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清镇草地奶牛示范场与传统牛舍花溪奶牛场的泌乳奶牛及设施为试材,在肢蹄病发生率、能量损耗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散栏牛舍比传统牛舍肢蹄病发生率低13.44%;(2)橡胶垫牛床比传统牛床能量损耗每天减少1.521MJ。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牛群规模的日益扩大,年单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尤其是肢蹄病更为突出,由此造成的牛只淘汰比例大幅度上升。多年来,我国各大奶牛场通过调整奶牛日粮结构、改进牛舍通风设备、牛床加垫木屑或稻草等方式的努力来控制肢蹄病的发生,但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橡胶垫牛床使用于奶牛场,可以起到防滑、防静电、隔凉、隔热、易清洗、易更换等托点,对预防肢蹄病、关节病效果明显。牛床垫本身的弹性以及表面的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牛群规模的日益扩大,年单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尤其是肢蹄病更为突出,由此造成的牛只淘汰比例大幅度上升。多年来,我国各大奶牛场通过调整奶牛日粮结构、改进牛舍通风设备、牛床加垫木屑或稻草等方式的努力来控制肢蹄病的发生,但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橡胶垫牛床使用于奶牛场,可以起到防滑、防静电、隔凉、隔热、易清洗、易更换等托点,对预防肢蹄病、关节病效果明显。牛床垫本身的弹性以及表面的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牛群规模的日益扩大,头年单产的不断提高,奶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尤其是肢蹄病更为突出,由此造成的牛只淘汰比例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南方地区更为严重。多年来,浙江省杭江奶牛场通过调整奶牛日粮结构、改进牛舍通风设备、牛床加垫木屑或稻草等方面的努力来控制肢蹄病的发生,但效果一直不够理想。为此,于2002年初开始采用橡胶垫铺垫水泥地面牛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奶牛场的三大疾病之一。通过对广西南宁某奶牛场282头跛行牛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引起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奶牛场的三大疾病之一.通过时广西南宁某奶牛场282头跛行牛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引起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牛群规模的日益扩大.年单产的不断提高,奶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尤其是肢蹄病更为突出.由此造成的牛只淘汰比例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南方地区更为严重。多年来,浙江省杭江奶牛场通过调整奶牛日粮结构、改进牛舍通风设备、牛床加垫木屑或  相似文献   

10.
《四川奶业》2006,(1):11-1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肢病和蹄病的总称。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牛体健康和产奶量影响严重。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是奶业发展的大障碍。据成都市奶牛场统计资料。有肢蹄病和肢蹄变形的牛,占成年母牛的50以上,因肢蹄病死亡、淘汰的牛。占成年母牛的7~10%。占当年成年母牛死亡淘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1蹄病的生成因素1.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1.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1.3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1.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1.5饲料霉败变质、饲…  相似文献   

12.
牛肢蹄病是牛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养牛的3大疾病之一,是影响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在奶牛场奶牛肢蹄病是常见病之一,成年母牛发病率高达10%,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提高淘汰率。奶牛发生肢蹄病最主要的症状是跛形,站立姿势不正。在肉牛场牛尤其是黄牛,在冬季经常发生肢蹄肿胀、溃疡、坏死,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肢蹄病容易导致奶牛的损失较大,体重、产奶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增加奶牛场对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增大奶牛的淘汰率。而提高奶牛福利待遇,实现精细化管理,经常给奶牛修蹄,保证奶牛营养丰富、均衡,卫生保健工作到位,减少应激发生,能够有效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降低治疗费用,增强奶牛生产力,保障奶牛场获得理想收益。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物降解养殖是利用垫料中的有益微生物降解奶牛排泄物而实现"零污染"的养殖模式,是当前解决养殖污染的有效方法。奶牛场生物降解养殖分全牛床、半牛床生物降解养殖、异位生物降解养殖几种模式,各种模式各有利弊,在推广应用时应结合奶牛场实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姚秀丽 《中国乳业》2024,(2):20-23+28
[目的]探索发酵床对奶牛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发酵床组与水泥地面组,各选健康奶牛21头,通过对奶牛牛体和乳房卫生情况、生产性能、牛舍环境、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躺卧情况及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发酵床组牛体和乳房卫生情况明显优于水泥地面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牛舍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牛舍氨气浓度显著低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奶牛躺卧率明显高于水泥地面组(P<0.05);发酵床组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病率显著低于水泥地面组(P<0.05)。[结论]发酵床不仅能提高奶牛牛体和乳房卫生,还能降低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生率,改善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乳牛肢蹄异常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乳牛肢蹄异常是危害乳牛业的疾病之一。随着养牛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乳牛生产性能下降 ,产乳年限缩短日趋严重。某国营奶牛场 ,98年因病淘汰牛76头 ,仅因蹄病就淘汰 2 1头 ,占淘汰牛的 2 7.6 %。为查明该病发生的原因 ,了解发病情况 ,为今后开展奶牛“肢蹄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3月 15日至 4月 10日对某国营奶牛场奶牛肢蹄异常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肢蹄异常检查是按乳牛正肢势正蹄形的标准 ,与奶牛场的牛进行对比检查 ,并按前肢 ,后肢和蹄形进行疾病分类统计。1 .1 前后肢的标准肢势前肢在前望时从肩…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区肢蹄病对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州市几家大型奶牛场 2 114头淘汰荷斯坦母牛的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肢蹄病 ,由于肢蹄病而被淘汰的母牛数占 31.8% ,比繁殖障碍导致的淘汰母牛数要高出 15 .5个百分点。荷斯坦牛平均的在群寿命为 5 .4岁 ,淘汰牛的年龄大多集中在 3~ 7岁 ,3岁时最高 ;一年内 7~ 9月份为淘汰牛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对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在我国北方与澳大利亚牧区的环境气候、饲养方式、饲料营养等差异做了对比,分析了进口澳牛常见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治疗措施,对指导进口澳牛肢蹄病预防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02年,宝鸡得力康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150头,开创了宝鸡市进口澳牛的先河。2009年,宝鸡市启动实施"21万头高产奶牛工程",当年现代牧业(宝鸡)有限公司两万头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大连市全部11个奶牛场开展抽样调查,通过设计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案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平均个体血清流行率为17.23%(95%CI:15.99%~18.74%),场群真实流行率为100%;年龄、胎次是奶牛副结核病重要的风险因素;奶牛副结核病是导致大连市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连市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的认知程度有限,部分规模场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部分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研究结果提示,大连市需重视对奶牛副结核病的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本病的继续蔓延并在有条件的场户开展净化;各奶牛场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在引进奶牛时严格检疫,防止引进阳性牛、隐性感染牛;兽医部门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奶牛场工作人员对副结核病的判断力,提高其防范副结核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繁殖障碍是奶牛场的常见病之一,多发难治,严重挫伤了奶牛养殖户的养牛积极性。防治奶牛繁殖障碍、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是奶牛场和广大养牛户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参考。1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