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土壤中分离的一株产耐盐碱性蛋白酶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Zkud202-4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pH9.0、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1.5%的葡萄糖为碳源、1.5%的蛋白胨为氮源、0.01%的Ca2 为金属离子.最适发酵条件:接种量V(种子培养液)∶V(培养基)=2%、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45 h.优化后菌株Zkud202-4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383 U/mL.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高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青岛沿海海域采集的海水及海泥中分离得到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经紫外诱变和微波诱变处理,获得目标菌株并测定菌株的酶活力,同时对诱变菌株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筛选出的菌株酶活力为145 U/ml,经过复合诱变后,菌株ZR-58-3-1-3发酵液的酶活力达775 U/ml,比出发菌株高4.3倍。菌株所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属中温蛋白酶;最适作用pH为8.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结论]菌株ZR-58-3-1-3产碱性蛋白酶的性能稳定,可作为产碱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鉴定香菇超高压保鲜食品中的腐败菌。[方法]以稀释平板法和划线培养的手段,对香菇超高压保鲜食品中的腐败菌进行分离和纯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鉴定、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从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芽孢菌,编号为MW1001;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99.55%和99.24%。[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善香菇超高压保鲜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产酸性α-淀粉酶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5为出发菌株,通过对B-5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达到提高产酸性α-淀粉酶活力的目的。[方法]在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37℃酶解90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4%。然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从中筛选水解圈与菌落比值较大者进行发酵,测定酸性α-淀粉酶活力。[结果]从大量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α-淀粉酶活力为267 U/ml的突变菌株UV-329,其产酶活力较出发菌株B-5提高了254.2%。[结论]利用紫外线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5原生质体进行诱变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能用于生物印染的碱性淀粉酶产生菌。[方法]利用Horikoshi培养基从农田土壤中分离碱性淀粉酶产生菌,并采用DNS法和碘量法测定粗酶液中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结果]共分离到9株碱性淀粉酶产生菌,对其中水解圈最大的菌株703进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嗜碱性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firmus OF4的16S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对该菌发酵粗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碱性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9.5,50℃下处理30 min后酶活残存74.7%。[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能用于生物印染的碱性淀粉酶产生菌,所产淀粉酶热稳定性较好,且具有强的碱耐受性,表明该酶具有应用于生物印染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发酵食品分离出的10株芽孢杆菌中,通过对其进行耐酸、耐胆盐筛选,选取了2株存活率最高的菌株513-A和513-O。对这2个菌株进行产酶定性试验并测定其产蛋白酶活力大小,再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513-A为短小芽孢杆菌,513-O为Bacillus gobiensis。513-A菌株经p H值为2.0的HCl处理1 h存活率达70.61%,0.3%猪胆盐处理1 h存活率达67.30%;513-O菌株经p H值为2.0的HCl处理1 h存活率达59.43%,0.3%猪胆盐处理1 h存活率达87.50%。2株菌株均具有产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其产碱性蛋白酶活力大小分别为43.67,65.72 U/m L。由于短小芽孢杆菌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免疫力的功能,因此,513-A和513-O这2株菌株有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候选菌种的潜力,513-O还有作为产碱性蛋白酶菌种的潜力;且首次发现Bacillus gobiensis具有产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高产卢一甘露聚糖酶的细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l株产β一甘露聚糖酶菌株MM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MM5产甘露聚糖酶的活力达到1594U/mL,以MM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L...  相似文献   

8.
杨琦  张琇  任贤  邓天发  王薇  黄文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35-20537
[目的]对糖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选育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糖化酶产生菌,通过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对该菌进行复合诱变选育。[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糖化酶野生株,其产酶活力为72.56 U/ml;经鉴定,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选择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 Leneguanidine hydroch Loride,PHMG)连续复合诱变后,突变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产酶量提高67.90%。[结论]试验所筛选的多粘芽孢杆菌为糖化酶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菌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并优化产酶条件。[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8株产碱性蛋白酶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和Folin-酚法测定8个菌株的产酶能力。将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研究该菌株产酶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产酶条件。[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得到一个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5号),作为目的菌株,其产酶能力为6.00 U/ml,为地衣芽孢杆菌的134.1%,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梭菌。正交试验表明,在pH为11的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蔗糖和0.8%蛋白胨,并以105个/ml的接种量接种,目的菌株可得到较好的产酶效果,且蛋白胨对该菌株产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短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提纯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Zkud202-4液体的发酵液离心去菌体,用硫酸铵盐析得粗酶,透析除盐后进行Sephadex G-75柱层析得到电泳纯碱性蛋白酶,用该法提纯的碱性蛋白酶比活力从粗酶液的155.5 U/mg提高到了954 U/mg,回收率为27.6%.该酶水解酪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10,且该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经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约为2.5 ku.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1株高产甘露聚糖酶菌株。[方法]以高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为对象,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手段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该菌株在牛肉膏蛋白培养基上培养24h后,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白色,革兰氏阳性,杆状,能形成芽孢,表明其属于芽孢杆菌属。对F1-5进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其为枯草芽孢杆菌或蜡样芽孢杆菌。PCR扩增获取该菌的16S rDNA基因。经BLAST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F1-516SrDNA与枯草芽孢杆菌的16S rDNA具有99%的同源性,表明F1-5为枯草芽孢杆菌。[结论]该研究为甘露聚糖酶工业化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笛  江洁芳  钟瑜  黄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95-14196,14202
[目的]对产蛋白酶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从饲料样品中筛选出产蛋白酶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构建该菌株的16S rDNA系统发育树。[结果]分离到的菌株GW201205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生理生化特征相同,且其16S rDNA序列与B.licheniformis相似性最高。[结论]可将试验分离到的菌株GW201205初步鉴定为B.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产蛋白酶的海洋细菌资源。[方法]分别采用2216E培养基和酪蛋白固体培养基,对采自宁波洋沙山和象山海域的海水进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酶活力测定法复筛,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并进行产酶工艺优化研究。[结果]纯化出15株产蛋白酶海洋细菌,从中筛选出1株产蛋白酶活力最高的菌株PB02,经鉴定为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该菌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0℃,最适装液量为10%,最适接种量为0.5%,最适转速为100 r/min,最适培养基pH为7。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10。[结论]该研究为蛋白酶高产菌株的改造和定向进化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筛选出一株高产漆酶的菌株。[方法]利用含铜的富集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研究菌株的生长特性及菌株的芽孢漆酶对常用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sp.CLb。菌株CLb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7.0,菌株能在含1 mmol/L Cu2+的培养基中生长,具有很强的耐铜性。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测定其芽孢漆酶活性,漆酶活性高达46.1 U/g干重。菌株CLb芽孢漆酶的最适pH为7.0。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的脱色体系中,菌株CLb芽孢漆酶在4 h内对活性黑以及在2 h内对靛红的脱色率均达到93.0%,在6 h内对活性亮蓝和结晶紫脱色率分别为79.0%和92.5%。[结论]菌株CLb芽孢漆酶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的体系中对常用染料具有很高的脱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