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成年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的生长及屠宰性能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只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MJ/kg。饲养360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只。结果表明:虽然云岭黑山羊出生体重显著高于(P=0.03)龙陵黄山羊,但成年羊屠宰体重2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品质和组成各项指标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差异不显著。非胴体组织器官相对重量,云岭黑山羊除肠重比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外(P=0.03),其他指标2品种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成年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相似,均具备培育肉用山羊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肉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评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头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150 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各8头,取背最长肌分析肉品质。结果表明:宰后45min和24 h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背最长肌的肉色评分、CIELAB L*、a*和C值差异不显著(P>0.05)。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P=0.05)。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P=0.03)、多汁性评分(P=0.03)和总体口感评分(P=0.04)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本试验结果表明,云岭黑山羊羔羊肉与龙陵黄山羊相比具有较高粗脂肪含量和较优的风味口感。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试验对半放牧饲养条件下云南地方成年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肉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评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头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90日龄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360 d后,选择体重最接近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头屠宰,取背最长肌分析肉品质。试验结果显示,宰后45 min,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的肉色评分(P=0.04)、CIELAB L*(P=0.05)、a*(P<0.01)、b*(P=0.03)、H°(P=0.03)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宰后24 h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CIELAB a*(P=0.02)、b*(P=0.04)和C(P=0.03)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P=0.05)。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P=0.04)和香味评分(P=0.03)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以上结果显示,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相比,具有较高粗脂肪含量和较优的风味,但肉色偏浅。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云南黑山羊新品种和龙陵黄山羊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MPR-IB)、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的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采用PCR-SSCP与测序相结合的技术检测204个山羊样品的多态性,同时研究这3个基因对山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龙陵黄山羊和云南黑山羊新品种中并未检测到FecB、FecX~I、FecX~H、FecX~L、FecX~G、FecX~B、FecG~H位点上的突变,碱基序列分析证实BMP15基因编码序列808位上C→G的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第270位由谷氨酰胺到谷氨酸的改变;云南黑山羊新品种和龙陵黄山羊在该位点都检测到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785/0.169/0.046和0.514/0.324/0.162,不同基因型的山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中8个突变位点对云南黑山羊新品种和龙陵黄山羊产羔数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保山市2013年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全市山地牧业跨越发展,”同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是各地竞相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结合2013年4月1日在龙陵县碧寨乡召开的龙陵黄山羊发展座谈会精神和龙陵黄山羊发展实际,认为转变龙陵黄山羊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式放牧饲养向适度规模舍饲半舍饲圈养转变,实施“五化同步”战略,是加快龙陵黄山羊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黑山羊新品种为父本、云岭黑山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羊为研究对象,对4个海拔试验点的杂交一代羊进行了生长、繁殖和屠宰性能的测定,并与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比较。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公、母羊的断奶重、6月龄重、10月龄重、周岁重比云岭黑山羊分别提高了15.25%、30.03%、22.70%、29.81%和16.05%、33.75%、34.86%、27.33%;10月龄平均体重达35~40 kg;全舍饲杂交一代羊比"放牧+补饲"羊6月龄、10月龄和周岁的生长速度均快,且体重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初产母羊产羔率达148.78%~166.67%,比云岭黑山羊提高了33.78%~51.67%,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周岁公羊屠宰率49.86%、肉骨比3.18,分别比母本云岭黑山羊增加4.06个百分点和0.4。说明云南黑山羊新品种与本地云岭黑山羊杂交,杂交一代羊杂交优势明显,具备肉用山羊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生长期云上黑山羊屠宰性能、组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21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4.84±2.79)kg处于生长期的雄性云上黑山羊,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组1)、14%(组2)和16%(组3)的日粮,预饲期14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云上黑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胴体重和屠宰率无显著影响(P0.05)。2.对宰前活重影响显著,组3羊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组1(P0.05),组2羊的宰前活重与组1、组3差异均不显著(P0.05)。3.除组3羊的肺脏重量显著高于组1(P0.05)外,各组羊的其他组织、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1羊的肾脏、肝脏和皱胃、大肠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组3(P0.05),各组羊的其他组织、器官占宰前活重比例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4%时,生长期云上黑山羊拥有较好的屠宰性能和组织器官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丰富云上黑山羊的育种数据,对20只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体重54.54 kg,屠宰率50.60%,胴体净肉率82.38%,具备良好的产肉性能;不同年龄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屠宰性能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屠宰率不受年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云上黑山羊屠宰性状间有9个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呈显著正相关(P0.05),7个呈负相关(P0.05);依据宰前活重(X)分别建立了预测胴体重(Y)的回归方程为Y=0.562X-2.999(R~2=0.923,P 0.01),预测净肉重(Y)的回归方程为Y=0.196X+0.053(R~2=0.822,P0.01)。  相似文献   

9.
