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双庆 《农家致富》2007,(15):36-37
一、贮藏特性 番茄原产于热带地区,是冷敏感作物,长时间低于8℃会发生冷害,果实局部或全部呈现水浸状凹陷,蒂部开裂,表面出现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完熟,易感病腐烂。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转色期至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  相似文献   

2.
<正> 一、贮藏特性番茄是冷敏感作物,果实长时问低于8℃会发生冷害。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半熟期(半红)、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鲜食番茄多为半熟期至坚熟期采  相似文献   

3.
番茄的贮藏     
一、耐贮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的番茄耐藏性差别较大,选用耐藏性好的品种,能够延长贮藏期限。实践证明,早熟品种以及皮薄的品种耐藏性较差;而子室少、种子腔小、皮厚、肉质致密、干物质含量高的品种耐藏,如桔黄佳辰、满丝、苹果青等。二、果实的成熟度及其贮藏的环境条件果实成熟度不同,贮藏条件也有所不同。按其贮藏特性,可将番茄分成五个成熟阶段:绿熟期、微熟期(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软熟期(红而软)。半熟期至坚熟期,果实正处于呼吸跃变时期,即  相似文献   

4.
一、绿熟期番茄耐储藏番茄成熟的过程可分为绿熟期、初熟期、半熟期、硬熟期、完熟期五个阶段。绿熟期番茄果实已充分长大,果硬,果皮变成浅绿色,果肉变成浅黄色;初熟期番茄表面开始转色,果面约有1/4已着色,大多在果顶部分先呈红色;半熟期番茄果身已经半红;硬熟期番茄果面基本变红,但仍有一定的硬度;完熟期番茄果身全部变红、变软。番茄可以采收红熟果,也可以采收绿熟果后人工催熟。  相似文献   

5.
<正>一、贮藏特性番茄果实的成熟期可分为绿熟期、微熟期(转色期至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和软熟期等。鲜食番茄应达到半熟期至坚熟期,但这种果实已进入呼吸跃变后期的生理衰老阶段,即使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也难以长期贮存。绿熟期至顶红期的番茄果实耐贮性、抗病性较强,能在贮藏中完熟,可以获得接近在植株上充分成熟的品质。所以,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此时采收,并在贮藏中使其尽可能地滞留在这个阶段,实践中称之为"压青";到贮藏结束时,再使果实达到坚熟期程度。因此,如何拉长压青期,又要保持其具有  相似文献   

6.
低压条件下番茄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低压条件下番茄呼吸强度、硬度、Vc、果皮颜色和好果率的变化,旨在为低压贮藏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低压延缓了番茄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了呼吸峰值,较好地保持了番茄的硬度、Vc含量和好果率,推迟了番茄的转红,有效延缓了番茄的衰老。试验表明,低压对番茄有良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土伯 《农家致富》2012,(19):44-45
番茄是有呼吸高峰的果实,含水量高,抗病力弱,后熟衰老迅速,不耐贮藏。据研究,番茄的耐贮能力与品种有很大关系,一般耐贮藏番茄的特征为种腔小、皮厚、肉质致密,干物质含量和含糖量高,含酸量高。同时番茄果实的耐贮能力与采收期也有关,在番茄果实达到绿熟后,采收越早,越耐贮藏。贮藏番茄的适宜条件是:温度10~13℃,相对湿度80%~85%,气体成份为氧2%~5%、二氧化碳2%~5%。目前常用的贮藏方法有:  相似文献   

