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开花座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高温干旱是我国北方温室番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本项研究以番茄"东圣一号"为试材,研究高温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植株生长势、花器育性及座果率等的影响。番茄幼苗在35℃高温条件下经过低湿L(30%~35%)、中湿M(55%~60%)、高湿H(85%~90%)三种空气湿度处理,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完成至现蕾阶段受高温影响较大,30%~35%的湿度下,其花粉总量只有所测到最高花粉量的不到30%,花粉萌发率仅为16%,花粉管长度只有17.5μm,此期提高空气湿度到85%~90%,能使花粉量增加0.6倍,花粉萌发率达到50%,花粉管长度达到100μm以上。提高空气湿度还有利于番茄幼苗生长,表现为植株生长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干物质积累增加,座果率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生长的影响,利用人工生长箱,设置3个湿度处理,即不加湿(L处理,作为对照)、空气相对湿度55%±5%(M处理)和70%±5%(H处理)。结果表明,在10:00-16:00平均温度为33~36℃的高温条件下,湿度处理没有影响番茄叶片数的发育,H处理相对于L处理促进了番茄幼苗株高的生长、叶面积的伸展和干物质的积累。对现蕾期幼苗处理7 d时,70%的相对湿度促进了干物质向茎的分配,处理14 d时促进了干物质向花穗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幼苗的生理影响,试验设计制作了智能控制自然光照生长箱,在夏季高温时段(10:00-16:00)设置了3种湿度处理,即空气相对湿度55%±5%(M处理)、70%±5%(H处理)和以不加湿作为对照(L处理)。结果表明,在平均温度为33 ℃的高温条件下,各处理番茄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积累、POD活性都呈增加趋势,说明植株在不断的自我适应和调节;随处理时间延长,L处理和M处理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而H处理的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而且处理期间,H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比L处理减少25%~70%,POD活性低14%~32%,说明植株在70%±5%的空气湿度下遭受的热胁迫较小,热害指数降低,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探索了碳源与温度对细萼连蕊茶(Camellia tsofui Chien)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该物种进行山茶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培养基法,研究了碳源种类(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浓度(0.146~0.876 mol/L)、低温(5~25℃)或高温(30~40℃)处理以及低温(-80℃)贮藏对长柄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在含有0.292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可达20.07%。低温处理(5~25℃)对花粉萌发无不良影响,但高温(≥30℃)处理造成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而经35℃处理6 h后,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至3.17%。室温下自然干燥24 h后于-80℃条件贮藏12个月,花粉萌发率仍可达11.54%。研究表明,蔗糖是细萼连蕊茶花粉培养的适宜碳源;高温(≥30℃)不利于花粉萌发;低温(-80℃)贮藏可在1年内维持花粉较高活力。  相似文献   

5.
高温胁迫后的棉花花粉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杂交棉南抗3号的父本南农R101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日温/夜温分别为40℃/34℃(高温胁迫处理)和30℃/24℃(对照),连续3 d处理初花期的棉花植株,分别利用花粉原位萌发法、离体萌发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I2-KI染色法等4种方法检测高温胁迫处理后的棉花花粉活力。结果表明,花粉原位萌发法、离体萌发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I2-KI染色法等4种方法均能有效测定30℃/24℃处理的花粉活力,测定的花粉活力均在80%以上。与离体萌发法相比,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I2-KI染色法测定经过高温胁迫处理后的花粉活力值偏高。花粉原位萌发法能最真实、自然反映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但是不能统计花粉萌发率。花粉离体萌发法简便、有效,最适用于检测经过高温胁迫处理后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6.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3)2﹒4H2O 0.3 g/L + MgSO4﹒7H2O 1.2 g/L + KNO3 0.1 g/L + 15% 蔗糖 + 700 mg/L硼酸 + 1% 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 ± 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 ± 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忍冬属(Lonicera Linn.)植物花粉萌发特性,为有性杂交奠定基础,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15%,20%,25%,30%)对贯月忍冬(L.sempervirens Linn.)