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鳙鱼的加工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又名花鲢、黑鲢、包头鱼、胖头鱼,属硬骨鱼科,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的外形似鲢,往往会被有些人误认为是同一种鱼,但肉质味道没有鲢鱼好,且头特别大,一般为体长的1/3。鳙鱼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低值淡水鱼,这是因为:(1)鳙鱼的产量大,价格低廉;(2)鳙鱼头部较大,  相似文献   

2.
鳙鱼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又名花鲢、黑鲢、胖头鱼,属硬骨鱼科.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的外形似鲢,但肉质味道没有鲢鱼好,且头特别大,一般头长约为体长的1/3。鳙鱼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低值淡水鱼.这是因为:①鳙鱼的产量大,价格低廉;②鳙鱼头部较大,造成了可食部分少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鳙鱼又名胖头鱼,花鲢,属鲤形目,鲤科,是我国传统的淡水养殖鱼类“四大家鱼”中的一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特别是鳙鱼头,已开发出“剁椒鱼头”、“麻辣鱼头”、“清水鱼头汤”等名菜,备受老百姓的青睐,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笔者因地制宜进行过网箱养殖鳙鱼的高产技术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不投饵式大网箱养殖鳙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鳙鱼又名花鲢,胖头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特别是鳙鱼头,已开发出“剁椒鱼头”、“麻辣鱼头”、“清水鱼头汤”等名菜,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营养的消费价值观,备受老百姓的青睐,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湖南爱军绿色渔业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在洞庭湖木梓潭进行不投饵式大网箱养殖鳙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简介】为鲤科鳙鱼,又称胖头鱼、黑包头鱼、花鲢、红鲢、鱼羞鱼,产于长江流域各水系及江湖、池沼之中。各地多有养殖。头大肉厚,以头味美尤佳。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营养成分】每100g鳙鱼肉含蛋白质15.3g、脂肪4.9g、热量69千卡、钙36mg、磷...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7,(2):72-72
鳙鱼,又名花鲢,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鳙鱼头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鳙鱼头还能补脑。亦可用于为产妇增乳,有助于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发育。可见多吃鱼头对人体健康是大有益处的。但是甲亢病人不宜食用鳙鱼头。现介绍两例鳙鱼头的烹饪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县有各类水库126座,总水面2.38万hm2以养鲢鳙鱼为主。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暴发性病的流行,加上水库水面大,用药困难,防治难度大,放养的鲢鳙鱼死亡率高,严重挫伤了群众大力开展水库养鱼的积极性。为保证水库养鱼健康、持续发展,1997年以来,我局水产科技人员采用“利用鱼类摄食场所进行重点防治鲢鳙鱼暴发性病”的方法,在马田镇所属的两个水库进行鲢鳙鱼暴发性病防治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马田镇龙潭水库水面10.7hm2,是我县“养猪促鱼,综合利用”的水库养鱼高产典型。1996年7月中旬发生暴发性病,养鱼专业户李雄耗资2100元购买硫…  相似文献   

8.
我国淡水养鱼业虽然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量高,但一直来养殖品种仍是鲢、鳙鱼当家。一般池塘鲢、鳙鱼产量占70%左右,有的高达80~90%。可见,鲢、鳙鱼在渔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品种结构在生产实践中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9.
《渔业经济研究》1988,(3):48-48
北京地区池塘养鱼,其中鲢鳙鱼的单产已养733公斤,超过国内所报道鲢鳙鱼亩净产:250~300公斤的极限。究其原因有两个:一、鲢鳙鱼在精养塘中具有滤食池塘浮游生物及精饲料的两重性,增加了一条商品饲料途径,如通县梨园乡渔场1986年280亩成鱼塘平均亩毛产700公斤,其中鲢鳙鱼480公斤,净产为380—400公斤。二,依靠生活污水的注入,再加上投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什么是鳙鱼?鳙鱼(Bighead carp),拉丁名Aristichthys nobili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鳙属;又称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鳙鱼是我国特有鱼类,分布范围很广,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它属于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鳙鱼体侧扁,头肥大,约占体长的1/3,腹部  相似文献   

