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毒是由灰飞虱作为介体传播感染的病毒病。这种病毒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或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幼苗或其它禾本科杂草中越冬。玉米1-3叶即开始侵染,侵染时间愈早,发病愈重。其初期症状为心叶两侧显出透明小亮点,后逐渐增多,直至心叶不能很好的展开而卷在一起。病株叶色浓绿发暗,叶片宽短粗厚,僵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是由MRDV病毒引起系统性侵染病害,近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直接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发展。粗缩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在麦田、绿肥田和杂草根际越冬,春季在小麦及杂草上,随后转移至玉米上繁殖与传毒。玉米粗缩病的防治,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加强监测和预报,采取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加强灰飞虱的防治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其管理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病毒病有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行唐县玉米病毒病以玉米粗缩病为主。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侵染越早危害越重。玉米粗缩病病毒主要在小麦和杂草上越冬,也可在灰飞虱体内越冬。当春播玉米出苗后,隐藏在麦田和杂草上的带毒灰飞虱即迁入玉米田取食传毒,引起玉米发病。1玉米病毒病重发生的原因1.1播期对病毒病的发生有决定性影响。玉米粗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粗缩病1、发病原因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病原菌为玉米粗缩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球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属,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可在灰飞虱体内繁殖。但不经卵传播。玉米粗缩病毒只侵染单子叶植物.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大麦、黑麦、小麦等作物及马唐、稗草、狗尾草、看麦娘、苏丹草、自茅、早熟禾、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5.
<正>一、玉米主要病害1、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1)识别与发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5,(8):33-33
玉采粗缩病是以砂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刻病发生规律是带毒的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追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5—6月.带毒灰飞虱从小麦和水稻田陆续迁移到距离最近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立米粗缩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近几年仍有上升蔓延之势,现以发展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发病症状带毒的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植株即染病,玉米得病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整玉米播期控制粗缩病的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研究表明 ,普通玉米品种 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 ,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 ,如能根据传毒昆媒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 ,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 ,使玉米敏感生育期最大限度地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 ,即可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江苏盐城地区春玉米在 4月上中旬、夏玉米在 6月中旬播种 ,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因此 ,上述时间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安全播种期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粗缩病在侵染循环中越冬寄主种类少,初侵染来源少。且地理分布不均匀,传病途径单一,侵染时间短。利用这些薄弱环节,调整作物和品种的生产布局。适时晚稻,包括夏病秋治在内的及时防治灰飞虱,加强水肥管理,进行生态,农业和药剂防治,切断其侵染循环中的链条,就能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该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危害。带病毒的灰飞虱吸食玉米后,病毒就传播到玉米植株内。病毒在玉米植株内发生繁殖,繁殖一定数量后植株开始表现症状。一旦发生,无法治疗,导致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1.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普通玉米品种 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如能根据传毒昆虫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使玉米敏感生育期最大限度地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即可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安徽淮北地区春玉米在 4月上中旬、夏玉米在 6月中旬播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因此,上述时间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安全播种期.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粗缩病又称玉米的癌症。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重者绝收。如何控制玉米的粗缩病,结合当地实际略谈一、二。首先应知道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主要害虫就是灰飞虱,要让农民朋友认识灰飞虱,知道玉米粗缩病的原因,虽然说是病,得控制虫的道理。该病属于昆虫传播的病害,主要侵染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以及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该病毒主要通过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一旦得毒便终生带毒。该病毒可在冬小  相似文献   

13.
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与流行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毒(MRDV)的传播介体。苏北地区灰飞虱1年发生5代,以第一代灰飞虱发生数量最大,其自然带毒率为0~30%。病区第一代灰飞虱带毒率一般为16%~30%,其余各代均可检测带毒个体。小麦上第一代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飞虱带毒率及其发生数量与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呈显著的正相关。播期决定了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一般是玉米出苗至6叶龄期)的吻合程度,吻合期越长,病害越严重。前茬作物、播种方式、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等都通过影响玉米的播期或灰飞虱的发生数量来间接影响当地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试验证明,玉米粗缩病病源在各地普遍存在,一旦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适合于灰飞虱的生存繁衍和传毒危害,玉米粗缩病就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害,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该病毒除为害玉米外,还可侵染小麦、大麦、高梁等。轻病年份可减产5%~0%。重病年份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产。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玉米出苗至9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  相似文献   

16.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日寸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玉米出苗至9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本文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以其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 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侵染所引起的病害,2008年在阜平县玉米田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现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