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胡长安 《中国蜂业》2002,53(3):47-47
大蜂螨最早是在 1 90 4年从爪哇岛的东方蜜蜂中发现的 ,是一种分布于全亚洲 ,生活在亚洲 (Apiscerana)蜂身上的体外寄生螨。大约在 40年前 ,随着欧洲蜂介绍到亚洲 ,螨接着出现在欧洲蜂上。从那以后 ,螨被人为的传播到全世界的欧洲蜂群中。近 2 0年来 ,虽然用形态学 ,同工酶 ,或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方法发现蜂螨存在种群变异 ,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区分不同的“品种”或“生态型” ,而这些“品种”或“生态型必须是在亚洲或欧洲蜂群中有着不同的繁育能力的 (不同的基因型 )。据报道 ,大蜂螨的生殖能力在南美、新几内亚和…  相似文献   

4.
李秀玲 《蜜蜂杂志》2006,26(3):17-17
使用市面销售的双甲脒药剂为试验材料,在蜂群繁殖期进行了双甲脒落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可以较好地杀灭蜂群中的大蜂螨。  相似文献   

5.
大蜂螨和小蜂螨是我国养蜂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体外寄生虫,准确判断出蜂群是否感染蜂螨病,有助于提高防控效果,增加养蜂效益。本文综述了蜂群中大蜂螨和小蜂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继大蜂螨迅速向我国养蜂场侵袭传播之际 ,1 960年前后 ,又在广东首次发现小蜂螨 ,其蔓延速度之快 ,并不逊于大蜂螨。广大养蜂科技工作者对大、小蜂螨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方法 ,做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工作 ,但是对小蜂螨的越冬场所等方面仍在继续观察探讨中。现根据笔者初步掌握的资料 ,将有关小蜂螨寄生的研究动态简介如下 ,供蜂友参考。龚一飞等于 1 962年 7月 6日对寄生有大、小蜂螨的意蜂群 ,在巢内抽样摄取雄蜂、幼蜂和壮年蜂一定数量泡入 70 %酒精中 ,蜂螨则沉入液底。其小蜂螨比例如下 :表 1 寄生于蜜蜂体上蜂螨的检查结果蜂类别 检查…  相似文献   

7.
大蜂螨寄生率下降的调查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学校罗义成冯永谦据文献记载,大蜂螨最早是在1904年发现于印度蜂(Apisindica)体上。其后1951年又在马来亚、新加坡同样发现于印度蜂体上。1957年前后才开始在我国江、浙地区发现,以后向南北传播蔓延,1...  相似文献   

8.
大蜂螨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荣 《蜜蜂杂志》1994,(9):23-24
大蜂螨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福建农学院蜂学系(福州市金山:350002)苏荣大蜂螨(VarroajacobsoniOudemans)的为害特点是成螨体外寄生蜂体,蜂房内繁殖为害幼虫和蜂蛹。目前采用人为断子兼用杀螨剂治疗仍是防治大螨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此外...  相似文献   

9.
大蜂螨寄生密度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最严重的寄生螨。在大蜂螨的防治中,首先需要对蜂群的蜂螨寄生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大蜂螨在蜂箱内呈周年性变化。春季和夏初,箱内有大量子脾时,绝大多数螨寄生在蜂子上;而  相似文献   