离体花粉的萌发作用,分别进行了不同花粉采集时间(8:00~18:00)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对4种离体花粉的萌发影响.结果表明30%蔗糖+0.01%硼酸的培养液中贯月忍冬花粉萌发迅速、萌发率高,可以作为测定花粉萌发的培养基;贯月忍冬、"格雷姆"忍冬(L.periclymenum"Geleimu")和滇西忍冬(L.buchananii Lace)早晨8: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高,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 Chinensis)18: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25℃条件下贯月忍冬离体花粉萌发速度快,4h萌发率为95.1%;30℃条件下"京红久"忍冬(L.×heckrottii)、滇西忍冬和红白忍冬萌发率高,4h萌发率分别为12.4%,84.7%,34.1%;贯月忍冬、"京红久"忍冬、滇西忍冬离体花粉在25℃和30℃条件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白忍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贯月忍冬的花粉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_3)_2·4H_2O 0.3g/L+MgSO_4·7H_2O 1.2g/L+KNO_3 0.1g/L+15%蔗糖+700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金太阳杏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方法]采摘金太阳杏各单株已达气球期、饱满、正常、未开裂的花蕾,收集花粉,通过染色法、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影响,并测定每枚花药花粉量。[结果]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为11.50%。对于离体萌发法,当培养温度为25℃、培养基p H为6.5、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25μg/m L时花粉萌发花粉管效果最好,此时花粉活力为27.00%。金太阳杏花粉量测定用单枚花药花粉量来衡量,测得单枚花药花粉量平均为1 303。[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蔗糖对大棚栽培下早生新水梨花粉耐高温的影响,同时筛选测定了花粉生活力所需的合适蔗糖浓度,为人工辅助授粉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应对设施栽培中突遇高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大棚早生新水白蕾期花枝为试材,通过25、35、40℃处理不同时间来模拟温度变化,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的生活力,培养基蔗糖浓度以10%、15%和20%来研究其对花粉耐高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15%的固体培养基更适合花粉离体萌发,而适合花粉管生长的蔗糖浓度则为10%。大棚早生新水白蕾期耐高温35℃,且2 h之后花粉萌发率降低;40℃高温显著降低花粉萌发率。此外,高温对花粉活力的伤害不可修复,但对花粉管长度的影响较小。可见,蔗糖浓度为15%的固体培养基适合花粉离体萌发;高温明显影响花粉活力,设施栽培中应避免35℃以上的高温长时间出现。  相似文献   

11.
以中北3号、金长城5号、汾蓖1号、秀蓖1号四个蓖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蓖麻花粉萌发能力与温度、贮藏湿度及采集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最适宜蓖麻花粉萌发的温度为30~35℃,花粉萌发率达到75.12%~80.24%;一天中蓖麻花粉萌发能力最强的时间为8:00~14:00时,花粉萌发率达到81.35%~90.18%;蓖麻花粉收集、贮藏的最适温度为45%~55%,花粉萌发率在84.03%~88.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研究2个不同玉米(Zea mys L.)品种开花规律及其花粉生物学特性。[方法]供试玉米品种为紫糯18和吉单35。观察和测定指标分别为每日每时雄穗小花开花数量、单株花粉量、花粉活力、花粉直径及密度。[结果]玉米开花主要集中在始花日第2~6天,大部分在07:00~09:00开放。玉米花粉直径为74.6~88.7μm,密度为1.12~1.13 g/cm3。不同玉米品种散粉量差异较大,花粉活力也有不同。花粉活力的持续时间与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湿度高,气温低,花粉易存活。在20~25℃、相对湿度80%时,多数花粉活力能够保持3 h。[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育种及转基因玉米扩散模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芳  李亚灵  温祥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67-3968,3981
[目的]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东圣1号为试材,将番茄幼苗置于35℃高温条件下进行低湿(30%~35%)、中湿(55%~60%)和高湿(85%~90%)3种空气湿度处理,测定幼苗不同处理天数的光合作用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高温条件下,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空气湿度的降低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到处理第21天时,中、低湿度处理分别比高湿处理低13.0%、38.6%;随空气湿度降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略有上升,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显著增大,质膜透性变大,结果造成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结论]提高空气湿度可使植株净光合速率、光合产物含量和SOD活性增大,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2008年贵州持续凝冻对油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选育抗冻性强的优质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等3种类型油菜的冻害情况,并通过醋酸洋红染色法,分别对3种油菜冻害后的花粉活力作了研究。[结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都是三级冻害的植株最多,冻害率分别达到41.6%和35.0%,但白菜型油菜四级冻害植株率大于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以二级冻害植株为主,冻害率达到41.3%。甘蓝型花粉中具有活力的花粉数最高,81%的花粉具有活力;芥菜型次之,有活力花粉数为78%;白菜型最低,有活力花粉数为61%。[结论]3种类型油菜的抗冻性表现为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  相似文献   

