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黄脊竹蝗在安化县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其生活习性从找产卵地、清理林下植被、粘虫胶选择、防治时间、防治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粘虫胶防治黄脊竹蝗技术;分析了粘虫胶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粘虫胶防治竹蝗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注重综合防治控制竹蝗危害@郝宗信@叶萌¥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黄脊竹蝗,综合防治,分类施策注重综合防治控制竹蝗危害郝宗信叶萌(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南昌330006关键词:黄脊竹蝗综合防治分类施策黄脊竹蝗是江西毛竹产区为害最烈的食叶害虫,常使生产蒙受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从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出发,深入了解黄脊竹蝗的生活习性,准确掌握虫情,把握防治时机,从卵、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和成虫等方面对黄脊竹蝗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黄脊竹蝗是楠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1997年5月~10月,我们通过用林丹烟剂放烟,烟雾机放烟和竹腔注射化学农药防治黄脊竹蝗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竹腔注射适量的化学农药防治黄脊竹蝗,效果最好,防治最彻底。  相似文献   

5.
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太佐 《林业科学》1994,30(4):370-375
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张太佐(江西省靖安县林业局靖安330600)关键词红头豆芫菁,褐边齿爪芫菁,黄脊竹蝗,泡桐黄脊竹蝗是竹子的重要害虫,大发生时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肖刚柔教授在湖南进行黄脊竹蝗的研究时,就已发现红头芫菁幼虫取食竹蝗卵块[1],但未进...  相似文献   

6.
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了解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虫情,选择防治时机及卵、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和成虫等的综合防治等方面简述了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黄脊竹蝗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 Tsai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黄脊竹蝗是竹林中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它食谱广、取食量大、危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因而造成损失非常严重。黄脊竹蝗在所有分布地区均为1年1代,以卵在土表下1~2cm深的卵囊中越冬。在我国从南到北于4月中旬到6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5龄,平均每龄龄期约10d左右。传统方法对竹蝗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加大,农药防治竹蝗逐渐向无公害型转化。生物防治技术也应用到竹蝗的防治中来。从发酵人尿中提取活性成分,合成引诱剂对黄脊竹蝗的成虫进行引诱试验,为黄脊竹蝗的防治探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林丹烟剂防治黄脊竹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脊竹蝗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掌握黄脊竹蝗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使用林丹烟剂进行灭虫试验,结果表明在傍晚大气呈逆增,风速在1m·s-1以内时施放,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因此,此方法可在竹蝗暴发时应用,为黄脊竹蝗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西黄脊竹蝗严重发生的成因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江西黄脊竹蝗的发生危害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发生成因,气候异常、海拔高度、管理粗放、简单的林分结构、防治不当是引起黄脊竹蝗严重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黄脊竹蝗可持续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湘东黄脊竹蝗主要危害毛竹,其次危害刚竹、水竹等,在食料缺乏时也危害水稻等禾本科农作物。通过建立监测调餐样地,针对湘东黄脊竹蝗各个生长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对防治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Ⅲ号防治黄脊竹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灭幼脲Ⅲ号的3种剂型进行森是大面积防治黄脊竹蝗-3龄跳蝻试验,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表明其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安全的药剂,用其防治黄脊竹蝗可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湖南桃江黄脊竹蝗食叶量与危害叶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脊竹蝗为观察对象,通过套笼,每日套换新叶饲养黄脊竹蝗,测定出雌蝗食叶量、雄蝗食叶量、各龄期食叶量,以及黄脊竹蝗逐日食叶量与危害叶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笼罩和林间大面积应用杀蝗绿僵菌粉剂防治黄脊竹蝗试验,发现该药剂不仅能使黄脊竹蝗取食量和活动力逐渐减弱直至死亡,且防治效果稳定。防治后下一代虫口大幅度降低,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迁入型黄脊竹蝗在云南省的迁飞路径及潜在适生区分布,基于2020年云南省黄脊竹蝗监测防治区数据结合云南省地形,利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 HYSPLIT)在线轨迹分析模型,模拟分析黄脊竹蝗在云南省的迁飞轨迹;采用云南省黄脊竹蝗的位点分布和全球气候数据库(WorldClim)历史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预测黄脊竹蝗在云南省的潜在适生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黄脊竹蝗在云南特有的高山河谷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和西南季风的助力下,由南部低海拔地区沿着河流及衍生地带逐渐向北迁移扩散,主要路径为勐腊和江城—宁洱—墨江—元江—新平—双柏;黄脊竹蝗可在云南大部分地区生存,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滇南及主要的河谷或峡谷(怒江、澜沧江、礼社江、元江、金沙江、南盘江、云岭山脉南段)周边。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黄脊竹蝗在云南省的适生分布的限制生态因子;云南特有高山河谷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气候因子对迁入型黄脊竹蝗迁移过程的时空分布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西南季风助推了迁飞型黄脊竹蝗深入云南内地。  相似文献   

