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褐环黏盖牛肝菌的草酸代谢途径,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对褐环黏盖牛肝菌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和苹果酸合酶(MS)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促反应褐环黏盖牛肝菌ICL最适pH值为5.6,其最大活性为4.37 U/gFW;MS的最适pH值为7.0,其最大活性为3.57 U/g FW;ICL最适反应温度为30℃,MS最适反应温度为35℃;K+,Na+,Mg2+三种金属离子中,Mg2+对ICL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Na+对MS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褐环黏盖牛肝菌的草酸代谢途径,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对褐环黏盖牛肝菌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和苹果酸合酶(MS)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促反应褐环黏盖牛肝菌ICL最适pH值为5.6,其最大活性为4.37 U/g FW;MS的最适pH值为7.0,其最大活性为3.57 U/g FW; ICL最适反应温度为30℃, MS最适反应温度为35℃; K+, Na+, Mg2+三种金属离子中, Mg2+对ICL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Na+对MS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3.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养牛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蛋白酶性质优良的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对其最适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玉米浆,300mL摇瓶最适装液量为60mL,最适接种量为2%,起始pH值为4.5和6.5时有2个产酶高峰,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酶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值为7.5,该酶在50℃以下保温30min酶活仍较高,在70℃以上酶活全部丧失。在pH值7.0~9.0时比较稳定,而在pH值5.0以下时酶活下降很快。金属离子Pb2+,鳌合剂EDTA能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而Fe2+能激活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茶树鲜叶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PG底物,用吸光度值分析法对茶树鲜叶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结果表明,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为:波长418nm;酶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为20mmo1.L-1,柠檬酸缓冲液pH为4.0;温度60℃,反应时间5min。β-半乳糖苷酶在pH6.0的柠檬酸缓冲液中稳定性最好,在20℃以下酶不易失活,而高温下酶稳定性差,极易丧失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纯培养和碘液显色从松毛虫幼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α-淀粉酶细菌2N02,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后,产生的α-淀粉酶酶活力20.0 U/mL;经硫酸铵沉淀、透析脱盐后,初步研究酶学性质,测得酶反应最适温度50℃,最适pH值6.5,Mg2+、Ca2+对酶具有激活作用,Zn2+和EDTA则抑制酶活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是产α-淀粉酶较好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几种玉米种子萌发期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种子为材料,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54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研究了不同的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种子在同一萌发时期淀粉酶活力不同;玉米种子的淀粉酶活力随种子的不断萌发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pH值为6.8、温度为45℃时酶活力最高,当温度为90℃时酶基本失活.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摘要:从杏鲍菇子实体中提取漆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漆酶的最适pH为3.0;最适温度为45℃;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较高;Ca2+ 、Mn2+ 、Fe2+、Ag+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Na+、 k+、、Mg2+ 、Cu2+ 、Pb2+ 、Z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温度和pH值对泥鳅成鱼肠道和肝胰脏3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Folin-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及对硝基苯酚法分别测定泥鳅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研究发现:泥鳅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45℃、35℃;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40℃、35℃。泥鳅肠道及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 7.2。最适温度下,肠道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高于肝胰脏、肠道、肝胰脏A/P值均>1。建议在泥鳅适宜的养殖水温内,应随着水温的升高适当提高泥鳅的投饵量;泥鳅的食性为偏植食性,对糖类具有较好的利用能力,泥鳅的饵料中可适当增加糖类的比重,既可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又节约了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9.
2株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胞壁降解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重寄生菌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茶藨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的重寄生菌TR1和TR2中提取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并进行了粗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菌株所产β-1,3-葡聚糖酶最适温度均为35℃,TR1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 4.0,Km值为43.82 μg/mL,Ca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Zn2+为其抑制剂。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5.0,Km为71.28 μg/mL,Ca2+和Mn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为其抑制剂。2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激活剂为Mn2+和Ca2+,抑制剂为Cu2+。TR1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6.0,Km为92.49 μg/mL;TR2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为3~50℃,最适pH5.0,Km为71.11 μg/mL。TR1和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稳定性较高,直接利用粗酶在野外防治疱锈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β-葡萄糖苷酶在甜菊糖苷降解代谢中的作用,并为今后通过抑制甜菊糖苷的降解从而提高其含量的育种工作等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甜菊为试验材料,首先对甜菊叶片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及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对该酶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pH 7.0的50 mmol/L磷酸缓冲液提取,研磨时添加等量PVP,粗酶液经20%~40%饱和度硫酸铵进行盐析的酶液其酶活性最高;以pNPG为底物测定其酶活性时37℃孵育60 min最佳。酶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4℃保存时酶活性逐渐降低,至26天时酶活力仅余26.4%;在9种常见金属离子中Mn 2+、Fe 2+对该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Cu 2+、Hg 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及发酵工艺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界中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为工业生产淀粉酶提供储备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的直径比和单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高产淀粉酶的菌株,运用均匀试验设计,结合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从温度和pH值两方面改良并优化发酵条件,提高菌株产酶能力。结果表明,经筛选后得到的产淀粉酶菌株为米曲霉QA96.8(Aspergillus oryzae),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40℃,培养基pH值4.0。由其发酵所得的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值5.0,同时测得酶活力为3900U/mL。  相似文献   

