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别是在甘蓝上首次发现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研究建立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2012,(13):3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别是在甘蓝上首次发现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研究建立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园艺学报》2015,(2):200
<正>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主持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中易出现假杂种、亲本繁殖需人工授粉成本高等弊端,方智远带领甘蓝课题组成员,历经多年从30多万株种株中发现了甘蓝新型雄性不育源79-399-3,经研究阐明其不育性为显性核单基因控制,并从其自交后代中选育出纯合不育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共同承担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甘蓝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于年前通过专家验收。 该专题已全面完成,部分超额完成了研究计划:育成了优良育种材料22份,其中包括耐先期抽薹的优良春甘蓝96113等3份;耐35℃高温的夏秋育种材料99Q 08等3份;抗黑腐病、TuMV 、CMV的三抗材料970110等4份;抗黑腐病、TuMV和根肿病三抗材料9722等2份;对菜青虫有一定抗性的材料8 020等3份;品质优良、硫代葡萄糖甙含量比对照低38%以上的材料05-7-3等3份;蜜腺发达、开花结实好、不育株率及不育度达100%的显性雄性不育材料9 5414等4份。以上育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配合力。 提出了利用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制定出甘蓝耐先期抽薹、耐高温的鉴定方法和标准;提出了甘蓝叶球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方法,进一步明确了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不育性的遗传机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抗三种主要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标准。 在"九五"期间,本专题取得了11项科技成果,其中"早熟春甘蓝新品种8398"的育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专利成果1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甘16号、中甘17号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新品种审定,中甘15号通过北京市新品种审定;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育成的西园7号、西园8号通过了重庆市新品种审定;江苏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黑丰新品种通过了江苏省新品种审定。这些新品种已在适宜地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蔬菜》2012,(3):3
<正>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举办,长沙、海南综合试验站承办的"辣椒新品种展示及安全高产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于2012年1月4~5日在海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研究员,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杜永臣研究员,海南省琼海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举办,长沙、海南综合试验站承办的“辣椒新品种展示及安全高产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于2012年1月4-5日在海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研究员,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杜永臣研究员,海南省琼海市主管农业的梁振功副市长,琼海市农林局欧行轩局长,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的岗位专家,华中、华南片的综合试验站站长,北京、湖南部分辣椒育种专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2005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6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2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蔬菜》2007,1(1):28-28
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各类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在园艺植物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技术密切结合开始成为我国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我国园艺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决定共同举办首届全国园艺植物转基因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2007,1(2):35-35
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各类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在园艺植物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技术密切结合开始成为我国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我国园艺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决定共同举办首届全国园艺植物转基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西北园艺》2005,(6):17-17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甘21甘蓝和中杂101番茄两个蔬菜新品种,近期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授权证书,即将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病耐冻早熟马铃薯育种技术的建立及新品种选育成果"展示会在湖北省襄阳市举行。农业部种植业司、科教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领导,万建民和方智远院士出席。中薯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育种团队育成的早熟新品种之一,该品种早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北方设施蔬菜高效节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会2011年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副所长和课题顾问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张振贤教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研究员以及课题、子课题主持人及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03,(8)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带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课题组进行的“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研究”最近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选育出5份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同时通过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甘蓝杂交种的制种新技术,配制出5个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此次新推出的中甘16、中甘17、中甘18、中甘19、中甘21等5个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逆、丰产的特点。它们与日本、荷兰、美国等地的甘蓝品种相比,在早熟性、品质及丰产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早熟、优质、抗逆性强,比同类对照品…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增选名单于12月7日公布,沈阳农业大学设施园艺专家李天来教授当选农业学部院士。此次增选后,蔬菜学科共有4名院士,另外3名为: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院士、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黄瓜育种专家侯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专家方智远院士。  相似文献   

15.
伊鸿平 《中国蔬菜》2006,1(5):56-56
2006年4月12日,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参与选育的甜瓜特色新品种风味3号通过了由中国两甜瓜学会组织的甜瓜新品种评议。评议会由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所长孙小武主持,中国园艺学会两甜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跃、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育种部经理曾仙化、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别之龙、海南农优种苗研究所所长林尤胜,以及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团队(以下简称甘蓝类蔬菜育种团队)建立于1970年7月,至今已50年.现有老中青成员10人,是我国蔬菜科技界持续时间最长、成果丰硕的科研团队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甘蓝育种工作者一直在从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但所获得的各类雄性不育材料都因存在某些缺陷至今未能在生产中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甘蓝育种组近十余年来,利用在甘蓝自然群体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材料进行测交、杂交、回交,经多代选择,现已获得雄性不育株率达100%的系统438A。该系统的叶色不黄化,雌蕊正常,蜜腺发达,结实良好。初步测定有较好的配合力。目前,正利用该系统扩大试配杂交组合,以便尽快应用于生产。甘蓝不育系的选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组!北京l00081…  相似文献   

18.
《园艺学报》2007,34(1):74-74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密切结合已成为我国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及时总结、交流我国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促进我国园艺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同举办全国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2019 年2 月24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合作共建“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引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近30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为加快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寿光市人民政府决定合作共建“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蔬菜产业主战场,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淑杰 《蔬菜》2010,(9):23-23
<正>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主要蔬菜作物雄性不育育种与良种产业项目,并规定甘蓝雄性不育新品种标准为:耐裂球,耐运输,商品性好,品质优,叶球紧实度0.5以上,中心柱长度小于球高的1/2,不育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