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早春如何促使蜂群产生分蜂热?可以从其他群抽取2~3张快要出房的子脾补入,使蜂群达到5~7框足蜂,蜂群就要发生分蜂热了。这时工蜂大量造雄蜂房,蜂王产下雄蜂卵。雄蜂房封盖后,工蜂造数个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卵,大约16天后就要分蜂。将多余的王台介绍给其他交尾群,这样蜂群的数量发展快,对扩大蜂场规模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养王的时候为了用较少的工蜂组成交尾群或在越冬的时候贮备蜂王以供下年提早分蜂和加速蜂群繁殖,我们用10框标准蜂箱将巢脾改制成1/3能养6—8个蜂王的多室交尾贮王箱。经过几年来的试用,效果很好,优点是:1.4 框蜂就能组成6个交尾群(或贮养6只蜂王)。比一般交尾箱少用一半的蜜蜂。2.用小巢脾2—3框组成的交尾群,比用标准箱隔成1—2框的狭长的交尾群适合蜂群生活习性,因此有利于工蜂护卫蜂王,能够维持巢内适宜的温、湿  相似文献   

3.
一、处死新产卵王要慎重新王产卵封盖后,有大量雄蜂蛹又有工蜂蛹,养蜂者往往认为是处女王受精不足而轻率将其处死,其实这种现象有时是工蜂与蜂王同时产卵所致,要区别对待。2004年秋,我有群蜂新王产卵封盖后,既有雄蜂蛹又有工蜂蛹,我看蜂王很健康,又有成片新产的卵,就把新王留了下来,结果2005年春蜂群出窖后蜂王果然没有问题。二、早春特弱群补蜂法早春有些特弱群需补蜂,如果光补子脾容易闪子,直接补蜂又容易起盗蜂。我的方法是从壮群中抽1张正要出房的老子脾带1 ̄2框蜂组成新群,幽闭2天后,于傍晚蜂群安定后用继箱报纸合并法并入弱群。养蜂小…  相似文献   

4.
豫中地区到8月下旬以后,芝麻花逐渐结束,蜜源减少,对繁殖越冬蜂不利。多数年份蜂群越冬前气温回升,蜂王还继续产卵,工蜂持续泌浆育儿,消耗体力,降低寿命;加之出巢活动频繁,容易引起盗蜂,导致群势下降。越冬前定群时一般只能保持2~3框蜂。翌年易产生春衰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冬季漫长的黑龙江省德都县,采用一群8—10框蜂,40斤越冬蜜贮存60只蜂王的方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此法是根据冬季蜂团自前向后自下而上的运动规律,王笼固定在巢脾中部,蜂王和蜂团不被隔开,工蜂能钻到王笼中接触蜂王,蜂王始终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利用强群夺取蜂蜜高产 ,是笔者养蜂生产的一点实践。“所谓强群”在国内养蜂学中是指拥有 1 6框 (四万只工蜂 )以上群势的蜂群 ,一个强群 ,其蜂蜜产量要比框数总和相同的若干小群的总产量高 3 0 %以上。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强群夺高产呢 ?下面我扼要谈谈我的培养和组织强群夺高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供养蜂爱好者参考 ,以便取长补短 ,为祖国的养蜂事业做点贡献。1、培养强群 :培养强群 ,就是加强繁殖 ,培养强大生产群。其主要措施有 :1、更换老劣蜂王 ,早春使用的蜂王 ,均是前一年培育的越冬蜂王 ,再经春季和夏初的繁殖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 ,…  相似文献   

7.
李善才 《中国蜂业》2001,52(5):22-22
根据我地气候与蜜粉源条件 ,几年来我仔细考察自育蜂王与购买生产王的利弊对比 ,认为 :还是购买蜂王有利。我地区处于黑龙江西部 ,属高寒地区 ,全年只有秋季葵花、荞麦一期蜜源 ,春季蜜蜂出窖 ,一般群势较弱 ,多在 2~ 4框。因高寒地春季繁蜂起步晚 ,6月上旬就应育王分蜂 ,组织交尾群要占用大量工蜂 ,要想多分蜂 ,大量培养采集蜂 ,就要多组织交尾群 ,必将严重影响原群发展。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我采用购买生产王的方法 ,5月中旬 ,山东种蜂场的生产王就可安全邮到黑龙江 ,省去了组织交尾群的麻烦 ,5月中旬可组织一批 ,6月中旬还可组织一批 ,既…  相似文献   

