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全部(切割、摘穗、剥皮,脱粒、集箱和秸秆还田)或部分生产环节应用机械来完成的作业过程.山东省玉米收获时,其子粒含水率较高(30%左右),因此.使用的玉米收获机只可完成切割、摘穗、集箱和秸秆还田等作业.不可直接完成脱粒作业.根据玉米收获的技术内容,可将玉米机械化收获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1技术内容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一般在25%~35%,甚至更高,收获时不能直接脱粒,所以一般采取分段收获的方法。第一段收获是指摘穗后直接收集带苞皮或剥皮的玉米果穗和秸秆处理;第二段是指将玉米果穗在地里或场上凉晒风干后脱粒。  相似文献   

3.
以室内试验为基础,结合三年来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夏玉米成熟期籽粒的脱水规律和脱粒质量与籽粒含水率、脱粒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直接脱粒收获的适宜条件是:玉米籽粒含水率<30%,脱粒速度13.0~14.5 m·s~(-1)(400~450 r·min~(-1))。北京地区10月上旬夏玉米籽粒含水率能够降到30%左右。因此只要措施得当,可以实现夏玉米田间直接脱粒收获。  相似文献   

4.
挤搓式玉米脱粒机是一种利用挤搓原理的宽板齿、低转速脱粒滚筒、栅格式凹板的玉米脱粒机。该脱粒机特点是脱净率高、破碎率低,适应玉米子粒含水率在13%~25%,既适合普通玉米脱粒,也适合种子玉米脱粒。该脱粒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种子玉米脱粒损失量大的问题。一、机  相似文献   

5.
机械粒收推动玉米生产方式转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正玉米机械粒收是利用联合收获机摘穗、脱粒一次完成的收获方式,由于减少了果穗储运、晾晒、脱粒等作业环节,不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还可降低晾晒、脱粒过程中的籽粒霉烂与损失,是我国玉米机械收获的发展方向和今后玉米生产转方式的重点~([1])。美、德等国20世纪50年代玉米收获作业也以机械穗收为主,70年代全面采用田间机械粒收~([2-4])。目前我国玉米机械播种率已超过80%,但机械收获率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子籽粒冲击损伤的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降低玉米种子脱粒损伤是当前机械脱粒的主要问题。对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穗进行了在不同部位、不同冲击方向下的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含水率对破损率的影响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且函数有极小值。当冲击力的水平分力方向与玉米穗轴线垂直时,在同一部位冲击玉米穗,籽粒的破损率小于平行时籽粒的破损率。在垂直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上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而在平行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中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  相似文献   

7.
3518C TS玉米收获装置是由约翰迪尔佳联合收获机有限公司开发的为3518联合收割机配置的6行玉米直收装置,能够实现玉米的摘穗、脱粒、清选等收获过程。该装置主要包括:6行玉米割台、实现直收玉米所需的脱粒部件、传动部件及其他辅助部件。该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厘米,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将3518C TS玉米收获装置安装到联合收割机后,在作业状态,分禾器尖要对准玉米行之间,拉茎辊夹住玉米茎秆并迅速向下拉,在摘穗板的作用下可防止玉米穗被拉进拉茎辊中。拉茎辊继续拉住茎秆,直到摘下玉米穗。喂送链夹持玉米…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型割前脱粒稻麦收获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割前脱粒是相对传统的先脱后割收获工艺而言的,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站秆直接脱粒,又包括捋(摘)穗;从狭义上讲,站秆脱粒与捋(摘)穗有所区别,即侧重点不同,脱出物中子粒所占比例有所不同.本文从广义上综述几种割前脱粒新机型.  相似文献   

9.
1.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油菜种子收获以在花薹上角果有70%~80%呈现黄色时为宜.太早嫩籽多,水分高,不易脱粒,内容欠充实,较难贮藏;太迟则角果容易爆裂,子粒散落,造成损失.脱粒后要及时干燥,晒干后须经摊晾冷却才可进仓,以防种子堆内部温度过高,发生干热现象(即油菜种子因闷热而引起脂肪分解,增加酸度,降低出油率).  相似文献   

