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该研究旨在提高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籽粒口感与品质。[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进行施肥,分别建立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与荞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4元2次回归方程。[结果]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得出:适当增施P肥,同时N肥和有机肥比例为1:140时,可以提高荞麦种子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通过计算机模拟方程寻优得出,荞麦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较高的最优施肥方案是:N:535.35-581.10kg/hm~2;P2O5:69.511 5-71.359 5 kg/hm~2;K2O:249.525-270.975 kg/hm~2;有机肥:76 590-80514 kg/hm~2。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最优施肥比例约为8:1:4:1 114。[结论]该研究为生产口感佳、营养高、品质优的荞麦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种子类黄酮含量的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各种肥料作用效果排序为:P2O5NK2O有机肥;通过方案寻优得出,N、P2O5、K2O和有机肥的最适配比为8∶1∶4∶1 054。最适施肥量为:N 36.19~39.22 kg/667m2、P2O54.77~5.03 kg/667 m2、K2O 16.72~18.34 kg/667 m2、有机肥5 030~5 509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水平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肥、P肥、K肥和有机肥4因子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肥用量在15.98~19.02 kg/667m2、P肥用量在22.83~27.17 kg/667m2、K肥用量在9.23~10.69 kg/667m2、有机肥用量在2 350.77~2 497.04 kg/667m2时,扁穗雀麦种子产量大于192.5 kg/667m2,是较适宜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1995~2007年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作物产量为基础,分析探讨了黄壤旱地长期不同耕作与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壤旱地自然肥力可生产玉米176.7 kg/667m2,在施用纯N 11 kg/667m2、P2O55.5 kg/667m2、K2O 5.5 kg/667m2的基础上,玉米产量平均可达389.6 kg/667m2;单施无机肥作物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黄壤旱地玉米分带轮作其作物产量和肥料效益均大于轮作;在施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无机肥的肥料效益大于有机肥;黄壤旱地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比例以1∶3为宜,作物产量和施肥效益均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荞麦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研究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荞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料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磷肥有机肥钾肥氮肥;适当增施磷肥对荞麦产量有显著提高;氮肥与钾肥、磷肥与有机肥配施有正交互作用,均可显著促进荞麦增产。N、P2O5、K2O和有机肥的最适配比为7∶1∶3∶1 088。最适施肥量为:N为447.75~512.25 kg·hm-2、P2O5为70.8~75 kg·hm-2、K2O为209.85~240.15 kg·hm-2、有机肥为76 752~82 656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施肥对万寿竹种子发芽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为万寿竹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多年生万寿竹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万寿竹种子发芽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万寿竹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N、P、K、B肥不同水平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适宜的施肥组合能有效的提高万寿竹种子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N用量为270 kg/hm2时,种子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3.40%、22.76%;P2O5用量为28 kg/hm2时,种子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51.40%、32.93%;K2O用量为216 kg/hm2时,种子淀粉含量增加了58.93%;H3BO3浓度为170 mg/L时,种子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25.00%、25.02%。综合得出本次试验的最佳施肥组合为N为270 kg/hm2、P2O5为28 kg/hm2、K2O为216 kg/hm2,H3BO3浓度为170 mg/L。  相似文献   

7.
施用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氮磷钾"3414"最优回归试验设计方案,对露地大白菜高产栽培氮磷钾肥料合理施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白菜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施N=13.9kg/667m2、P=4.9kg/667m2、K=11.7kg/667m2,N∶P∶K比例为1∶0.35∶0.84时,大白菜经济产量最高达到4599.02kg/667m2。当施N=13.1kg/667m2、P=4.6kg/667m2、K=10.4kg/667m2,N∶P∶K比例为1∶0.35∶0.79时,施肥利润最佳,达到2928.20元/667m2,大白菜经济产量也为4591.25kg/667m2。肥料生产效率和肥料增产率,以处理6施N=14kg/667m2、P=6kg/667m2、K=12kg/667m2最佳。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条件对施肥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平衡施肥对冬小麦最佳施肥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业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在喀什地区灌淤土上施氮、磷、钾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P,最佳施N量为14.9 kg/667 m2,P2O5为10.3kg/667 m2、K2O为3.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413.1 kg/667 m2,N∶P2O5∶K2O比例为1∶0.69∶0.24,最佳利润179.69元/667 m2是喀什地区冬小麦理想的施肥配比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存玲  代艳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76-77,111
马铃薯"3414"田间试验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中等的田块,在N、P、K三肥配施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K肥,其次为N肥,P肥最小;NPK互作效应最高,NK、PK次之,NP效应最差。运用施肥模型拟合、边际效应分析,获得在高P中K中N肥力水平下,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6kg/667m2、3kg/667m2、9kg/667m2;最佳产量为:1473.5kg/667m2,N、P2O5、K2O最佳配比为1:0.5:1.5。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小麦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方法,浦东新区开展了小麦增施有机肥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 m 2增施有机肥50 kg对土壤的N、P、K营养元素影响不大,但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增施有机肥50 kg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都是最好,实际产量达350.3 kg/667 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7.6 kg/667 m 2,增幅为8.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到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理论最佳施肥量是纯N13.32kg/667m2、P2O54.87kg/667m2、K2O8.44kg/667m2,即纯N:P2O5:K2O比为1∶0.37∶0.64时为最佳经济施肥比例,最佳经济产量为668.32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回归设计(3414),通过田间试验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平衡施肥最佳施肥方案为:N 30.3kg/667m2、P2O527.6kg/667m2、K2O 35.5kg/667m2。在此施肥方案下,N∶P2O5∶K2O=1.10∶1∶1.29,预测产量为13507.8kg/667m2,利润为1490.00元/667m2,产投比为3.57。  相似文献   

13.
