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庆 《现代农业科技》2007,(8):27-27,32
荷兰豆—甘薯栽培模式四年八熟年平均产值3.07万元/hm2,年净产值1.90万元/hm2,比同期油菜—中稻模式和闲—稻—稻模式分别提高1.42万元/hm2、1.30万元/hm2和1.00万元/hm2、0.78万元/hm2。荷兰豆成驹30栽培要点为: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播种,适当稀植;控制草害,加强田间管理。甘薯高系14栽培要点为:双膜育苗;深沟高垄,施足底肥;适时扦插,合理密植;加强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2.
<正>荷兰豆又称食荚豌豆,在我国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荷兰豆的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荚,质脆,味甜,富含蛋白质。产品经速冻加工后远销至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为了适应荷兰豆产业发展的需求,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等单位相继投入科研力量对荷兰豆的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效益突出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鲜食大豆—西兰花—荷兰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就是典型的代表,荷兰豆产量为每公顷8250公斤、鲜食大豆产量为每公顷11.7吨、西兰花产量为每公顷18吨,三熟累计产值达每公顷12.5万元左右,纯效益达每公顷9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荷兰豆顺季栽培为冬季播种、春季收获,到了6月份后市场上很少有荷兰豆供应了.利用高山夏季冷凉气候栽培荷兰豆,每亩产值可达2 500~3 5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2 000~3 000元以上.荷兰豆反季节栽培与顺季节栽培不完全相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启东市是多元多熟制旱作地区,间套夹种,一年多熟是我市的种植特色,"春蚕豆-青玉米-甘薯"是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青蚕豆、青玉米是我市主要的"四青作物"之一,以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倍受消费者青睐,甘薯全身都是宝,块根营养丰富,既含有大量淀粉、糖和多种维生素,又含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等无机盐类,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原料,鲜食甘薯是保健食品,销往上海等地作烤甘薯,深受消费者青睐,经济效益较高。近年,随着种植业结构地调整,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春蚕豆-青玉米-甘薯高效种植模式,已在我市推广,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是在界首市实施的1种变一年二熟(小麦-夏甘薯)为一年三熟(小麦-夏甘薯-长杪高粱)的新型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界首市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总产值达19 763元/hm2,较当地常规种植夏甘薯净增收6 71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笔者主要介绍了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三薯”连作模式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秋马铃薯-春马铃薯-甘薯"模式公顷收益为49200元,比"油-稻"模式增加26175元.其配套栽培技术为选用中、早熟脱毒品种,秋、春马铃薯、甘薯为连作,秋、春马铃薯全程采取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早施苗肥,施用多效唑防止旺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荷兰豆—豇豆—青花菜/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总结了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和荷兰豆、豇豆、青花菜、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及产量效益,以期为荷兰豆—豇豆—青花菜/鲜食玉米一年三茬栽培模式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淮安市农科院逐步摸索出一套荷兰豆-豇豆-青刀豆高效栽培模式.荷兰豆、豇豆、青刀豆由加工厂负责回收,与传统稻麦两收的种植比较,种植效益显著,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薯"3414"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甘薯"3414"试验,对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施肥方案,为本地区甘薯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薯新品种商薯6号套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商薯6号纯作为对照,研究了甘薯-烤烟、甘薯-甜玉米、甘薯-马铃薯、甘薯-辣椒4个套种模式对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的影响,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不同套种模式的适宜区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麦-玉-豆"模式是指在有机集成免耕、秸秆覆盖、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大豆代替原"麦-玉-蓍"模式中的甘薯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其复种方式为"小麦-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薯产量及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窝红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2012年设置甘薯多年连作(对照,T1)、休闲地-甘薯(T2)、玉米-黑麦-甘薯(T3)、玉米-休闲-甘薯(T4)、(大豆‖豌豆)-休闲-甘薯(T5)、大豆-休闲-甘薯(T6)、大豆-黑麦-甘薯(T7)、豌豆-休闲-甘薯(T8)等8种种植模式处理,研究种植模式对甘薯产量、病情指数及甘薯根际土壤甘薯茎线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相比,不同轮作模式均可以提高甘薯经济产量、降低病情指数,其中T3和T7种植模式显著提高甘薯产量(P0.05),分别提高108.24%和107.29%,T3和T5种植模式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分别降低44.51%和35.56%。2个轮作生长季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在甘薯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显著,2010年数量呈增长趋势、2012年无明显变化趋势,且总体数量较2010年减少;2010年土壤根际甘薯茎线虫数量较低的是T4和T6,2012年是T3和T4。2010年和2012年甘薯产量均与同年7月根际土壤甘薯茎线虫数量呈显著负相关。2轮轮作结果表明玉米-休闲-甘薯处理可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并降低病情,而玉米-黑麦-甘薯可有效抑制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7月是防治茎线虫、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春马铃薯-甘薯+玉米-大蒜”三熟四收栽培模式的套种原则及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旱地甘薯种植新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设置了蚕豆-有机甘薯旱地两熟新模式和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CK)大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较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原粮产量降低了78.47%~84.08%,但总产值提高了36.61%~49.46%,净产值提高了65.67%~87.38%,纯收益提高了3.64~4.64倍,劳动净产率提高了1.01~1.27倍。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在西充县及类似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稻—稻—荷兰豆"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在龙海市经过多年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此模式3季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三门峡市丘陵旱地甘薯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探讨,形成了适合三门峡市特点的小麦-甘薯、烟叶+甘薯等4种种植模式,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早芋—稻—荷兰豆栽培模式是近年来清流县城郊型农业生产的经济模式,本文主要叙述早芋—稻—荷兰豆的生产环节和栽培要点,根据自然条件和作物生长特性,合理安排。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诏安县早稻-蔬菜模式改为早稻-再生稻-蔬菜模式,可多收一季再生稻,增产粮食3 750~4 200 kg/hm2。总结早稻、再生稻、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荷兰豆属温带植物,耐寒不耐热,其幼苗能耐-3℃~-4℃低温,但花和嫩夹不耐冰冻,是丽水山区冬播春收的首选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蔬菜。甜玉米也是目前重要的餐桌上主选食物之一。随着消费者对荷兰豆和甜玉米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面积也不断扩大。如何有机地开展荷兰豆和甜玉米生产,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增加年播茬数,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03年我们就在舒洪镇开展冬播荷兰豆——春播甜玉米——夏播甜玉米种植模式的探索,获得成功,并于2004-2005年在舒洪镇、溶江乡、双溪口乡扩大示范面积500亩,到2006年,该模式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00多亩,取得平均亩收入5038.4元的良好效益。其中一季荷兰豆平均亩收入2108元,春甜玉米平均亩收入1502.5元,夏甜玉米平均亩收入1427.9元。该种植模式已成为缙云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模式之一,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种植技术已比较成熟。现将该模式的主要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