8.
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若干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荸荠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八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在(21±1)℃、(11±1)℃和(1±1)℃三种温度下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POD、PG、可溶性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等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在(21±1)℃贮藏温度下,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表现出某些呼吸跃变型果实的特征。POD和PG与杨梅果实的衰老关系密切,而纤维素酶可能不是引起杨梅果实衰老的主要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番茄成熟突变体rin,nor,alc材料与正常成熟番茄品种及其杂种一代果实,在绿熟期采收后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具rin,nor,alc基因的番茄果实无呼吸和乙烯跃变期,其硬度降低慢,果实中PG活性较低,它们的贮藏指数是正常成熟番茄的3倍,一般可贮藏2-3个月。其与正常番茄亲本品种交配的F1杂种果实(rin/+,nor/+,al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耐裂果与易裂果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部位组织的衰老状况,揭示番茄果实组织衰老与裂果的关系,为裂果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耐裂果番茄材料LA1698与易裂果番茄材料LA2683,测定其果实不同时期(绿熟期、转色期和红熟期)和不同部位(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活性氧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As 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与果实中部和下部相比,番茄上部具有更高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在果实成熟后期,相同部位相比,易裂果番茄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高于耐裂果番茄。易裂果番茄红熟期果实相同部位抗氧化酶SOD、GR和APX活性及抗氧化物质As A含量显著低于耐裂果番茄。[结论]随着果实的成熟,无论易裂果番茄还是耐裂果番茄均逐渐衰老,果实不同部位的组织衰老程度不同,果实上部衰老最快,同时也是裂果最易发生的部位。易裂果番茄上部活性氧代谢失调,膜质过氧化程度高,进而引起果实的衰老加速,这可能是导致裂果从上部开始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转反义 ACS( ACC合成酶基因 )番茄与普通番茄果实激素平衡方式不同。普通丽春番茄果实采前 IAA、Z+ ZR(玉米素 +玉米素核苷 )逐渐下降 ,GA在花后 40 d出现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 ;ABA呈递增趋势 ;IAA/ ABA花后 2 0 d最高 ,花后 40 d至果实变色期变化不显著 ,但果实粉红期至红色期 IAA/ ABA显著下降。转反义 ACS番茄表现了与丽春番茄不同的变化趋势 ,其IAA/ ABA从花后 2 0 d至绿熟期呈上升趋势 ,而绿熟期至腐败期缓慢下降。转反义 ACS番茄生长类激素的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时期 (绿熟期之前 )与普通番茄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成熟衰老时期显著地高于普通番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照射对采后番茄后熟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采后绿熟番茄照射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并人工接种交链孢霉,测定其呼吸和乙烯产生速率,特色及发病指标,进行了贮藏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2.4-3.6kJ.m^-2照射剂量能推迟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1-3d,延缓番茄的成熟和转色,控制贮藏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冷冲击处理对番茄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绿熟期的渝抗2号番茄(var.communeBailey)为材料,0℃的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强度(1h,2h,3h,4h)对番茄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对贮藏期间番茄红素含量、失重率、腐烂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获得了一种较适合本品种番茄的冷冲击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番茄采后各后熟生理时期的 ACC,乙烯水平及 EFE 酶活性变化以及与之相应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乙烯产量从绿熟期到转红期没有明显变化,且水平相对较低。同时这几个时期的 ACC 水平也较一致。进入粉红期乙烯产量迅速上升并达到高峰,这时 ACC 水平降至最低点。