15.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1万余株H#-1花粉植株中,二倍体占74.4%-87.9%,四倍体占12.1%-22.6%,非整倍体占4.1%。H#-2花粉株系的整齐性与接种四倍体株所在的组合、株系的整齐度有关,即四倍体材料农艺性状相对整齐的,诱导出的花粉植株也比较整齐,反之则不整齐。花粉植株的农艺性状与接种四倍体母株相比,穗数、穗粒数二倍体比四倍体提高50%以上;结实率提高5.4%-34.5%;单株粒重提高30%以上;株高有增有减;千粒重下降50%左右。有些由四倍体诱导的二倍体材料仍能保持四倍体蛋白质含量的特点。经品比试验,由四倍体花培所获得的部分优良二倍体品系已达到了北京地区推广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3种含笑属植物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阔瓣含笑、平伐含笑、含笑为材料,对这3个树种的花期进行跟踪观察,并且采用TTC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法对它们的新鲜花粉和4 ℃低温下保存的花粉进行了生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具有明显影响,阔瓣含笑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0%,而平伐含笑和含笑的最佳萌发浓度均为15%;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比萌发法高;4 ℃低温保存条件下,阔瓣含笑花粉的可贮藏时间最短,约40 d后花粉便失去了生活力,而含笑和平伐含笑的花粉贮藏40 d后的萌发率分别为28.77%、32.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相关性,筛选出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细胞学鉴定和花药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2个温敏核不育系T7、T8和普通杂交种王蔬、红日2个品种,进行了花蕾外观形态分类、花粉发育时期鉴定与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番茄花蕾外观形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关系为:花蕾长0.2~0.3 cm=花粉孢子期,花蕾长0.4~0.5 cm=花粉单核早期,花蕾长0.6~0.7 cm=花粉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花蕾长0.8~0.9 cm=花粉二核期、三核期,花蕾长≥1.0 cm=花粉三核期、成熟期;T7、T8、王蔬、红日的花药培养均以花粉发育在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为最佳时期,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分别为11.8%、13.7%、19.6%和18.1%。[结论]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的相关性;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  相似文献   

18.
梁文汇  何应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6-1167,1235
[目的]为千年桐花粉萌发及储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探讨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Cl2以及pH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设计4种花粉储存的方法,研究不同方法的储存效果。[结果]在花粉萌发培养基里添加15%~20%的蔗糖、20~30mg/L的硼酸及0.05%~0.10%的CaCl2,并把pH调整到6.0~6.5有利于千年桐花粉萌发;-20℃冷冻干燥贮藏是较好的储存方法,保存10 d后的萌发率仍有25.36%。[结论]该试验解决了千年桐花粉离体萌发和储存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4种桉树花粉活力的影响,探索出适宜桉树花粉贮藏的低温条件和贮藏方式。[方法]以尾叶桉、尾叶桉×巨桉、巨桉和邓恩桉花粉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常温、低温、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贮藏,并对不同贮藏时间内的花粉活力进行检测。[结果]适合桉树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20%蔗糖+6%琼脂+0.1‰硼酸;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对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常温真空贮藏,尾叶桉和巨桉花粉贮藏30d后,萌发率降至10%以下,尾叶桉×巨桉和邓恩桉花粉贮藏50d后,花粉萌发率降至10%以下,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贮藏1年的桉树花粉萌发率仍保持在35%以上;不同的解冻方式对花粉萌发率有显著影响,以38℃水浴3min化冻效果最好。[结论]实际工作中选用低温冷冻贮藏花粉,可以得到既经济又高效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