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壳聚糖对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浓度壳聚糖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壳聚糖对苦瓜种子萌发过程某些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0.75%~1.00%)的壳聚糖溶液可以明显提高苦瓜种子的活力、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以及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赤霉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生长也随壳聚糖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孙海燕  罗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8-7468,7490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在次适温下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采用0、0.05%、0.10%、0.20%和0.40%5个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小白菜种子,在次室温下(15±1)℃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可提高次室温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以0.10%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0.43%和18.42%,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47.58%、30%和91.86%,芽长和根长分别提高30.41%和15.04%,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促进次适温下小白菜种子萌发的最佳羧甲基壳聚糖浸种浓度为0.10%。该研究为羧甲基壳聚糖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稀土浸种对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50,200,500,1000,2000,4000mg/L的稀土水溶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营养钵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膜透性、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了种子细胞膜的修复,种子膜透性降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不同。500,1000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较明显,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低质量浓度和高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不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甚至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聪  赵胡  樊明琴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36-41,65
以红香椿种子为材料,用0.3mmol·L-1亚精胺浸种处理12h,设置浓度为0、25、50、100mmol·L-1的混合盐碱溶液模拟盐碱环境,研究亚精胺浸种对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盐碱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以及香椿幼苗的存活率、根长均显著下降;种子中的抗氧化酶、淀粉酶活性以及幼苗中的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上升.亚精胺浸种通过进一步提升抗氧化酶、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脯氨酸的含量,有效地缓解了盐碱胁迫对香椿种子及幼苗造成的损害,使种子及幼苗的表观指标显著增长.由此可见,0.3mmol·L-1亚精胺浸种能够有效促进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并提高香椿幼苗对盐碱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做包衣剂处理种子,探讨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对白菜种子发芽及种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能促进种子萌发,大大提高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同时增加了白菜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幼苗鲜重,从而提高了白菜的品质。白菜种子用壳聚糖做包衣剂,最佳处理浓度为1.0%。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玉米种子和幼苗,探讨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过氧化物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以0.2%壳聚糖溶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油松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量均增高,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浓度效应;在最适浓度(0.2)时其活力指数是对照的2.2倍;用壳聚糖处理正在生长的幼苗,其叶绿素、干物质、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增高了54.4、46、47.7、37.8;而NO-3-N含量降低,同时硝酸还原酶(NR)和谷酰胺合成酶(GS)活性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不仅能促进种子萌发,也能增强幼苗的光合能力和对无机氮素的同化利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最终的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抗重金属胁迫能力的影响,以4种不同功率的冷等离子体处理的3种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在3个不同浓度的硫酸铜胁迫下进行萌发成苗试验。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长以及根、苗中的Cu含量,计算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铜胁迫作用下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在铜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活力,根长和苗长最多分别提高了46.2%和145.4%,活力指数最多提高了82.1%。在低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促进根、苗对Cu的吸收;而高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Cu的转运能力,缓解了Cu对种子萌发活力、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与毒害作用。研究表明,适宜功率的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能够增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柠檬酸溶液泡烟草种子,旨在探讨壳聚糖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溶液能提高烟草种子活动,促进幼苗生长;可提高呼吸速率,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及淀粉酶活性也随壳糖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25%PEG-6000渗透胁迫下海藻糖(TH)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5mmol/LTH能明显促进渗透胁迫下油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种子发芽率提高19.52%、发芽指数提高33.12%、活力指数提高1.76倍;幼苗MDA含量下降37.77%,Pro含量提高6.96%;POD活性提高33.11%,SOD活性提高1.4倍,CAT活性提高51.08%。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钠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不同钠盐浸种和NaCl溶液胁迫萌发试验,找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抗盐的有效方法和耐盐程度。分别用浓度为200mmol/L的NaCl、NaHCO3、混合盐(NaHCO3,NaCl)3种溶液浸种,然后配置4种浓度的NaCl胁迫溶液:40、80、120、160mmol/L,分别对萝卜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结果]混合盐浸种明显提高萝卜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生长。NaHCO3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但明显促进侧根数目增多并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顺序是:混合盐浸种>NaCl浸种>对照组>NaHCO3浸种。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均表现出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种子萌发,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低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促进幼苗生长。相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高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混合盐浸种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方法]对7个产地香椿的种子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芽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场圃出芽率和场圃出芽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经度、纬度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极显著正相关。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芽苗各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芽长、场圃发芽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发芽速度、场圃出芽时间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西山阳、河南信阳的种源质量较好,可为本地香椿育苗或芽苗菜生产选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辣椒种子在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下的发芽率及抗氧化系统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经0.05~0.80g/L壳聚糖溶液处理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及胚芽长均高于对照;SOD、CAT、POD的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壳聚糖浓度为0.50g/L时提高种子活力的效果最好,幼苗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生产上皂荚种子正常条件下难以发芽而造成的播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验采用变温、化学试剂、机械处理等不同方式处理皂荚种子,以提高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皂荚种子是硬实种子,光照对皂荚种子的发芽无影响,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有显著性提高。室温条件下,用98%的浓硫酸处理种子2h后,再用600mg/l的GA3处理1h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皂荚种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获得皂荚在盐碱地区栽培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将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按7种不同比例和5种不同浓度模拟出35种混合盐碱条件,对皂荚种子萌发期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混合盐碱胁迫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增加,皂荚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pH值的增高各指标下降趋势明显;低浓度和低pH值的盐碱胁迫对皂荚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在不同钠盐胁迫下,随着碱性盐比例的增大各指标下降更加明显;高盐高碱对皂荚种子的萌发影响最大;盐胁迫和碱胁迫相互协同,共同影响皂荚种子的萌发。综上,盐碱胁迫对皂荚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皂荚种子在中轻度盐碱地区可以萌发,在该类地区可以适当种植皂荚种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NO对渗透胁迫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种子萌发的影响,用2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分别添加0、20、50、100、200和300μmol·L~(-1)硝普钠(SNP,NO外源供体)。结果表明,外源NO能显著促进渗透胁迫下茶树种子的萌发,且呈现一定的浓度效应,在NO供体SNP浓度为100μmol·L~(-1)时效果最佳。随着外源SNP浓度的增加,茶树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受到了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100μmol·L~(-1)的SNP能促进SOD、POD、CAT、APX、GR和G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推测添加外源NO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降低了茶树种子的氧化损伤,从而缓解了渗透胁迫对茶树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黄连木种子萌发困难的问题,运用双因素多水平重复试验设计,开展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萌发试验。壳聚糖浓度水平为0.2%、0.4%、0.6%、0.8%、1.0%,浸种时间分别为1、2、3、4 d,用蒸馏水浸种作对照。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处理的黄连木种子很难萌发,壳聚糖可诱导种子提前萌发;壳聚糖溶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以浓度为0.2%的效果较好;壳聚糖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浸种1 d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浸种2 d的种子发芽势最高;壳聚糖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经0.6%的壳聚糖溶液浸种1 d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盐胁迫下白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低于0.1%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叶长和叶宽均与对照差异不大;而当浓度达到0.2%时,白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并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项指标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白桦种子萌发的耐盐阈值为0.1%。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酸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5%、0.1%、0.15%、0.2%4 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对酸枣种子浸种24 h,以清水浸种24 h为对照。25℃恒温培养15 d,每天光照8 h,酸枣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α--淀粉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对照高,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用以上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喷施正常生长的酸枣幼苗,清水喷洒为对照,其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壳聚糖浓度为0.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