卢朝凤 《农技服务》2011,28(1):65-66
了解白菜对N、P、K的吸肥规律,寻找白菜的最优施肥组合,为白菜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开展白菜"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组合为:N 20.959 kg/667 m2(314.385 kg/hm2),P2O5 12.365 kg/667 m2(185.475 kg/hm2),K2O 8.574 kg/667 m2(128.61 kg/hm2)。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可参照此施肥组合实施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设计在N(7kg/667m2)、P2O5(4kg/667m2)肥料用量相同前提下,不同K2O肥用量(0~20.0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随着K2O肥用量加大,脱毒马铃薯产量增加,当K2O用量增至12.5kg/667m2时,脱毒马铃薯产量、产值、纯收益、净产投比达最大,分别为1057.2kg/667m2、634.4元/667m2、488.0元/667m2、3.34∶1;其N∶P2O5∶K2O=1∶0.57∶1.79;K2O肥料利用率为47.8%.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配比对稻田轮作黑麦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稻田轮作下黑麦草的最高产草量,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稻田轮作黑麦草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P∶K=2∶1∶1,即N、P、K按1300kg/hm2、650kg/hm2、650kg/hm2的比例混施,多花黑麦草的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1225kg/hm2和18300kg/hm2;由线性回归方程y=5311.91+47.11x1+8.30x2-4.32x3,R2=0.628,得到N肥为130g/m2、P肥为120g/m2、K肥为0g/m2的混合比例,多花黑麦草施肥理论上的最大鲜草产量为12432.21g/m2,即124322.1kg/hm2。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顺义区农科所针对西瓜、生菜、西红柿等顺义区优势作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反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施肥显著降低了氮、磷肥料的施用,其中纯氮降低了7.688kg/667m2、五氧化二磷降低了5.1655kg/667m2,适当提高了钾肥的施用,氧化钾增加了3.0085kg/667m2,累计节肥9.845kg/667m2;推荐施肥使氮、磷、钾配比更趋合理,推荐施肥N∶P2O5∶K2O=17.8∶7.1∶9.4,而传统比例为N∶P2O5∶K2O=25.5∶12.3∶6.4,促进了作物的增产,累计平均增产7.8%,平均增收247.34元/667m2。在6种作物的20个试验中,推荐施肥比传统施肥显著降低了氮、磷肥料的施用,其中纯氮降低了7.69kg/667m2,五氧化二磷降低了5.17kg/667m2,适当提高钾肥的施用,氧化钾增加了3.01kg/667m2,累计节肥9.85kg/667m2,促进了作物的增产,平均增产7.82%,平均增收247.34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油菜施肥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均平  郑元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16-4517
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得出金沙县油菜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最优施肥方案为N肥10.7 kg/hm2、P肥7.5 kg/hm2、K肥6.0 kg/hm2,N∶P∶K配比为1∶0.7∶0.6,油菜平均产量可达2 25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威代尔”葡萄N、P、K单元素和配方施肥的研究,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其产量和浆果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元素施肥中,单施N肥增产幅度最大,钾肥对含糖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N、P、K配方施肥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优于单元素施肥.综合考虑施肥效果和施肥的经济性,在行株距0.75 m×3.0 m条件下,“威代尔”葡萄适宜配方施肥量为N 35.6 kg/667m2、P(P2O5) 17.8 kg/667m2、K(K2O)47.4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磷、钾肥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糯玉米品种西山糯,结合2002年试验结果,即适宜种植密度每公顷为6.5万株,施N量每公顷为450kg,进行了不同P、K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P、K肥施用量及配比为:每公顷P(P2O5)肥120kg、K(K2O)肥120kg,比例为1∶1;P(P2O5)肥120kg、K(K2O)肥360kg,比例为1∶3;P(P2O 5)肥360kg、K(K2O)肥120kg,比例为3∶1。鲜果穗产量每公顷达14617.5~16045.5kg,干子粒产量每公顷达6745.5~7168.5kg,支链淀粉含量达93.0%~94.4%,可溶性糖含量为2.19%~2.6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处理对高山小青菜产量和效益影响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的施肥处理对高山小青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含量以处理T3(尿素30.0 kg/667 m2)的产量、产值、纯收益、产投比最高;P肥含量以处理T6(过磷酸钙60.0 kg/667 m2)的产值、纯收益、产投比都最高;K肥含量处理对小青菜产量、产值、纯收以对照T0(氯化钾20.0 kg/667 m2)处理最高;有机肥含量处理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较小,但施有机肥处理比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和产值高;生物菌肥在小青菜上的应用效果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