8.
姜云光 《中国蜂业》2005,56(10):10-11
预防对策 1高度重视秋繁,培养健康而适龄的越冬蜂 1.1选择合适的秋繁场地,要求蜂群密度较低,无盗蜂,粉源较充足(不足补喂人工花粉). 1.2较强的群势,每群不少于1万只工蜂(4足框蜂)及产卵能力较强的优质蜂王,如群势不足,可合并蜂群或提前在8月中下旬单季杂交晚稻吐粉时育一批健壮的工蜂作为培育越冬蜂的哺育蜂.  相似文献   

9.
<正>意蜂多王群转地饲养可以采用从大群中抽出中间少量出房、外围大量将要出房的子脾加到多王群中,密集工蜂,群势以5~6框足蜂为宜,满足蜂王产卵的需要。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刚出房幼蜂能刺激蜂王恢复正常产卵;二是多王产下的卵有足够的工蜂来哺育。在管理上,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岩洞养蜂     
1959年6月,为了解决蜂群的越夏问题,我把意大利蜂25号群(4框蜂,新蜂王)和23号群(6框蜂,老蜂王)放入岩洞里饲养。到7月份,外界气候炎热,蜜源很少的情况下,没有放入岩洞饲养的蜂群,大部分蜂王减少产卵甚至停止产卵,巢脾里只有少量花粉和密,而放在岩洞里饲养的两群蜂,工蜂出勤和蜂王产卵都很正常,箱内有足够的蜜、粉脾可作育儿的饲料。到越冬前检查,25号群为  相似文献   

11.
霍炜  文彬 《中国蜂业》2005,56(2):44-44
蜂王贮存通常分为处女王的贮存和受精王的贮存.大多数养蜂人贮存蜂王只不过是短暂的,很快就介绍到蜂群里.贮存群应选择强群,有大量的年轻哺育蜂,用隔板将巢中蜂王囚禁在巢箱卵虫脾,与贮存蜂王要隔开.为了吸引更多哺育蜂,刚羽化的小幼虫应靠近所贮的蜂王,这样年轻的哺育蜂不与贮存的外来蜂王敌对,而采集蜂正好相反,它们会围攻王笼想方设法攻击被囚蜂王.为了能让贮存蜂王尽量靠近幼虫脾,养蜂人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巢框,市场上买不到这样标准的贮王框架. 多年前,俄亥俄州立大学采用一种复杂设备来贮存蜂王,用于蜂王运输或备用.这种特殊的贮王框放在继箱里,隔王板放在继箱底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蜜蜂孢子虫病一般被认为是蜜蜂成蜂最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疾病,工蜂、蜂王与雄蜂皆受此病感染。病情严重的工蜂不能飞翔,而只能在巢门前爬行或在框梁上颤抖。蜜蜂的生理机能出现衰老,寿命大大缩短,咽下腺体退化,结果是群势急剧下降。另外一些影响是越冬蜂死亡率高与蜂王被淘汰。孢子虫病所造成的危害,不能仅以一群蜂所受到的危害来估计,它使整个蜂场的生产遭受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高增寿 《中国蜂业》2003,54(5):18-18
在东北地区 ,繁殖越冬蜂结束至喂越冬饲料期间 ,虽然气温低 ,但蜂王会继续产卵 ,形成小子圈 ,尤其是喂越冬饲料期间 ,蜂王受刺激产卵更为积极 ,势必使蜜蜂进行大量的升温、采水活动 ,并且青年蜂还要进行哺育幼虫的活动 ,不仅耗费饲料 ,而且还会缩短适龄越冬蜂的寿命。为减少蜜蜂的无效劳动 ,保持越冬蜂健康体质 ,许多养蜂者常把蜂王用竹塑王笼囚禁在蜂路中 ,直到喂完越冬饲料后放开。但有时放开的蜂王会被本群的工蜂所围 ,轻则残废 ,重则死亡 ,造成损失。黑色蜂种相对易发生围王现象。造成放王后围王的原因1 蜂王被囚禁的时间较长 ,并且与…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活框养蜂传入我国,中蜂分蜂采用生搬硬套意蜂分蜂方法,只用人工分蜂,该方法方便简单,只要育好蜂王,随时随地都可以分蜂,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亟待解决的困惑。原来1群正常的蜂群,被人为地分成6~7群,少者有分成2~3群,这样每群工蜂蜂龄不一样,不匹配,造成分出群的工蜂回原巢的现象非常严重,蜂群变小,护脾能力变差,蜂群易得病。分出的群出勤率非常  相似文献   