15.
2010—2011年,每年于桃江县马迹塘镇和安化县敷溪镇设立漏治产卵地样地20个,调查立地条件、虫口密度、气候条件对黄脊竹蝗迁飞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在陡坡地段向山脚迁飞扩散的速度快于山脊方向,缓坡地段则2个方向差距相对较小;虫口密度大的样地,向四周扩散速度快于虫口密度小的;久雨时向山腰、山脊迁飞扩散快,久晴则向山腰、山脚迁飞扩散快;大风可使黄脊竹蝗的迁飞距离更远,1次迁飞可达250 m以上。  相似文献   

16.
飞机超低量喷洒长效壁垒防治黄脊竹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B-8480型飞机超低量喷洒1%和2%长效壁垒防治黄脊竹蝗。结果表明:两种剂型都具有高效、快速、持效的特点,但2%长效壁垒持效期更长,防治更彻底。两种剂型用量(与水比例为1:3)均能持续有效地控制黄脊竹蝗的大发生,同时对竹蝗天敌红头芫菁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绿僵菌粉剂和绿僵菌油悬浮剂与杀虫双对黄脊竹蝗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能有效地控制黄脊竹蝗的虫口密度,对防治3龄前跳蝻效果最好,11d后达防治高峰,且对林间天敌和植被无毒害作用,是一种环保有效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兴安县是广西毛竹大县,黄脊竹蝗是毛竹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兴安县黄脊竹蝗危害成灾。从当地实际出发,分析了竹蝗危害成灾的发生原因,并探析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全县毛竹产量和质量,更好地保护当地毛竹产业。  相似文献   

19.
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可目测确定的最大距离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Tsai是毛竹的主要食叶害虫。毛竹下方枝盘竹叶显著被害处则为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且危害程度与卵块密度呈正相关。但毛竹下方枝盘竹叶被害症状类型特征,及可以目测确定黄脊竹蝗集中产...  相似文献   

20.
黄脊竹蝗引诱剂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黄脊竹蝗引诱剂配方,更好地实现黄脊竹蝗的有效控制。[方法]配制不同的引诱剂,通过林间诱杀试验测定不同配方毒饵对黄脊竹蝗的诱杀效果。[结果]Na Cl 2%+NH_4HCO_3 10%+Indole 5‰配方所制成毒饵诱杀黄脊竹蝗效果最好,24 h内的诱杀量可达639.4±48.14头·诱捕器-1,其次是2%Na Cl+10%NH_4HCO_3 配方,平均诱杀量达580.8±40.36头·诱捕器-1,与发酵人尿的诱杀量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时间显著影响各配方的诱杀效果。Na Cl和NH_4HCO_3 是人尿引诱黄脊竹蝗的关键物质,挥发物Indole对诱杀具有增效作用。[结论]应用人工配制的引诱剂诱杀黄脊竹蝗能显著降低林间成虫的种群数量,且能杀死大量雌虫,可用于林间黄脊竹蝗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