10.
抗蜂螨中草药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筛选具有杀灭蜂螨作用的中草药薄荷、百部、博落回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用于9群有蜂螨寄生的蜂群,通过对蜂体寄生率、落螨数和死亡蜂的统计,对药物的作用与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蜂螨与小蜂螨都有杀灭作用,且对蜜蜂安全(P>0.05),其中 25%薄荷提取物对蜂螨的杀灭作用最明显.薄荷的最佳用药浓度为25%,百部与博落回的用药浓度分别在0.05%和1.00%以上,其最佳用药浓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蜂蟹螨(Varroa destructor)对福化利抗药性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培养皿药膜法进行蜂蟹螨福化利(Fluvalinate)抗药浓度检测方法。分别以福化利浓度为0、12.5、25、50、100mg/L进行台湾5处蜂场蜂蟹螨抗福化利剂量调查,经回归分析,计算LC50之浓度介于23.75~79.25mg/L之间,比意大利抗性螨385~857mg/L仍低很多,显示抗药性尚未大幅增加。以隔落螨法防治蜂蟹螨平均每日可捕捉44.7~49.1只。比较隔落螨法、割雄蜂蛹加隔落螨法、蚁酸加隔落螨法、福化利防治法的效果,当蜂蟹螨密度不高时,可采用隔落螨法或加割雄蜂蛹方式进行防治,蜂蟹螨密度高时,可先以福化利、蚁酸进行1~2次防治,再配合隔落螨法,将可达到长期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柱花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应用ISSR标记,对48份柱花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68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56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1.1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9.36%。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45~0.975,POPGENE结果分析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5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279,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887。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48份供试材料可聚为5类:有钩柱花草类、头状柱花草类、圭亚那柱花草类、西卡柱花草类和灌木柱花草类,其中,圭亚那柱花草类种内材料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西藏日土藏山羊ISSR标记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标记分析西藏日土藏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从93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对107只藏山羊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完成。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10条引物特异性较好且多态性较高,共扩增出112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5个,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66.96%,扩增片段大小为219~2534bp,群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s)为0.4600~0.7405,平均0.5647,个体间平均遗传差异(D)为0.4353。根据多态性位点在样本中出现的几率计算出多态性条带的基因频率(f),频率值的范围为0.0455~1.0000。西藏日土藏山羊的遗传多态性较丰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又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4.
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筛选出的6个ISSR适宜引物,对产于内蒙古通辽、包头与巴彦淖尔地区的罗布麻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扩增出ISSR位点65个、多态性位点55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84.62%.内蒙古地区罗布麻ISSR总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24,居群内为0.197,居群间为0.227,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53.54%.以相异系数0.44为基准分为2类:通辽地区的种质材料聚为1类,地理位置相距较近的巴彦淖尔地区和包头地区的种质材料聚为另1类,包头和巴彦淖尔地区罗布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区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抗褐斑病ISSR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对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F1代进行抗褐斑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进而建立苜蓿褐斑病抗性遗传资源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93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能够产生清晰稳定的扩增条带,其中6个在中抗杂交F1代高抗、高感各12个单株所组成的抗、感DNA池间产生差异性条带;在抗、感DNA池的各12个单株中,挑选出高抗×高抗杂交F1代3个组合中各25个单株,高感×高感杂交F1代2个组合各25个单株进行验证,结果9-R920、20-R750、21-R430、818-R680均与F1代苜蓿褐斑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866-S800与F1代苜蓿褐斑病感病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16.
野牛草实生群体多样性的表型及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莉  邓春婷  包满珠 《草业科学》2008,25(1):100-106
从野牛草Büchloe dactyloides种子播种繁殖的102株单株中筛选20株表型有一定差异的单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I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研究野牛草群体内的多样性.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适合野牛草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9条带,多态性条带74条,比率为83.14%.经NTSYS软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牛草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相似系数为0.58~0.82,遗传距离分布为0.17~0.42.实生苗群体内可以采用单林选育优良无性系,并选择出一些较好的中间育种材料.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的相关系数为0.197 6(P<0.05),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预示选择野牛草杂交亲本时不仅要考虑表型的差异也要顾及分子标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冰草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导致冰草部分位点丢失,但整个冰草居群仍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ISSR检测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6.46%,居群间的遗传差异很小,放牧并未使冰草居群产生遗传分化。由Shannon’s和Nei’多样性指数检测的各个引物在4个冰草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的大小排列顺序为:中度放牧样地重度放牧样地无放牧样地轻度放牧样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同生态类型桑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ISSR分子标记评价了我国不同生态类型的66个桑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12个ISSR引物总扩增条带数为83条,其中50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60.24%,平均PIC值为0.146 9;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45 6,8个生态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844 1~0.964 0,不同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根据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对66个地方桑树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生态型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保护不同生态类型的桑树群体,对丰富桑树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变异植株的形态特征比较和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Princess.77’辐射诱变后代中筛选的7个变异植株与其对照以及目前草坪工程中应用的‘Common’、 ‘Jackpot ’、‘Ulma’、‘ Nume×Sahara’、‘Tifway’、‘Tifgreen’等共14份材料进行表型性状比较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各变异植株与对照之间在节间长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节间直径除HN01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变异植株与对照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变异植株HN015的绿期最长,平均270.3 d,HN010的绿期最短,平均242.3 d;从38个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对这14个狗牙根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遗传相似系数与聚类分析,形态变异植株与其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0.776,遗传差异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匍匐剪股颖是我国重要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为了研究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居群遗传变异水平、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本试验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贵州的4个匍匐剪股颖居群共28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9个引物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条,无论是在居群水平还是在物种水平,均表明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居群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3个野生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92 0,居群间基因流的估测值(Nm)为0.516 4,表明居群间存在较为严重的遗传分化;亚居群间的遗传距离(GD)为0.087 7~0.592 6,遗传距离(GD)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居群地理分布存在密切联系。利用SPSS 11.0软件对地理距离与亚居群间遗传距离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0.494);用POPGENE 1.31软件对居群间的遗传关系分析表明,各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比较高,分布为0.700 3~0.940 9,但栽培居群(KROMI)与其他3个野生居群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