12.
采用α-淀粉酶水解提取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pH值以及酶与底物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值5.5,反应时间70 min,酶与底物比400 U/mL。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色素提取液进行纯化,比较发现4种大孔树脂中AB-8型大孔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并进一步研究了紫甘薯花色苷色素在AB-8型大孔树脂上的动态吸附及解吸过程。  相似文献   

13.
白肉枇杷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梨”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Baili)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PPO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值变化。结果表明:PPO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3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5.0和7.0,pH值为6.0和9.0时酶的稳定性较好;维生素C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丽江山慈菇鳞茎腐烂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莉  杨旭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255-258
本实验研究了温度、pH值、氮源和碳源对长孢直喙镰孢霉的影响。结果表明:1. 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1℃;2. 最适生长pH为7.7-8.7;3. 在所选氮源中,蛋白胨为最适氮源;4. 在所选碳源中,乳糖为最适碳源。目前国内无该病原菌生物学相关特性的报导。  相似文献   

15.
冻存茶鲜叶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冻存处理的茶树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活性测定,研究了底物浓度、pH值及温度对冻存茶鲜叶PPO活性的影响,建立了茶树鲜叶冻存-萎凋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冻存茶鲜叶PPO酶活的最适条件为:pH值介于4.6~5.0之间,温度35~60℃.由Michelis-Menten方程1/v=1.16...  相似文献   

16.
对布朗李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ing et Schrenk] 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与子囊果和子囊孢子形成最佳培养基为PSA+1‰酵母膏。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氮源以脯氨酸最好。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0~25℃;pH值范围为2~11,最适pH 6~8。子囊果和子囊孢子形成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25℃和7~8。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0~30℃;最适pH值分别为6~8和7~9。分生孢子在饱  相似文献   

17.
CHE饲料发酵过程中淀粉酶活力的在线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是饲料复合酶制剂中最主要的酶之一。本文对CHE饲料中的α-淀粉酶及淀粉酶全酶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2℃和45℃。α-淀粉酶酶活力最大为5.6352ug/min, β-淀粉酶酶活力最大为1.0931ug/min。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根腐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金银花上一种新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系统描述了其症状表现。并对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为25~30℃。病菌在pH值2~12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以pH6~9生长较好;孢子萌发的pH值为5~10,以pH9为最适。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产孢影响较大。而紫外线对孢子有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黑曲霉TC-01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液态发酵条件及初步纯化后的柚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氮源对产酶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柚苷酶酶活与初始相比提高了2.4倍,达到1 216.7 U/mL。对TC-01产柚苷酶中α-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分别进行了研究,2个酶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在50℃以下保温1 h,2个酶的活力基本不受损失;2个酶最适pH值为4.0,α-鼠李糖苷酶在pH值4.0~8.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β-D葡萄糖苷酶在pH值5.0~7.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α-鼠李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3X-4.0×10-6,Km=5.60 mmol/L,β-D葡萄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8X-3.0×10-6,Km=1.03 mmol/L。  相似文献   

20.
dxqxq@sohu.com     
 对布朗李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ing et Schrenk] 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与子囊果和子囊孢子形成最佳培养基为PSA+1‰酵母膏。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氮源以脯氨酸最好。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0~25℃;pH值范围为2~11,最适pH 6~8。子囊果和子囊孢子形成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25℃和7~8。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0~30℃;最适pH值分别为6~8和7~9。分生孢子在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