15.
东北的春季气低温,最早的蜜粉源柳树要到4月下旬才开始。因此春季把二群放入一箱饲养,对加速繁殖很有必要。据1983年试养,这样恢复期快,复壮早,比对照群早半个月,为分蜂积累幼蜂;分蜂期双王,由于蜂王物质充足,不易产生分蜂热,为大流蜜苕条花期繁殖大量采集蜂,采蜜量提高20%。3月末4月初,蜂群出窖排泄飞翔,此时气温较低,工蜂嗅觉迟顿,斗杀性极小,易于接受蜂王。把蜂王年龄相同的二个中等群或一强一弱群放入一箱,中间放框式隔王板,两群同走一个中间巢门。隔王板安放要严密,复布要紧贴框梁不留空隙,防止蜂王互串。并应做到蜂脾相称,有充足的蜜粉和  相似文献   

16.
怎样饲养蜜蜂强群(上) 蜂群的强弱一般是看工蜂多少,蜂多则强,蜂少则弱。强群的标准取决于蜂种、饲养方式、季节和蜜源条件,基本原则是要有利于越冬、繁殖和生产。实践证明,强群与弱群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越冬期蜜蜂损失和饲料消耗少(按每框或每千克蜂计算);春季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格壮、寿命长;流蜜期能有大量的工蜂投入采集,显著提高产蜜量;对病敌害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养蜂生产上应该常年保持强群。现将饲养强群的基本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然分蜂时 ,带领工蜂飞出的多数是老王 (但也有处女王 ) ,老蜂王飞出时 ,能带走本群 1 2工蜂甚至还多 ,留下 1 2的幼蜂和成熟王台 (或处女王 ) ,等处女王交尾产卵 ,工蜂出勤非常积极。老王分出群 ,收回后 ,老蜂王会马上放肚产卵 ,工蜂出勤也特别积极。如刺槐花期自然分出群有 5框蜂 ,加 5张空脾 ,2 4小时后 ,这 5张空脾就成了 5张蜜脾。从自然分蜂蜂群采蜜特别积极的现象 ,我得到启示 ,改提王台分群为提老王分群。具体做法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前 12天左右 ,着手培育王台 ,在处女王出房前 5天 ,将群势强大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的老蜂王带 5框…  相似文献   

18.
1.喀尼阿兰蜂:原产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南部和马尔干半岛的北部,在多瑙河流域各国大量推广,目前我国饲养的喀尼阿兰蜂是从奥地利和西德引进的。喀尼阿兰蜂为黑色蜂种,工蜂背板上有较宽的暗灰色绒毛,体呈黑色,吻长6.4~6.8毫术,蜂王有黑色和花色两种,多数略有棕色环节,雄蜂黑色,体躯粗壮。喀尼阿兰蜂性情温驯,春季繁殖较快,能维持中等以上的群势;育虫节律陡,当外界缺乏蜜源时,蜂王产卵和工蜂育虫有节制,只有在蜜粉源充足时才维持大面积子脾;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节省饲料;耐寒,越冬安全;定向力强,不易迷…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从保护蜂群安全越冬需做好准备的要求出发,深入重点养蜂场(户),调查了蜂群冬前饲管技术,加以归纳,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如下:问:越冬蜂群为何要换蜂王?答:新蜂王在秋季能产较多的卵,停止产卵的日期亦较晚,这样可以使巢内的幼蜂增多,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并且来年春季能够提早产卵,使蜂群提早发展壮大。因此,养蜂场二年以上的蜂王,必须用一年的蜂王更换,换老蜂王的适宜时期是在荞麦流蜜期的前半期,用饲养在该群内的备用蜂王更换二年以上的、受伤的、产卵力退化的蜂王。问:为什么冬前要尽量多繁殖幼蜂?答:秋季的采集蜂不能活到来年春季,而…  相似文献   

20.
王德会 《中国蜂业》2001,52(1):22-22
凡工蜂产卵群,都是因为失王较久又没有幼虫可改造成新的王台而造成的。美意蜂大约超过20天后工蜂开始产卵。一旦出现工蜂产卵群,它是不易接受外来蜂王的(无论是产没产卵的王)。常规处理方法:一、把蜂群从原位置移走,选一中等群放在工蜂产卵群的位置上,将蜂王关闭2~3日放出。二、把工蜂产卵脾提出冻死虫、卵,放入4~5张蛹脾,再放入一成熟王台。三、原箱留1~2张不用的旧脾一直等其自然死完为止。中外养蜂书籍和杂志对工蜂产卵群的处理方法基本就是以上几种方法。笔者今年有一群工蜂产卵。待工蜂产卵时已达5框蜂。处理时因没有成熟王台,放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