甘加型藏羊与当地蒙古羊屠宰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加型藏羊和蒙古羊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存在差异,而且指标不同,差异的程度不同。在体重方面,甘加型藏羊的宰前活重为38.2 kg,较蒙古羊宰前活重重;各项指标除屠宰率比对照组低两个百分点外,在体高、体斜长、胸围、胴体重等体尺体重指标方面,甘加型藏羊都高于蒙古羊;净肉重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蒙古羊,胴体产肉率指标也均高于蒙古羊(P<0.0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测定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确定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从不同种藏羊的测定结果来看,欧拉型藏羊体重极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1),胸深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5),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率都极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1),产肉性能要好于高原型藏羊;从欧拉型藏羊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宰前重与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骨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宰前重、胴体重与体尺标志体重、体长、体高、胸围、胸深、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试验的测定结果为欧拉型藏羊本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评估多胎萨福克羊对哈萨克羊的级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试验以3月龄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F1、F2代和哈萨克公羊为研究对象,天然放牧条件下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羔羊各10只,屠宰前测定各试验羊体尺指标,屠宰后分别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高、胸深、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P<0.05);级进杂交F1代羔羊和哈萨克羊的背脂厚度、尾脂重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和级进杂交F2代羔羊(P<0.05)。(2)级进杂交F1代羔羊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2代羔羊和哈萨克羊(P<0.05);哈萨克羊背最长肌中铁、锌、镁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P<0.05)。(3)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血液中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中性粒...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龙陵黄山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以龙陵黄山羊为母本,分别以黄色波尔山羊、黄色波尔山羊与云上黑山羊的F1代黄色公牛为父本,开展杂交组合试验,测定初生重、断奶重,并进行均数t检验和最小二乘均数差异分析.均数t检验结果显示,龙陵黄山羊原种公羊和母羊平均断奶重均极显著低于波龙二元组合(P<0.01),波...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放牧沂蒙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为沂蒙黑山羊健康饲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100只6月龄沂蒙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公∶母=2∶3)。试验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喂模式,各组试验羊分别补饲0(对照组)、0.10、0.15、0.20 kg/(d·只)精料补充料。预试期10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的终末体重、体重增加、终末体长、终末体高、管围增加和终末腰角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0.20 kg/(d·只)组的体长增加、体高增加、终末管围和腰角宽度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补饲0.20 kg/(d·只)组显著高于补饲0.10 kg/(d·只)组(P0.05)。2)各试验组的宰前活体重、胴体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0.20 kg/(d·只)组的后腿比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补饲0.10 kg/(d·只)组(P0.05)。3)补饲0.20 kg/(d·只)组的肌肉pH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饲0.15和0.20 kg/(d·只)组的肌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各试验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各试验组的复胃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饲0.20 kg/(d·只)组的瘤胃液pH、瘤胃相对重量和小肠总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补饲0.10 kg/(d·只)组(P 0.05)。补饲0.15 kg/(d·只)组的瘤胃乳头长度、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精料补充料能够提高沂蒙黑山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肌肉品质和胃肠道发育。