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叶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手段和方向的多元化,微生物在提高茶叶产量、防治茶树病虫害、进行茶叶贮藏保鲜和提高成品茶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就黑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种类鉴定及胞外酶特性、茶园根际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及胞外酶活性、微生物菌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微生物在茶叶生产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通过对茶园土壤进行有效施肥,使茶园土壤保持较高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同时有效控制污染,维护茶园生态环境,一直是茶园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科研工作者有关施肥与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施肥措施与土壤肥力因子、微生物指标、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今后茶园施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当前茶园生态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对茶园病害现象进行管理和优化,就成为时代发展的根本性可能。因此,在当前茶叶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多种防治方法做好病害微生态控制。做好茶园病害微生物控制活动,将大大助力现代茶叶产业化发展。本文从当前茶园微生物研究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茶园病害微生态控制背景分析,通过探究茶园微生物与茶园病害微生态控制要求,从而具体探究茶园病害微生态控制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有机肥应用于茶园中可能引起的抗菌素与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潜在危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中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关于微生物学与茶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学科,暂且称之为茶微生物学。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诸如茶园土壤微生物,茶树生长繁殖与微生物,微生物与茶树保护,微生物与茶的综合利用,微生物与茶叶加工贮藏等方面的工作都在展开。本文拟对其在茶叶加工方面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1 茶叶加工中降解农残问题 “八五”期间,由我所孙椒德研究员、吴光远副研究员共同主持的省科委攻关项目“茶树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就成功地应用特种微生物,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针对特定农药进行降解,应用…  相似文献   

6.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的存在、重金属残留等。研究表明,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灌溉水、土壤、采摘部位、生长周期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拟通过监测不同采摘季节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结合茶园生产中灌溉水中重金属监测数据和茶园管理措施,分析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的随同采摘季节变化规律,降低茶叶重金属污染,减少企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茶园土壤由于pH值偏低导致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以及茶园不施肥或施肥不合理,使茶树营养不良。为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三种微生物肥料进行试验,观测茶树春芽萌动、新梢生长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提早2-5天,施用固体茶叶专用肥处理,茶树的萌芽期.鱼叶展期、一芽一叶展期、一芽二叶展期和一芽三叶展期最早,因此,施用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且液体茶叶专用肥效果最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茶微生物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应用课题取得阶段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刊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成果转化工程"项目之一的"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应用"课题,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课题在浙江省18个茶叶主产县(市、区)实施,集成应用以茶园害虫诱集技术以及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源病虫防治技术产品为主体,茶园田间管理措施、天敌保护技术和科学用药相配套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同时,通过组建多形式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推进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谈茶园微生物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等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之一——肥料问题倍受人们关注。在减少茶园化肥用量,克服有机肥肥效慢,易引发病害等不足的同时,微生物肥料成为当今茶叶生产的亮点。然而哪些微生物肥料适宜在茶园施用,怎样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多环芳烃的组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茶叶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以及在茶树不同器官的分布特征、不同茶类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性.提出通过茶园园地的选址、生态建设、茶园合理施肥、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消烟防尘等技术措施来防治茶叶中多环芳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茶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是广泛存在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日化、建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叶籽及茶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茶皂素,但因其不是评价茶产品品质的主要成分而相对研究及开发利用较少。本文从茶皂素的理化性质、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生物活性、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叶籽与茶叶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殷鸿范 《茶叶科学》1994,14(2):101-107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茶机发生了8方面的变化,在整体上促进了茶机性能的完善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中国茶机工业已经走上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设计、制造各类茶的加工设备和茶园作业机械的能力,并具有向国内、外提供成套设备的实力。红外辐射、光谱色差、可编程控制器和工业控制器等先进技术已在茶机上应用成功。茶机的理论研究也已系统展开。  相似文献   

13.
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农神崇拜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尊神农氏为茶祖,是宏观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尊重人们对茶业历史的认识过程.对茶功用的再认识,利用方式的创新和改进者不宜称为“祖”.茶树人工栽植的方法,是一个地区长期利用、认识、经验累积形成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滥塑“茶祖”不利于茶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与茶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光 《茶叶通讯》2010,37(4):34-3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出发,阐明了茶文化与茶品牌的关系和茶文化在茶品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蒋敏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0,(1):145-151
泛文化现象在中国茶文化界的突出表现为在茶文化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存在的对有关茶文化概念的混淆模糊、区分不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茶文化相关概念的严重“泛化”。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边缘性、开放性、综合性特征和各种商业行为对茶文化的过度消费和过度开发,以及茶文化理论研究的不足,严重滞后于茶文化实践的发展等是引起茶文化概念“泛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前,学界需进一步对茶文化、茶艺、茶道等概念及其内涵加以区分、界定,以期达成共识,从而促进茶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比例较低,中低档茶比例较高,国内外知名品牌少及“技术贸易壁垒”限制我省红、绿茶出口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大力推广湖南优质红、绿茶无性系茶树良种,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发展山区茶园,加强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大力推广无公害有机茶生产技术,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促进湖南红、绿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对肺癌等恶性肿瘤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茶叶及其提取物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诱发的肺癌及相关肿瘤预防治疗作用研究,对比分析茶多酚的抗癌作用机理,提出通过将不同茶类的茶多酚提取物用于吸烟与被动吸烟诱发的肺部损伤及肺癌治疗对比,与防癌、抗癌开发热点的茶多酚单体——EGCG比较,获取防癌、抗癌活性相对较强的茶多酚混合体,并为广大烟民饮用合适的茶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尘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鸣 《茶叶科学》1993,13(1):37-44
对我国的眉茶、花茶、工夫红茶、乌龙茶和红碎茶等主要茶类,在精制过程中产生的茶尘粉体的浓度、分散度、堆积密度、真密度、安息角、滑动角、浸润性、比电阻、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和生化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等20个理化参数,反复进行了现场测试、实验室试验和分析研究,基本上探明了茶尘的性质和参数,从而为茶厂除尘工作,特别是茶厂除尘系统的设计、选型、维护管理和鉴定防尘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茶尘的危害性及综合利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研究茶多糖、茶多酚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SD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和机制。方法:饲喂SD大鼠茶多糖、茶多酚3周后,观察大鼠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胰岛素以及小肠糖降解酶(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变化。结果:茶多糖、茶多酚都有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茶多糖组大鼠血胰岛素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茶多酚组的血胰岛素水平有升高趋势,小肠各降解酶活力也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茶多糖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茶多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小肠糖降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茶叶产品是发展茶产业和提升茶品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推力。重点介绍了长兴现有的主要名优茶和茶烘焙食品,并对今后开发茶叶新产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