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盐胁迫对棉花出苗及其成苗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7个耐、感盐碱棉花品种(系)在不同播种期的种子萌发出苗状况和幼苗三叶期施盐胁迫的成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耐盐碱品种(系)和1个感盐碱品种在无盐土壤中种子出苗率均稳定在80%左右,在0.4%盐土壤环境中,耐盐碱品种(系)种子出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强于感盐碱品种泗抗1号,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盐胁迫对棉花出苗的抑制作用越明显。7个供试品种(系)在无盐土壤中棉苗生长势相同,三叶期施盐后,0.4%土壤盐分对耐盐碱品种(系)棉苗的致死率明显低于泗抗1号,耐盐碱品种(系)在成苗过程中的耐盐能力强于感盐碱品种。在耐盐碱品种(系)之间,苗期耐盐鉴定结果与三叶期施盐鉴定结果不完全一致,充分说明棉花耐盐碱生理生化机制的复杂性。筛选获得1个在出苗、成苗阶段耐盐性强的棉花新品系苏研7045。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棉花苗期耐盐形态指标,为棉花耐盐鉴定、耐盐资源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份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盐池盐碱原土鉴定法,探讨了棉花苗期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5个形态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3个耐盐鉴定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0份棉花材料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耐盐性强弱顺序为:枝棉3号09-7豫棉21号邯棉802冀668滨棉5号辽棉15号运93抗354新研96-48鲁棉6号,与以盐害指数为指标评价的结果一致,所筛选的3个形态指标可用于棉花苗期耐盐鉴定。[结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3个形态指标可以准确反映棉花苗期耐盐能力的强弱。但是如果要全面系统地评价棉花耐盐性,最好还是用盐害指数、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陆地棉萌发出苗期耐盐鉴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耐盐性不同的2个品种对棉花萌发出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土含盐量为0.3%时耐盐品种中9806与盐敏感品种Tam cot CAB-CS的出苗率差异极显著,所以盐土含盐量为0.3%的出苗率可以用来鉴定棉花萌发期的耐盐性。14个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筛选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棉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证明此鉴定方法准确可靠;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豫棉21、中棉所35、鲁棉研16),萌发期耐盐水平中等的品种(系)有2个(分别为东保0617和鲁棉研21)。  相似文献   

4.
以耐盐品种枝棉3号和盐敏感品种鲁棉6号为材料,利用石蜡包埋切片法,分析盐胁迫下叶片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0.1%NaCI浓度下,枝3号叶片细胞结构表现正常,鲁棉6号韧皮部组织受损较重;0.2%NaCI浓度下,两品种叶片细胞韧皮部的筛管均受损严重,且鲁棉6号比枝棉3号受损严重;0.5%NaCl浓度下,鲁棉6号木质部的导管也受损,枝棉3号木质部组织受损较轻.因此,可以通过棉花叶片输导组织在盐胁迫下的受损情况判断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在6种不同盐浓度梯度下,对新疆1979年以来常用的27个棉花品种(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进行测定.用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进行耐盐性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各品种(系)的发芽势、发芽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逐渐增加,不同品种(系)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以150 mmol·L-1 NaCl作为划分耐盐级别的临界浓度,27个棉花品种(系)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极强的占33%,强耐盐的占37%,中度耐盐的占26%,弱耐盐的占4%.说明,适合在新疆棉区生长的棉花品种(系)在萌发阶段的耐盐能力差别不大.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极强的品种为新海17号、新海16号、中棉43号、豫棉15号、新海20号、新陆中20号、新陆早12号、新陆中10号和中棉42号.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盐胁迫条件下,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陆地棉品种幼苗子叶和胚根的保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2个品种POD,SOD活性在胚根部位均有所增强,子叶部位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盐性较强的枝棉3号在盐胁迫初期胚根部位POD、SOD活性上升幅度大于耐盐性较弱的鲁棉1024,但随盐胁迫时间延长,枝棉3号POD、SOD活性又开始下降,而鲁棉1024则持续上升;枝棉3号子叶部位POD、SOD活性经调节之后均接近对照,而鲁棉1024的POD、SOD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结果提示出棉花幼苗对盐渍的适应调节主要表现在根部,但棉花品种耐盐性差异则表现在子叶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棉花品种耐盐性的模糊熵权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棉花品种耐盐性的客观、准确的综合评价。[方法]设置砂培试验,采用150 mmol/L的NaCl水溶液模拟盐胁迫,以各指标盐害系数为依据,运用模糊熵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棉花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萌发期各指标盐害系数的熵值和权重以发芽势、活力指数、下胚轴长和鲜重较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次之,根长最小;在苗期各指标盐害系数的熵值和权重以叶片膜透性伤害率、根系活力和叶片伸展速率较高,株高和净光合速率次之,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最小。