10.
3518CTS 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现玉米摘穗、脱粒、清选等收割过程。本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毫米或650毫米,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适时收获玉米,作物在收获作业中要经过切割、输送、脱粒、清选、输送到粮箱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籽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揉搓、撞击,这就要求籽粒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选择作物黄熟中期至黄熟末期收获,籽粒破碎率最小,效果最佳。一、工作原理当联合收割机进入田间时,分禾器尖对准玉米行之间,拉茎辊夹住玉米茎秆并迅速向下拉,摘穗板的作用是防止玉米穗被拉进拉茎辊中。拉茎辊继续拉住茎秆,直到摘下玉米穗。喂送链夹持玉米穗并把它们带到横向搅龙中,横向搅龙再把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开展68个玉米杂交种收获后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玉米收后籽粒水分变化及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穗、籽粒和穗轴含水量随累积蒸发量增多同步直线降低,果穗脱粒用时在籽粒含水量25%处有一个明显的拐点,蒸发效能随籽粒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轴色、芽鞘色不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脱水差别很小。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周长、穗轴周长和灌浆期、生育期直线正相关,与秃尖长直线负相关,与叶片数、穗行数弱相关。籽粒机收玉米是"矮密早"或"矮密快"丰产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玉米子粒容重与6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子粒容重与产量、出籽率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与百粒重、子粒外观品质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天数、脱粒时子粒含水量、穗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并通过相关分析,针对今后提高子粒容重提出了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田间玉米籽粒含水率来确定最佳机械粒收的时间,能为定边区域春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时间收获取样,进行称重、脱粒和测定,了解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定边区域春玉米成熟后,经过田间站杆脱水时期,籽粒含水率可以控制在17%~22%之间。每年十月中下旬收获,可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降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玉米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降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玉米育种概况,玉米收获时子粒含水量是由成熟成熟时子粒含水量和成熟至收获期间脱水速度与时间决定的,选择脱水快的基因型是降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主要途径。根据子粒含水量与脱水速度的遗传特点及其相关性状进行育种,培育收获时子粒含水量低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收获后的玉米含水率较高,为了保证安全储藏,需要将其水分降至安全水分以下。传统的玉米干燥能耗高,烘干后的玉米品质常常得不到满足。此外,玉米在干燥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机械作用,可能会产生裂纹或破碎。研究玉米的热风真空复合干燥及粘弹性,对于节约能源、优化加工机械与工艺、减少玉米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518CTS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现玉米摘穗、脱粒、清选等收割过程。本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毫米或650毫米,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适时收获玉米,作物在收获作业中要经过切割、输送、脱粒、清选、输送到粮箱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籽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揉搓、撞击,这就要求籽粒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选择作物黄熟中期至黄熟末期收获,籽粒破碎率最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1 背景依据 由于黑龙江省的玉米在秋季成熟时含水率高达30%以上,为了保证玉米直接联合收获的作业质量,黑龙江垦区大都在冰冻之后才开始进行玉米直收作业.否则,玉米收获机的脱粒环节会对玉米子粒造成大量破损.但是,随着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传统的冰冻之后再进行玉米直收作业的方法,占据大面积的土地无法进行秋整地作业,减少了秋整地作业面积,而秋整地作业又是保证次年作物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解决上述传统玉米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采用了玉米割晒收获技术,在保证玉米秋季及时收获的同时,又扩大了可以进行秋整地的面积,为次年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整株玉米茎秆放铺量大,玉米果穗割晒后脱水效率低,晾晒质量差,不利于后续的拾禾作业.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玉米茎秆分段截取切碎割晒装置,使割晒后的玉米果穗脱水快,且便于后续的拾禾脱粒作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玉米籽粒收获机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关键部件的创新设计与优化改进,达到降低玉米脱粒过程中的籽粒破碎率,降低未脱净率,减少脱粒损失的效果,实现玉米脱粒分离装置高效、高性能的脱粒分离作业。为我国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的研制与设计提供参考,促进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的发展,推动国内玉米籽粒收获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干旱缺水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燕山丘陵区春玉米子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覆膜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水分条件。于2017—2018年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不覆膜(CK)、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和全膜双垄沟播4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率、玉米生育期、土壤容重、玉米产量及产量影响因素,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处理间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一致,最高均为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子粒产量和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最高。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可延长玉米生育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适宜在干旱少雨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收获玉米籽粒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摘穗或同时脱粒,茎杆留在田间而后采用专门的机械粉碎,抛撒在田间;另一种是同时完成摘穗(或脱粒),茎杆粉碎(做青贮或收集做干饲料)。前一种工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后一种工艺在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广泛采用。由于采用不同的收获工艺而发展了不同型式的玉米收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