境界、探讨口岸城市构园特色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6.
李凤珠  高伟 《广东园林》2021,43(4):73-78
园林营造遵循绘画原则,绘画取材于园林,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山水画论中的"位置经营"原则同样适用于中国园林之中。以《海山仙馆图卷》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的图文互证方法,并根据经典国画中花木类型的表达,识别和推测出图卷中的10种花木,并结合中国山水画论及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探究图卷中呈现出的花木之间孤植、丛植及花木与建筑虚实相生、疏密有致、藏露互补、动静皆宜的位置经营手法特征。通过分析园林图像与真实园林的关联与差异,探究园林图像体现出的古典园林景色与山水画意范式的叠加,"再现"与"写意"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何司彦  李敏 《广东园林》2007,29(B09):48-51
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分析广州古代名园海山仙馆的造园历史和构景要素,概述其造园思想、布局特点、建筑特色和植物配置特点。  相似文献   

8.
郭天希 《广东园林》2009,31(6):13-16
从文献资料入手。概述中国各类古典园林的灵芝景观,分析灵芝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作用。提出在现代园林造景中运用灵芝景观的方法。文章分两期刊出。上期已刊登“传说与仙话园林中的灵芝景观”等4点内容。本期刊出内容为:5山水园林的灵芝景观;6灵芝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作用;7灵芝景观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8结语。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于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二十日在越秀公园花卉馆举办了“园林聚秀”展览。展出了该所培养的各种阴生植物,其中有不少是较名贵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由汕头市园林学会举办的汕头市首届盆景展销会于一九八四年二月二日起在市中山公园“馆花宫”正式展出和销售,展销期十五天。这次展出的盆景共五百多盆。在馆花宫的花台和博古架上,摆满了一盆盆用松,古柏,梅,榆,茶,九里香等树桩制作的盆景,有“罗汉松”、“岁寒三友”、“枯木逢春”、“东渔天峤”、“嵯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