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7年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进行计算,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发展能力测算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生态赤字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1990—2007年万元GDP呈速度减缓的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变化趋势平缓;甘肃省2007—2017年的生态赤字有扩大化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可能达到2.733hm2,表明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强生态承载力,建立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小于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人均生态赤字为0.85 hm2.生态协调性系数指标分析显示,甘肃省的发展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不足,处于一种生态不协调状态.对16 a生态足迹分析发现,甘肃省于1998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呈逐年加剧的状况,2006年达0.85,表明甘肃省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承载力已超过阈值,生态状况极其脆弱,仍然处于区域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3.
商洛市以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为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陕西省旅游的重要新兴市场,但过度的旅游活动也对商洛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中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商洛市2017年旅游生态足迹的构成、变化,评价了商洛旅游产业的旅游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商洛市旅游目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需要树立正确的旅游产业发展意识,以确保商洛市旅游业继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甘肃省1990-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物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特征,和这三者的空间差异特征以及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甘肃省1990-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物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9%、1.66%、5.43%。这三者的空间差异也都较大。(2)甘肃省总体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性较差,各地级市(州)的可持续性差异较大,嘉峪关市、金昌市、兰州市等工业城市较陇南市、甘南州等农业地区可持续性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它一方面成为全球或国家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又成为诊断区域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而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取生态足迹一成分法,对辽宁省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计算和分析.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结合辽宁省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能够消除辽宁省生态赤字,保持和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它一方面成为全球或国家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又成为诊断区域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而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取生态足迹一成分法,对辽宁省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计算和分析。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结合辽宁省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振兴东北老下业基地的道路上,能够消除辽宁省生态赤字,保持和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分析了池州市1996—2004年的生态足迹及发展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1906hm2上升到2004年底的1.843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6年的0.6759hm2减少到2004年的0.6430hm2,生态赤字逐年提高;发展能力由1.3047增加到2.3793;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供需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表明尽管池州市9年间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水平在不断增强,但其发展模式一直处在不可持续的状态。而9年间万元GDP的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池州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结合池州市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在现有人口和当前消费水平下,生态需求己超出了自然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同时提出了增强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宁波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衡量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有效工具,对各地可再生资源的供需加以量化,通过这种方法对宁波市2005-2011年旅游生态足迹及旅游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旅游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一种不协调状态,且不可持续的程度在加大.  相似文献   

10.
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70-9071,9088
以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对河南省2008年生态子系统承载力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及分析,并提出增强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发展能力指数由2.1429升到3.0902。万元GDP生态赤字先升后降:从1998年的0.7308hm2/万元升到2002年的0.9888hm2/万元,最后降到2010年的0.6016hm2/万元。灰色预测模型显示:2011-202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将由3.4833hm2/人增大到5.7022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2978hm2/人降到1.2676hm2/人,生态赤字将由2.1855hm2/人增大到4.4346hm2/人。吉林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
雒应福  辛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00-1101,1103
在甘肃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矿产资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部分的矿物原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在制定各项政策时,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来研究.甘肃省的人均矿产资源的占有量低,利用方式较为粗放,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诸多矛盾,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必须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甘肃省土壤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从资料的采集,内业加工处理,到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以及功能模块的实现。以采样点和地块因子为数据基础,采用MapInfo和VB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对土壤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为例,探讨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并在分析甘肃省地域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及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对策及路径、产品创新设计等,以期使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朝着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贵州省森林公园2010-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该时间段内贵州省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游生态赤字等进行计算,结果表明:5年间,贵州省森林公园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人均旅游承载力和人均旅游赤字都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由2010年0.0483 hm2下降到2014年的0.028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10年的0.0194 hm2下降到2014年的0.0090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2010年的0.0289 hm2上升到2014年的0.0196 hm2;生态足迹指数由2010年的-1.49下降到2014年的-2.19;生态压力指数由2010年的2.49上升到2014年的3.19。总旅游生态足迹、总旅游承载力和总旅游赤字都呈缓慢的增长趋势,而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都反映出了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是2012年后这种不可持续状态逐年有所缓解。通过生态足迹的变化找出影响因素,为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钟洁  范钛  马艳霞  刘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98-11802
以九甸峡旅游区为例,在科学评价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个性特色,并提出规划开发的战略构想,以期为探讨九甸峡旅游区、甘南地区乃至甘肃省的旅游资源优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视角下的宁波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模型,对宁波市2002-2010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0年宁波市水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保持在0.62 hm2/cap以下,且变化幅度较小。其中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比重最大,达67.9%-79.8%;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其次,生态用水生态足迹最小。第一产业用水生态足迹大于第二、三产业之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生态足迹持续上升。水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保持在0.99 hm2/cap以上,受气象、水文影响起伏变化较大;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一致。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在经济发展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德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德州市人均生态赤字由1.174hm^2增加到3.067hm^2,年均增长32.25%,显示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土地承载能力,必须对区域土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以提高德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