棉花的耐盐性在生育期和品种间表现不同,中棉所44和中棉所75是萌发期和苗期均表现稳定的耐盐品种,表现稳定且中等耐盐品种有中棉所17、苏棉22号、苏棉15号和德夏棉1号,表现稳定但耐盐性较差的品种是苏棉12和泗棉3号。[结论]该方法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可用于棉花品种耐盐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棉花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枝棉3号(耐盐对照品种)、苏棉22(不耐盐品种)等多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昼夜温度为(30±4)℃/(20±4)℃的春秋季节,采用穴盘基质培育棉苗,在棉苗2叶平展期(或称2叶1心期),用0%、1%、1.5%、2%、2.5%、3%的盐浓度溶液胁迫棉苗,在施盐3d、5d、7d后分别分级别调查棉苗子叶受害情况,计算其子叶受害指数,用于评价棉花品种苗期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苗2叶期,用1.5%~2%盐分胁迫棉苗,在施盐后的7d左右,品种间耐盐性差异最明显。用于批量筛选棉花品种苗期耐盐性或大量耐盐育种中间材料的耐盐性筛选,可节省大量工作,从而提高耐盐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
棉花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枝棉3号(耐盐对照品种)、鲁棉6号(敏盐对照品种)、邯98-1、邯4849和滨棉6号5个棉花品种为试材,采用盐池原土鉴定法,在0.1%(CK)、0.2%、0.3%、0.4%、0.5%、0.6%、0.7%盐分浓度胁迫下,调查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长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盐度胁迫处理下各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棉花苗期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结果表明:棉花苗期耐盐鉴定的最佳形态指标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适宜鉴定的最佳盐分浓度为0.4%。该结果为棉花苗期耐盐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盐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及离子组含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生理及离子平衡的影响,从离子平衡角度研究棉花抗盐性的内在机制。【方法】 以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棉花为材料,设置无盐(CK)、混盐(SA)2个盐度。【结果】 盐碱胁迫下,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受明显抑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鲁棉研24号叶中P含量显著增加了55.80%,新陆早45号无显著变化。 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各器官中的Na含量均显著增加,鲁棉研24号茎、根中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5.20%、26.04%,叶中K及植株总体Ca、Mg含量有所下降。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地上部分Zn、Al、Mn、Mo含量显著增加,地下部分显著降低。【结论】 盐碱胁迫下新陆早45号较鲁棉研24号吸收了更多的Na,导致植物对N、P、K、Ca、Mg等离子的选择性吸收能力降低,且鲁棉研24号较新陆早45号具有更强的将各离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能力,提高自身在盐碱胁迫下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毛巾卷盐胁迫法快速评价棉花品种的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个棉花品种(其中中棉44为耐盐对照)为试材,利用毛巾卷发芽法,在室内(室温20~30℃)条件下,分别用盐度0、0.30%、0.45%和0.6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了胁迫培养,3 d后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指标;并根据发芽率相对盐害率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确定了棉花萌发期适宜的盐胁迫浓度,并在该浓度下分析比较了不同棉花品种在萌发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鉴定棉花萌发期耐盐性的适宜盐分浓度为0.6%。在该浓度水平下,08-73、衡棉1698、衡棉6号和衡优12耐盐性最强;无536、HD004、衡棉4号、HD006、08-489和冀棉958的耐盐性与CK相当,属于耐盐品种;08-936耐盐性较差;衡棉3号和衡棉187属不耐盐品种。毛巾卷盐胁迫法可以作为快速评价棉花萌发期耐盐性的简便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高粱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种质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103份高粱材料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进行鉴定筛选,筛选出芽期耐盐材料22份、苗期耐盐材料7份,芽期和苗期均达2级以上的耐盐材料仅有1份。结果表明,高粱芽期比苗期表现出更好的耐盐性;58对SSR引物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20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3.448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337~0.816,平均为0.629。