11.
<正>鳙鱼俗称花鲢,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是我国特产鱼类,四大家鱼之一,在自然水域除黑龙江外的水系均有分布。尤以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深受人们喜爱,开发鳙鱼人工投喂饲料养殖有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鱼种生产上,最感“头痛”的是一龄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其成活率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草鱼贪食,在食性转换过程中缺乏适口饲料,容易得病;二是与要求肥水的鲢、鳙鱼混养,受水域环境的影响;三是受到水体中病害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鲢鳙鱼一直被认为是低值鱼类,而如何搞好深加工,使鲢鳙鱼的优点显示出来,使其身价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4.
聂永佳 《内陆水产》1995,(12):19-19
锚头鳋病在我区的流行是仅次于“三病”而严重危害草、鲢、鳙鱼等养殖鱼类的疾病。在防治方法上,笔者曾经采用了传统的晶体敌百虫法,但防治效果不尽人意,并且敌百虫价格昂贵;同时由于长期使用对鱼类产生抗药性而使用药量不断增大至0.7ppm,因此使用新的药物已势在必行。从1995年4月至1995年6月,  相似文献   

15.
熊炎成 《科学养鱼》2001,(11):22-22
三茬养鱼模式,是孝感市水产科技工作者在调整养殖结构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高效低耗养鱼新技术。具有投资省、资金周转快、效益高、风险小、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点。1.利用冬闲池养鲢、鳙鱼,提高水面利用率实践证明,鲢、鳙鱼在越冬期冰下0.2~0.5℃时仍可摄食和生长;水温14℃以上时摄食和生长速度骤增。利用鲢、鳙鱼对低水温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特性,冬春季节主养鲢、鳙鱼可获得较好效益。12月份干池后用生石灰消毒,灌水至1.5米,施足基肥。每亩放养尾重150~200克的鲢400尾、鳙50尾、尾重100克的鳊鱼5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各地网箱培育鱼种的情况表明,利用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是可行的。自1978年起,我省上游、消湘、东风、太平、化念、车木河等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但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探索我省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规律,我们于1982年7月在昆明市官渡区东白沙河水库作了进一步的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在完全利用天然饵料的情况下,探讨网箱鲢、鳙鱼的放养密度、混养比例、养殖时间、管理措施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鳙鱼,又名花鲢,俗称胖头鱼。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其头大,消费者一般不大喜欢,价格排在“四大家鱼”之尾。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各地兴起了火锅鱼头、鱼头豆腐煲和拆烩鱼头等菜肴,深受消费者喜欢,特别是受“瘦肉精”事件、口蹄疫和禽流感发生的影响,鳙鱼价一路攀升。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18.
袁宝山 《海鲜世界》1992,(1):24-24,13
1990年我所进行了池塘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高产技术的研究,经过90~91年两年研究,1991年全面完成课题指标,试验面积115.5亩,亩产鱼种618.8公斤,其中鲢鳙鱼种402.6公斤,平均规格105克,投入产出比1:1.35。并总结出与成鱼养殖相配套的七种放养模式。关键词:鲢。鳙鱼种,大规格、高产,模式,2:8配套。  相似文献   

19.
城郊渔业是城市商品鱼供应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池塘养殖品种结构一直沿袭以鲢、鳙鱼为主的传统的养殖方式,鲢、鳙鱼当家,其它优质鱼类仅为搭头,随着城乡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鱼类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增加优质鱼比重,从根本上改变供应鱼货质量的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明德 《水产学报》1985,9(4):353-362
在水库捕捞的网具中,拖网所占的比重极小,原因之一在于鲢、鳙鱼游速快,用常规拖网不能满足追捕鲢、鳙鱼的要求。作者于1982至1983年设计和试验了一种改进的四片式疏目双船拖网,其既能够追捕游速快的大个体鲢、鳙鱼,又能释放小个体的鲢、鳙鱼。经过一年来不同季节在两个大型水库中试捕,已初见成效。试验和生产表明: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小、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