高峰过后的全红期,过熟期乙烯水平迅速下降,而这时 ACC 水平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EFE 酶活性在乙烯高峰前逐渐上升到最大值,高峰过后活性骤然降低直至失去活性。通过电镜观察,采后番茄果实细胞结构的最大变化在于乙烯高峰过后细胞壁的解体和质壁分离。在整个后热过程中,细胞膜结构、各细胞器依然完好,由于 ACC 的大量积累和乙烯水平下降与 EFE 活性有关,从而推断 EFE 酶的活性及作用不仅与膜结构有关而且同与膜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壁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华猕猴桃果实采收后某些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猕猴桃的果实采收后有一个生理后熟期,不耐贮藏。作者应用气流法测定呼吸强度,应用常规化学分析法测定总糖量、固形物、总酸量和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猕猴桃果实在生理后熟期间有一个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因品种而异,临83-1出现在采收后15d,海沃德和阿里森相应推迟3~6d.(2)总糖量和固形物含量是随着果实生理后熟的加深而提高,然后随着呼吸强度提高而逐渐降低。维生素c含量有下降趋势,总酸量却无大的变化。(3)在不通气的状况下能加速猕猴桃果实的生理后熟过程,但不利于贮藏国;0℃以上的低温能延缓生理后熟过程,有明显的贮藏保鲜效果。(4)临83-1后熟快,不耐贮藏;海沃德和阿里森后熟缓慢,耐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世界性蔬菜,全球产量巨大,但最大的缺陷是易腐烂。番茄果实的成熟过程属于呼吸跃变型,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呼吸高峰,成熟过程快,容易过熟而腐烂变质。研究表明,果实呼吸高峰是由乙烯引起的。乙烯是植物的内源激素,它的功能之一是催化植物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不同裂果类型番茄成熟过程果皮组织衰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裂(17922)、环裂(16750)、射裂(16620)3个番茄品种在成熟过程中(绿熟期、转色期和红熟期)不同部位(果肩、果腹和果顶)果皮,研究其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活性氧含量及膜质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16750和16620在红熟期果肩活性氧含量、S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果腹和果顶,在转色期和红熟期果肩膜质过氧化程度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高于果腹和果顶,且均显著高于17922。16750和16620,GR和AsA含量在成熟过程中均显著低于17922,而POD活性在成熟过程中显著高于17922,APX在转色期果肩处显著高于17922。说明16750和16620在转色期和红熟期,果肩处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较低,活性氧代谢失调,膜质过氧化程度较高,衰老加剧。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果实裂果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1、选择适宜的贮藏温度 番茄性喜温暖,不耐低温,但不同成熟度的番茄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用于长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绿熟果,贮藏适宜温度为10~13℃。温度过低,番茄易发生冷害,不仅影响质量,而且缩短贮藏期限。用于鲜销或短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红熟果,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85%~90%,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为2%~5%。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油[木奈]果实在室温、(8±1)℃和(3±1)℃贮藏温度下呼吸强度、乙烯生物合成、脂氧合酶活性、果实硬度和乙醇含量等变化特点.分析了它们与油[木奈]耐贮性的关系.并探求油[木奈]果实最佳冷藏温度,结果表明:在3个贮藏温度下,油[木奈]果实呼吸速率呈双峰型,而内源乙烯释放速率主要表现出单个大高峰,其与第2次呼吸跃变峰和ACC氧化酶活性高峰在发生时间上几乎具有同步性,而LOX活性峰与ACC含量积累峰具有协同性,并发生在乙烯和呼吸跃变前1周左右,可作为果实转向衰老和不耐贮藏前期的预兆;(3±1)℃比(8±1)℃下冷藏显著地抑制了各指标的变化.并推迟了呼吸、乙烯和LOX跃变期的到来,有效地延缓了果实后熟衰老进程,使油棒贮藏期延长到77d以上.并未发现果实褐变。因此,油[木奈]果实最适冷藏温度以(3±1)℃为佳。  相似文献   

20.
番茄成熟突变体(rin,nor,alc)及其F_1的贮藏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番茄成熟突变体rin、nor、alc材料与正常成熟番茄品种及其杂种一代果实,在绿熟期采收后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具rin、nor、alc基因的番茄果实无呼吸和乙烯跃变期,其硬度降低慢,果实中PG活性较低,它们的贮藏指数是正常成熟番茄的3倍,一般可贮藏2~3个月,其与正常番茄亲本品种交配的F_1杂种果实(rin/+,nor/+,alc/+)均有一小的呼吸、乙烯高峰出现,但跃变期比正常番茄推迟5~7天,达跃变期时,果实释放的CO_2和乙烯量是正常番茄的40%~6%,PG活性和硬度变化介于双亲之间,果色与正常成熟番茄相近,果实的耐贮藏性较正常番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