聚类分析表明,28份高粱耐盐性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60~0.505,平均为0.378,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认为耐盐鉴定一是要扩大材料筛选范围,筛选不同遗传基础的耐盐材料;二是用芽期、苗期同时进行盐胁迫或芽期、苗期不间断进行盐胁迫处理的鉴定方法,全面地反映高粱品种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的隶属函数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萌发期盐胁迫条件下,不同陆地棉品种资源之间耐盐性状差异,分析盐胁迫对棉花萌发期相关性状的影响,筛选耐盐能力强品种,为陆地棉耐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88份国内外棉花品种资源为材料,150.0 mmol/L NaCl为胁迫浓度,测定在盐胁迫及对照条件下,188份品种资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芽鲜重等4个指标,利用4个指标相对值分析棉花的耐盐性,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88份棉花品种资源。【结果】在150.0 mmol/L(0.8%)NaCl盐浓度下,188份品种资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芽鲜重的相对值存在显著差异。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1份高耐盐材料(新陆中22号)、45份耐盐材料(新陆早1号、新陆早21号、苏棉12号等)、120份中耐材料(新陆中21号、新陆中54号、辽棉17号等)、22份敏感材料(春矮早、新陆中42号、云151075等)。【结论】188份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大部分耐盐性为中耐(占63.8%),筛选得到新陆中22号、新陆早1号、新陆早21号等45份耐盐较强材料为陆地棉耐盐遗传改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评价陆地棉的耐盐碱性并筛选出关键鉴定指标,以90份不同来源的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不同品种萌发期、出苗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鉴定指标。结果表明,苗期受到胁迫,棉花下胚轴、株高、叶片数及第1片真叶面积降低,出苗率和叶片SPAD值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出苗率显著正相关,与下胚轴长、叶片数和第1片真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对90份品种的综合评价D值排序,军棉1号的D值最高,耐盐碱性最强;中棉所49的D值最小,耐盐碱性最弱。根据D值进行聚类,将90份品种划分为4类:强耐盐碱品种3份、中耐盐碱品种18份、弱耐盐碱品种52份和盐敏感品种17份。依据最佳回归方程筛选出4个关键鉴定指标:出苗率、叶片SPAD值、第1片真叶面积和株高,为棉花进行初步的耐盐碱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耐盐能力不同的中棉所12号和中棉所19号为材料,研究其在盐胁迫下甜菜碱浸种对棉花种子发芽及其幼苗防御性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抑制发芽和幼苗根系发育,但提高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甜菜碱浸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幼苗根系发育,提高其SOD、POD和CAT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浓度600μg/ml时最高。两品种对盐胁迫及甜菜碱浸种后的反应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水、盐、温及其交互作用等环境因子对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以PEG模拟干旱胁迫、NaCl模拟土壤盐分胁迫及用生化培养箱控制环境温度,对比分析水、盐、温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无膜棉)和膜下滴灌棉种新陆中37号2个棉种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 两者均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无膜滴灌棉种耐盐及抗旱性优于膜下滴灌棉种,其中温度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盐分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水分及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适宜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环境因子范围是温度为25℃,盐分为0.1%~0.4%,水分为7.5%和15%,当水分含量为15%、盐分含量为0.2%及温度为25℃时,无膜滴灌棉种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不同日龄的棉铃用孢子液浸铃法接种铃疫病菌、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棉铃抗病性表现了较大差异,其病铃率和病情指数以开花后 10 d 左右的棉铃最低,其次是 15 d 的棉铃,25 d 的棉铃表现也较低,而蕾、幼龄(5 d 左右)和高龄(35 d 以上)的棉铃接种后,病铃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此外,铃疫病菌采用菌丝块贴铃法,黑果病菌和炭疽病菌采用孢子液浸铃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中棉 10、中棉 12、岱 15、盐棉 48、苏棉 1 号、泗棉 2 号、苏农 8201 等 7 个棉花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无免疫或高抗品种,但不同品种对这三种铃病的抗病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对铃疫病抗性较好的为泗棉 2 号,其次为盐棉 48、中棉 12。对黑果病抗性较好的有岱字棉 15、泗棉 2 号和中棉 12。对炭疽病、无伤接种时表现较好的为岱字棉 15,其次为中棉 12 和泗棉 2 号。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水杨酸(SA)浸种对NaCl胁迫下棉花生长的影响,以中棉所41号、中棉所49号、新陆中36号和新陆中21号为材料,通过沙床萌发试验,研究了SA对NaCl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3mg/mL NaCl使棉花种子的相对盐害率达50.54%~83.02%,4个品种因耐盐性的不同其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下降的幅度也不相同;2)0.2mmol/L SA对棉花种子的盐害缓解效应达到显著水平;3)通过对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能作为评价SA对NaCl缓解作用的萌发指标,植株干重和根系活力能作为幼苗阶段评价SA对NaCl缓解作用的指标。总之,适宜浓度的SA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种子萌发,缓解NaCl胁迫对植株的伤害,同时可提高棉花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