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等各项指标,育成期沂蒙黑山羔羊补饲0.15~0.20 kg/(d·只)精料补充料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大豆油、葵花油和芝麻油对黑山羊生长和屠宰性能、养分摄入量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19.5±0.38)kg的黑山羊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每头羊作为1个重复。日粮采用以玉米、小麦、大麦和豆粕为主的全混合日粮,各组日粮中分别添加3%大豆油、葵花油和芝麻油,各组日粮主要营养成分保持一致,试验进行15周。结果 :葵花油组较大豆油和芝麻油组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摄入量(P <0.05),豆油和芝麻油组显著提高了黑山羊的增重(P <0.05),芝麻油组较大豆油和葵花油组料比最低(P <0.05)。大豆油和芝麻油组较葵花油组显著提高了黑山羊的空腹体重(P <0.05),但葵花油和芝麻油组较大豆油组显著提高了肉羊的热胴体、冷胴体重量(P <0.05)。芝麻油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肝重和肾脏脂肪含量(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胃重和肠系膜脂肪含量(P <0.05)。芝麻油组较大豆油和葵花油组显著提高了肉羊眼肌宽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P <0.05)。结论 :日粮添加芝麻油可以降低黑山羊的料肉比,提高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屠宰性能,改善眼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6.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杜泊羊×蒙古羊经济杂交羔羊和蒙古羊羔羊的生长发育及其产肉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杜×蒙经济杂交羔羊出生重、2月龄体重、4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以及屠宰后胴体重、净肉重、瘦肉重等各项指标均比蒙古羊羔羊有显著的提高.该试验为蒙古羊进行经济杂交生产商品羊、提高养羊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然放牧条件下仲巴县霍尔巴绵羊不同生长阶段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评估霍尔巴绵羊实际养殖生产价值。选用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3月龄霍尔巴绵羊牧群,自然放牧,于育成期(12月龄)和成年期(24月龄)随机选取牧群内试验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在育成期,公羊的体重、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母羊(P<0.05);在成年期,公羊的体重、管围显著高于母羊(P<0.05)。2)成年羊体重和胴体重显著高于育成羊(P<0.05),但是屠宰率显著低于育成羊(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宰前活重与胴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屠宰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胴体重、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的回归模型中拟合系数(R2)分别为0.456和0.765,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7X+11.656和Y=-0.955X+81.786。3)育成羊和成年羊的内脏器官占体重的比率分别为4.85%和3.56%,成年羊的头、蹄、肝脏、脾脏重量显著高于育成羊(P<0.05)。4)育成羊和成年羊羊肉中水分(73.49%v...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15):36-39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多浪羊公羔的生产性能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5只多浪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羊。三组试验羊分别按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饲喂水平投喂试验饲粮。当自由采食的羊只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宰前活重、空体重和胴体重在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即AL组IR70组IR40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和骨重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占宰前活重比例在自由采食组较高,与IR7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IR40组(P0.05);肝脏占宰前活重的比例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喂水平对多浪羊的生产性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饲喂水平会影响到胃室的增重和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瘤胃和皱胃;多浪羊公羔的主要内脏器官发育受饲喂水平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其中肝脏受体重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陶塞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 ,在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 ,陶塞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F1 的初生重与半细毛羊差异不显著 ,4月龄断奶体重和 6月龄体重显著高于半细毛羊(P <0 0 1 ) ;6月龄体高、体长、胸宽、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半细毛羊 (P <0 0 1 )。 6月龄屠宰测定表明 ,陶半F1 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 2 6 67kg、 1 1 88kg和 8 92kg,均显著高于半细毛羊 (P <0 0 1 ) ;屠宰率为 44 54 % ,胴体净肉率为 75 0 8% ;眼肌面积为 1 2 41cm2 ,GR值为 1 2 2 0mm ,骨肉比为 1 0∶3 0 1 ,均优于半细毛羊。每只杂种羊比半细毛羊增收 2 4 9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